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极源随钻声波测井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随钻声波测井中钻铤波干扰地层声波测量的问题,设计了小尺寸随钻声波测井探头,在实验室内开展了多极源(单极源、偶极源和四极源)随钻声波测井实验研究.先在水池中对裸露的探头进行了随钻测量,记录到了沿钻铤传播的直达钻铤波,并获得了不同声源激发的钻铤波速度.之后在砂岩和有机玻璃模型中进行了随钻声波测井实验,观测到多极源随钻测井的全波波形,并通过与水池中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井中钻铤波的传播特性.特别地,在偶极随钻测井实验中不仅记录到了偶极一阶钻铤波,还观测到对弯曲波干扰较大的偶极二阶钻铤波,进而研究了不同声源频率下该波群的响应特性及其对弯曲波测量的影响.此外,基于单极源和偶极源随钻声波测井实验数据,本文发现:随着声源频率的增加,单极和偶极钻铤波的传播特性不同,但它们在测井全波中的相对幅度均降低,进而可从测井全波中较好地提取地层的声波速度.本文实验结果对随钻声波测井仪器设计及测井数据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布置在盾构隧道底部的激振器施加扫频激振荷载和列车振动荷载,采用频率响应函数FRF与最大加速度分析了盾构隧道衬砌结构与周围土体不同位置处的动力响应及其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FRF是隧道衬砌结构和周围土体自身的动力响应特性的体现,与激振力的大小、扫频方向及扫频时间无关;在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的底部和顶部均体现出高频响应大于低频响应的特性,隧道顶部加速度响应沿隧道纵向衰减幅度明显小于隧道底部;隧道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沿深度有明显变化,但均表现出沿隧道轴向衰减的规律。隧道结构上部第1层测点土体的动力响应在全频域内随频率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在第2层和地表的第3层测点,土体的动力响应在30~90 Hz区段线性增长,在90~300 Hz区段出现波动变化,并无明显增大趋势;与扫频激振荷载引起的动力响应规律一致,由列车运行振动荷载引起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和周围土体的振动沿隧道轴向逐渐衰减,隧道底部的加速度响应大于顶部,随着列车车速的增大,在隧道内部引起的加速度响应将显著增大。同时,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发现地表存在加速度放大效应,地表第3层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均大于隧道结构上部第1层测点。  相似文献   
33.
对马陵山台水平摆和垂直摆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频谱分析、Nakai拟合检验和Venedikov调和分析。对比发现,2套仪器受气压影响较为显著,对不同频段的观测数据频率响应存在差异,水平摆的拟合误差和潮汐分析误差相对偏大。  相似文献   
34.
Unlike most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vers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 of a cylinder mainly under the wallfree condition (Williamson & Govardhan,2004),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s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f a cylinder with two degrees of freedom near a rigid wall exposed to steady flow.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responses of the cylinder are discussed.The lee wake flow patterns of the cylinder undergoing VIV were visualized by employing the hydrogen bubble technique.The effects of the gap-to-diameter ratio (e0/D) and the mass ratio on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are analyzed.Comparisons of VIV response of the cylinder are made between one degree (only transverse) and two degrees of freedom (streamwise and transverse) and those between the present study and previous ones.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streamwise vibration,i.e.the first streamwise vibration (FSV) with small amplitude and the second streamwise vibration (SSV) which coexists with transverse vibration.The vortex shedding pattem for the FSV is approximately symmetric and that for the SSV is alternate.The first streamwise vibration tends to disappear with the decrease of e0/D.For the case of large gap-to-diameter ratios (e.g.e0/D = 0.54~1.58),the maximum amplitudes of the second streamwise vibration and transverse on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gapto-diameter ratio.But for the case of small gap-to-diameter ratios (e.g.e0/D = 0.16,0.23),the vibration amplitude of the cylinder increases slowly at the initial stage (i.e.at small reduced velocity V,),and across the maximum amplitude it decreases quickly at the last stage (i.e.at large Vr).Within the range ofthe examined small mass ratio (m<4),both streamwise and transverse vibration amplitude of the cylinder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mass ratio for the fixed value of V,.The vibration range (in terms of Vr ) tends to widen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mass ratio.In the second streamwise vibration region,th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cylinder with a small mass ratio (e.g.mx = 1.44) undergoes a jump at a certain Vr,.The maximum amplitudes of the transverse vibration for two-degree-of-freedom case is larger than that for one-degree-of-freedom case,but the transvers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cylinder with two degrees of freedom is lower than that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transverse).  相似文献   
35.
将一般线性时间不变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运用经典摆式地震仪中,并通过地震仪的频率响应函数和传递函数的分析,更好地理解为了获得真实的地面运动记录,应对原始数字化地震记录进行仪器修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6.
朱燕  郑黎明 《高原地震》2000,12(3):57-60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集中、积累、释放,使得应变场内介质磁性发生变化。特别是短周期的地磁异常变化与地震发生前后的地磁扰动密切相关。采用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方法,用喀什地磁台1990-1998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得出1990年以来几次6级以上强震包括伽师地震前后,周期为9-200分钟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A│、│B│、总方差σz及帕金森矢量参数、相应的频率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37.
地震仪系统是一种稳定的线性动力系统,其特性可由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来描述。本文结合工作实例,分析地震仪系统的一般特性及BBVS-60和CMG-3ESP地震计传递函数的特点,给出数据计算过程中的数学解释,借助Matlab出色的计算功能,绘制地震计幅频特性曲线,并得出地动噪声功率谱值,为分析地震计频响特性、地震台站勘选噪声水平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地球深部壳-幔边界的层束精细结构与物理属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球深部壳幔边界的介质结构和属性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别是岩石圈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由于它是地壳与上地幔的分界,而且它与深部物质的分异、调整及其深、浅物质的运移和耦合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地震宽角反射和近垂直反射波场效应可分辨其精细结构;②壳幔边界具有高低速相间的薄层、层束状多态结构;③来自壳幔边界复杂结构的地震反射波和宽角反射波具有明显的和各异的波场特征,并具有明显的动力学响应;④壳幔边界是一个主体由榴辉岩组构的化学界面;⑤给出了壳幔边界的广义模式。  相似文献   
39.
将一般线性时间不变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运用到经典摆式地震仪中,并通过地震仪的频率响应函数和传递函数的分析,更好地理解为了获得真实的地面运动记录,应对原始数字化地震记录进行仪器修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0.
分形图形生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忠  赵忠明  朱重光 《遥感学报》1998,2(3):180-185
本文提出分形图形生成的一种新方法。采用分数维布朗运动来合成分形图形,分数维布朗运动用一种新的方法──递归空间滤波来获得。由分数维布朗运动的功率谱确定其二维成形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然后采用以一维原形滤波器加旋转变换的方法来设计具有圆对称和指数衰减频率响应的成形滤波器。用成形滤波器对高斯分布的白色过程滤波,便可以得到具有期望分数维的布朗运动分形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