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7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523篇
地球物理   970篇
地质学   893篇
海洋学   535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二阶非线性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用的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建立了框架部分、支撑部分的二阶动力分析模型。用等效线性方法对结构进行非线性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结合工程算例,论述不同场地土、不同层数、不同支撑情况下,二阶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统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拱坝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一致粘弹性模型的概念,引入应变率的影响,将混凝土静态William-Warnke三参数模型改造成一致粘塑性William-Warnke三参数本构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对某高拱坝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与线弹性模型和应变率无关的William-Warnke三参数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应变率对拱坝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挡块对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现有永和斜拉桥挡块设施的严重破损,引入非线性挡块元,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挡块对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拉桥塔根挡块的调协对减震效果影响不大,但挡块具有减小塔顶残余变形的有利作用。鉴于此,对永和斜拉桥挡块进行修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4.
不同小波基下的结构位移反应动力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种不同小波即:修正的Meyer小波,littlewood-Paley小波,谐波小波的基本概念出发,得出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地震输入瞬时功率谱,并求出在地震作用下各自的结构位移反应瞬时功率谱,同时定量给出了在这三种小波基下的自由度体系结构位移反应的动力可靠度时程。  相似文献   
75.
空间钢框架结构的简化柱梁模型及其弹塑性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层钢结构本身构件众多,又要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等因素影响。使得计算非常复杂,这样就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简化,多质点系剪切模型在多层平面框架的抗震分析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模型不能考虑钢框架结构梁柱的强度比和刚度比,节点域变形,柱附加轴力引起的弯曲变形和梁间塑性铰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要文介绍的简化柱梁模型考虑以上因素,对高层平面钢框架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有效的简化,并进行了钢框架的二阶弹塑性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76.
目前分析堆石坝下游坡的抗震稳定性仍采用瑞典圆弧法和简化毕肖普法,土体的抗剪强度多用莫尔-库仑准则。试验表明堆石材料的抗剪强度更符合非线性表达式。已有文献采用非线性抗剪强度分析堆石坝的抗震稳定性,但该方法的安全标准少见论证。本文对采用线性与非线性抗剪强度的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分析堆石坝坝坡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毕肖普法安全系数比瑞典法高2%-10%,采用非线性抗剪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比采用线性抗剪强度高15%-25%。与毕肖普法容许安全系数比瑞典法高同理,用非线性抗剪强度准则进行堆石坝坝坡稳定计算,其容许安全系数也应在线性准则的基础上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7.
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和富集的控制--以沁水盆地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煤变质作用与煤层气形成、赋存和富集关系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阐述了煤变质作用类型及煤变质作用程度与煤层气的生成、吸附量、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形成发育及煤层特性的相互关系,认为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富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对煤储层孔隙一裂隙系统形成发育过程的控制上。并以沁水盆地为例,探讨了高阶煤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富集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对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求解变分不等式Newton方法的半局部收敛性,建立了类似于Kantorovich定理的收敛性结果。该结果不仅为判断Newton方法的收敛性提供了可计算的充分条件,也给出了Newton方法的收敛域以及问题解的存在区域。同时,文章也得到了Newton方法的若干收敛性质,包含收敛阶以及可计算的误差估计式等。  相似文献   
79.
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27年美国首先发现地裂缝以来,各国学者对地裂缝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美国学者首先从地震研究入手,认为地裂缝的形成受构造因素影响。后逐渐加强研究地下水超采对地裂缝的影响,形成了构造与地下水开采复合成因观点。我国学者重点对汾渭地堑地裂缝成因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种成因机理模型,并用GIS技术建立简单的预测预报系统。文章在详细介绍国内、外对地裂缝成因机理和水文特性的研究以及预测、预报工作的同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地裂缝的研究正从以往的定性静态描述转向以过程为目标的精确定量动力学研究。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地裂缝的形成与发展,以非线性理论(如分形)对地裂缝系统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模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GIS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系统,减少地裂缝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它加以利用,是今后地裂缝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0.
针对强夯法加固地基机理的流固动力耦合分析问题,本文考虑土体的几何非线性,建立土体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和整体流固动力耦合方程,给出土体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的迭代计算格式和流固动力耦合方程的解耦计算方法,并对一具体算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地基位移、应力等在强夯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和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精确模拟分析强夯加固机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