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篇
  免费   981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252篇
地质学   273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It gradually becomes a common work using large seismic wave data to obtain source parameters, such as seismic moment, break radius, stress drop, with completingof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in China (Hough, et al, 1999; Bindi, et al, 2001). These parameters are useful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seismic hazard analysis.Although the computation methods of source parameters are simple in principle and the many research works have been done, it is not easy to obtain the parameters accurately. There are two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computation results. The first one is the effect of spread path and site respond on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re are different geometrical spreading coefficients on different epicenter distance. The better method is to introduce trilinear geometrical spreading model (Atkinson, Mereu, 1992; Atkinson, Boore, 1995; WONG, et al, 2002). In addition, traditional site respond i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with rock station, such as linear inversion method (Andrews, 1982), but the comparative estimation will introduce some errors when selecting different stations. Some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ite respond is not flat for rock station (Moya, et al, 2000; ZHANG,. et al, 2001; JIN, et al, 2000; Dutta, et al, 2001). The second factor is to obtain low-frequency level and corner frequency fromdisplacement spectrum. Because the source spectrum model is nonlinear function,these values are obtained by eye. The subjectivity is strong. The small change of corner frequency will affect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 of stress drop.  相似文献   
52.
在埃及红海的北端,苏伊士湾南部我们建立了一个地震观测网络。该网络由10个子台组成:5个位于西奈半岛的南端,4个位于非洲大陆,1个在Shadwan岛。Shadwan岛曾于1969年3月发生过6.6级地震。第一批6个台站建于1994年8月,其余的4个建于1996年6月。  相似文献   
53.
张萍  蒋秀琴  高艳玲  谷光裕  吴野 《地震》2003,23(4):43-48
利用“基于GIS地震分析预报系统”提供的用地震初动符号求震源机制解软件,获得了1999年11月辽宁岫岩—海城交界地区20个ML≥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将求解结果与采用吴尔夫网投影法得到的震源机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种求解震源机制得到的节面(A、B)、力轴(P、T)比较接近,对应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54.
在讨论地震地质背景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震区的深部构造、地表活动断裂、地面形变、极震区展布方向、震害、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等发震构造标志,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发震机制。初步认为北北西向罗明坝-太平断裂和北东向飞陵-丙麻断裂是2001年施甸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二者具有共回轭构造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5.
1993年6月8日堪察加东部沿海MS=7.3地震是一次非常复杂的破裂过程.通过宽频带波形拟合方法,结合子事件叠加的空间传播特性和视时间差的分析,讨论了这次地震的破裂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地震的破裂传递带有强烈的单向性,主要破裂过程可以表示为:破裂成核——北东东——正东偏北——正东偏南——停止,由深至浅.   相似文献   
56.
马淑田  赵薇 《地震学报》1997,19(3):241-245
本文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反演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MS=6.5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两主轴方向近水平,主压力轴位于北偏西30方向,方位角105(西偏北15)的共轭面可能与实际的地震破裂面一致.   相似文献   
57.
丽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发震应力场和破裂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丽江7.0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的复杂地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南南东。震区位于可能受到多种构造动力源作用的特定构造运动环境中。获得了主震和22个M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P波初动解,分析表明,主震发震应力场为北3°东,与震区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有一个小角度的偏差。主震的发震应力不仅有水平应力的作用,同时还有显的垂直应力的作用。在余震序列发展中震区呈现出  相似文献   
58.
1996年12月一1997年1月在青海省东北部的龙羊峡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震群活动,其中最大震级为1996年12月19日17时52分48.9秒,36°20′N,101°03′E的Ms4.4。其后于1997年2月9日19时28分18.3秒,36°00′N,95°56′E发生了Ms5.4级地震。震后收集了1996年12月-1997年1月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及龙羊峡主震4.4级,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在全国基准台、甘肃、宁夏及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作出震源机制及其参数,见图表。龙羊峡震群及4.4级主震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都昌庭$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震源机制;;龙羊峡震群…  相似文献   
59.
李锰  宋和平 《内陆地震》1997,11(1):45-49
引言1996年1月9日北京时间14时27分54秒,在新疆沙湾县境内发生了1次5.6级中强地震。震中及其附近地区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没有房屋倒塌及人员性畜伤亡。地震主要波及了沙湾县、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和玛纳斯县所属的部分地区。经仪器测定,微观震中为北纬43”45’东经85”35’;震源深度为31km。豆地震烈度与震害①这次地震发生在北天山北部.微观震中位于沙湾县石场东大滩南约8km处。地震受灾区主要包括沙湾县的部分乡、镇、牧场和县煤矿、农八师南山煤矿、南山水泥厂以及玛纳斯县所属的3个乡场。据调查,此次地震有感范围西至乌苏、东至乌…  相似文献   
60.
利用小震调制比法、动态空区法、震群链式活动轨迹交汇法和短期震中迁移带交汇法这4种地震活动时空图像动态监测方法,结合震源模式中震源和其它单元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各调整单元、调整层、深浅构造之间的差异性对若干震例进行研究,发现应用不同时段多个异常区边界或空区边界或条带交汇可求得未来强震的位置。交汇法使地震的预报范围大大缩小,这对防震减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交汇法不仅具有明确的物理基础,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只要异常边界比较正确,采用的又是动态监测方法,这种预测强震位置的思路和方法还可推广到其它各种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前兆场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