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6篇
  免费   3664篇
  国内免费   5595篇
测绘学   869篇
大气科学   1094篇
地球物理   2538篇
地质学   15821篇
海洋学   1396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1259篇
自然地理   949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732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800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706篇
  2014年   1088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1073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958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807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748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644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558篇
  1995年   504篇
  1994年   470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405篇
  1991年   354篇
  1990年   29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10篇
  1947年   6篇
  194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51.
152.
建立我国沿海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国 《海洋通报》2001,20(5):72-75
论述了在我国沿海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风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有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监测的方法和原理,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就弧后盆地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简要地讨论,认为在岛(山)弧后方除现今所通称的弧后盆地以外,尚可存在广义上的弧后盆地。它们远离弧体位置,但由于俯冲带的远端“抬头”,同样可引起地壳的裂陷,其构造作用叠加于先期断陷带之上。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长江口枯季悬沙粒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和2004年枯季在长江口采集水样并作水文观测,对所获水样进行过滤和粒度分析,以计算悬沙浓度和悬沙粒度分布。结果表明,2003年11月小潮期间,悬沙中值粒径与悬沙浓度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关系,在大潮期间没有显著关系;在2004年2月小湖期间,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在大潮期间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关系。枯季水体悬沙以粉砂组份为主,并且随着向口外的推移,细颗粒组份逐渐增加,但在拦门沙最大浑浊带附近,由于絮凝作用,沉积物粒度变幅较大,可产生粒径粗化的现象。小潮期间,砂含量较低,但与悬沙浓度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大潮期间,悬沙粒径粗化,但砂含量与悬沙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上述分布趋势与沉积物来源、当地的水动力条件和絮凝作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7.
使用氧同位素方法 ,测试了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岛弧、马里亚纳海槽、冲绳海槽和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裂谷的海底热液烟囱和硫化物全岩样品。结果表明 :马里亚纳岛弧上的埃斯梅拉尔达破火山口的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温度最高 (达 2 75℃ ) ,而成为高温产物的代表 ;冲绳海槽和加拉帕戈斯裂谷烟囱 ,表现为中高温类型 ,其氧同位素温度在 1 5 0℃左右 ;马里亚纳海槽以蛋白石为主要矿物的烟囱物 ,则显示出典型的低温热液类型 ,少量黄铁矿砂试样则表现出中温类型特征。但上述区域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中高温热液矿物 ,说明研究区除马里亚纳海槽明显有中低温热液活动类型外 ,其它区域皆具备中高温热液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58.
人工养殖点带石斑鱼弧菌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广东、海南两省多个海水网箱养殖场养殖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发生严重的弧菌病,从海南三亚和广东深圳的发病鱼病灶上分离到2株致病性细菌VAL02和VAL00,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这2株菌引起点带石斑鱼弧菌病,VAL02对点带石斑鱼苗的半致死量是2.25×10~5 cfu/g。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出VAL02及VAL00均为溶藻弧菌。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22种化学疗剂对VAL02及溶藻弧菌标准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发现VAL02对氯霉素、氟哌酸、卡那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产生耐药性,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等敏感。  相似文献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