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01.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同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钟韵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6,25(1):151-160
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广州,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香港同行业的发展阴影区内。本文从实证调查入手,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分析,指出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广州同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大,并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进一步地,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层次差异以及穗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穗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互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02.
苏州与上海孪生城市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区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玉麒  董平  俞勇军 《地理科学》2004,24(3):305-313
在对美国进行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艾伦从理论上推导出的孪生城市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1990年代以后,苏州在跨国公司投资作用下的快速崛起,已与上海初步构成了一种功能上互补的共生关系,即孪生城市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主要导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从行政原因上看,苏州与上海由于分属两个省级行政单元,经营成本、产业政策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从经济原因上看,苏州与上海仅距不到90 km、位居上海都市圈的内圈层,且离虹桥机场约50 km。苏州的快速崛起以至于苏沪孪生城市的形成,产生了多方面的区域效应。苏州与无锡本是一对水平相当、产业性质类似的城市,现已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发展态势,从而为在此基础上城市合理分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苏州位居省级行政单元的交界,因此苏州与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构成了广义上的双核结构模式;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我们可以构建起沪宁沿线城市合理分工的多重空间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303.
韩康信 《第四纪研究》1999,19(2):184-195
东湾仔北遗址位于香港马湾岛东北角。东临南海,其余三面为低五环抱,是一典型的海湾沙堤遗址。东湾仔北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约2000B.C)至青铜器早期(约1000B.C.)的遗存为主体,出上了丰富的遗物遗迹。在这个遗址中,发现19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其中15座保存有人骨。由于人骨长期埋藏在潮湿的沙滩地层中,骨质保存较差。东湾仔北遗址发现于1993年,随即在1994年进行试掘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由于香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该岛北部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香港古迹古物办事处组织考古队于1997年6月开始“抢救性”发掘。同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应邀组队赴港参加发掘,至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304.
香港维多利亚港码头的附着生物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维多利港自东至西6座码头的附着生物群落较旺盛,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183种),其中还有一些外来物种.各湖区的群落结构差别很大.高潮区以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等3种)-笠贝(Cellana toreuma等)为标志;中潮区是笠藤壶(Tetraclita spp.)-牡蛎(Saccostrea echinata)带;低潮区是翡翠贻贝-瘤海鞘-海绵和网纹藤壶带.流急、浪大是群落较旺盛发展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05.
本文从香港与大京九带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入手,将香港和京九沿线地区纳入统一的协作框架内,提出了香港同大京九带横向联合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06.
香港沙田河沥背地区西北向断裂的左旋错断构造运动,在断裂两分支之间造成转变挤压型地块抬升,形成一菱形地垒。表土层大致均匀分布在地垒及其两侧地区,并且没有被埘北向断裂错动。而表土层所覆盖的古台地亦没有经过明显剥蚀。待得到河沥背表土层及邻近黄竹洋村天然山体滑坡定年结果资料,即可以给出河沥背断裂最新错动年龄范围及断裂活动与区内天然山体滑坡事件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07.
香港海啸监测及警报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永德  李健威 《华南地震》2008,28(2):118-124
地震监测、海啸数值模拟和海平面监测是监测和预报海啸的主要工具。为了有效监测南海北部可能发生的地震海啸,香港天文台(HKO)正在香港筹建一个宽频地震站,同时通过太平洋海啸警报及减灾系统(PTWS)的框架取得美国加州综合地震网(CISN)显示系统的实时地震信息,并通过世界气象组织(WM0)的全球通信系统(GTS)接收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验潮站和海啸浮标数据以监测海面的波动情况。香港天文台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取得海啸漫滩模式交换计划(TIME)下的海啸数值模式,把香港本地的高分辨率水深和地形数据融合在模式之内,并利用这个模式计算南海多处地区在不同地震情景下的海啸传播,为海啸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08.
深圳香港海域浪潮耦合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茜  毛献忠 《海洋学报》2010,32(6):56-63
以河口海岸海洋模型ECOM和第三代海浪模型SWAN为基础,以全球天文潮预报模式TPXO6.2和台风参数模型风场及气压场作为驱动,采用海洋-陆架区-海岸三重嵌套网格,建立了适用于深圳香港水域天文潮-风暴潮-台风浪耦合模型。以0814号台风"黑格比"为算例,进行了耦合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天文潮、风暴潮位和浪高与实测值符合良好,天文潮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15 m,有效波高误差0.9 m,风暴高潮位平均误差0.23 m;并分析了风暴潮位和波浪的相互影响,以及深港水域波浪场的分布,4 m水深考虑风暴潮位影响有效波高提高0.40 m,沿岸波浪增水在0.20 m以内。  相似文献   
309.
《今日国土》2009,(3):4-4
4万亿元新华社香港3月2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25日在香港出席亚洲投资论坛时表示,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无需填补金融黑洞,能直接支援实体  相似文献   
310.
The transshi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urrent marine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to elaborate the transshipment port selection for the shipping company. This model is tested by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ports of Hong Kong and Kaohsiu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transshipment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s of Hong Kong and Kaohsiung well. A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also execute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port of Hong Kong and Kaohsiung should decrease the charges of port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loading and discharging. Based o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 some interesting conclusions and helpful sugges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managers of the ports of Hong Kong and Kaohsiung to improve their por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