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蒙古谢尔塔拉铁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期、燕山期成矿带上,是一个大中型的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富集型矿床。在对谢尔塔拉铁锌矿床的物质组成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研究表明,从热液作用早期到中期,具有成矿温度递减、盐度升高的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变化,指示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从热液作用中期到晚期,具有成矿温度递减、盐度降低的趋势,两者呈正相关变化,指示流体发生了混合作用。S、Pb、C、H、O同位素组成表明,金属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岩石和下伏地层,同时还有深部岩浆物质的参与。成矿热液为大气降水补给加热的循环地下水和岩浆水组成的的混合流体,后期又有大量的大气降水补充,使得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同位素交换。矿化和蚀变作用是在水/岩比值比较低的体系中进行的。谢尔塔拉铁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热液。构造热效应、地热梯度和多次的岩浆喷气热是驱动流体活化迁移的主要因素。构造体制转换使流体稳定体系发生改变,压力释放发生沸腾作用,造就铁、锌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2.
利用1957—2009年南澳县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了南澳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澳10月蒸发量最大,2月蒸发量最少;秋季蒸发量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少。1957—2009年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世纪60—90年代基本上是锐减,21世纪的第1个10 a反而上升,平均以7.2 mm/a的趋势下降;11月减幅最大,7月减幅最小;冬季减幅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对蒸发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减少与蒸发量的减少呈显著相关,是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子;低云量的增多导致日照时数减少;低云量、总云量、相对湿度、降水量、水汽压与蒸发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低云量、总云量与蒸发量负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23.
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差异及其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描述与集中度计算"[1]一文的基础上,从旅游网站性质的角度对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与集中性的差异进行指数衰减模型的拟合分析,并应用Zipf定律检验其特征,发现:1)不同性质的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存在差异,旅游主管部门网站、旅游企业网站、旅游目的地网站的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分别表现出非常符合指数衰减模型、基本符合指数衰减模型、不符合指数衰减模型特征。2)不同性质的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的集中性存在差异,分别表现出具有明显的本地集中性特征、兼有本地集中性和经济集中性特征、具有明显的经济集中性特征。3)分维值多在0.5左右说明了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较强,分维值的差异说明了不同性质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存在差异。旅游网站信息流的位序-规模均符合Zipf定律,其首位省市均存在于网站所在地或者周边省市,其位序-规模的前四位总体为经济发达省市,说明了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具有本地和经济集中性。4)对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Zipf检验,证实了空间距离集中性特征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中国大陆精密重力潮汐改正模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理论和实验重力固体潮模型,充分考虑全球海潮和中国近海潮汐的负荷效应,建立了中国大陆的精密重力潮汐改正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固体潮模型会对重力潮汐结果产生相对变化幅度小于0.06%的差异;在沿海地区海潮负荷的影响约为整个潮汐的4%,而中部地区约为1%,其中中国近海潮汐模型的影响约占整个海潮负荷的10%,内插或外推潮波的负荷约占海潮负荷的3%.通过比较实测的重力数据表明,本文给出的重力潮汐改正模型的精度远远优于0.5×10-8 m·s-2,说明了本文构建的模型的实用性,可为中国大陆高精度重力测量提供有效参考和精密的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25.
通过重构用于确定视震源时间函数有效持续时间的判别函数,对提取视震源时间函数的PLD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合成资料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改进后PLD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将PLD方法应用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及其11个余震的1887条记录,在84个台站处获得了这次地震的视震源时间函数.分别平均从不同台站的P波、S波、Rayleigh波和 Love波中得到的视震源时间函数,获取了主震的平均视震源时间函数.对视震源时间函数的分析表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5 s,这是一次“急始型”地震,总体上表现为圆盘形破裂.但有迹象表明,破裂在初期有向西北方向发展的单侧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26.
27.
A survey was made of the Southwest Indian Ocean frontal region between 30 and 50°E containing the Agulhas Return, Subtropical and Subantarctic Fronts. From CTD, SeaSoar and extracted samples the distribution of nitrate, silicate and chlorophyll a is shown to be strongly linked to the front and water mass structure, varying zonally and meridionally. Surfac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s were low to the north and south leaving a band of elevated chlorophyll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and Subantarctic Fronts.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chlorophyll a to the north, in Subtropical Water, was clearly due to nitrate limitation.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and Subantarctic Fronts, where th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st, the surface layer showed silicate depletion limiting diatom growth. South of the Subantarctic Front there were deep extending, low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 a, but despite plentiful supplies of macro-nutrients and a well-stratified surface laye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 a were absent. Changes from west to east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meandering of the Southern Ocean Fronts, especially the Subtropical Front, and their strength and proximity to each other.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 a peaked where the Agulhas Return, Subtropical and Subantarctic Fronts were in close proximity. Combined frontal structures appear to hav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vertical stability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upwelling of nutrients and leakage of nutrients across the front. Light levels are high within the shallow stable layer. Such conditions are clearly favourable for biological growth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r-celled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28.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刘卫东 《地理研究》2020,39(7):1439-1449
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包括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经济增长与就业、国家治理及世界治理等。这些影响使很多学者、评论家、大众、企业家乃至政府官员产生了非常悲观的情绪,舆论中不乏经济全球化将终结、全球供应链将大规模调整、世界治理格局将彻底改变等言论。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化的三角结构”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并结合疫情对世界的主要影响,试图揭示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走势。我们认为,资本的“空间出路”、技术的“时空压缩”和国家的开放程度是驱动经济全球化的三个基本力量,这三者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影响着全球化进程。从动力机制看,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终点且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它不会倒退,而是波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经被全球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脱钩的代价极其昂贵,没有国家会选择完全脱钩。所谓的逆全球化现象,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世界格局变化及各国应对策略调整的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并不能影响全球化的资本和技术驱动力,但是可能影响国家的开放程度。如果疫情持续时间不是很长,经济全球化将很快会回归原有的发展轨迹,继续进行调整。各国也将继续围绕经济全球化进行斗争、妥协、再斗争,直至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经济全球化可能因为应对疫情而踩下急刹车,甚至暂退半步,但很快将继续前行,向着“包容性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Node.js、Arc GIS Server和SQL Server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前后端语言统一、用于快速开发Web GIS系统的方案,并建立了西安市城市环境气候图信息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信息查询及可视化、专题信息表达、空间分析、数据下载、系统留言等服务,可以为城市气候分析和气候图制作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0.
周口店第一地点洞穴四十余米厚的堆积层自下而上共分为 17层 ,新近测量的年代推前了近 2 0 0 ka。对堆积层所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孢粉资料进行聚类统计和因子分析 ,结合风化系数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古气候代用指标 ,重新定量地描绘它所记录的古气候波动旋回。根据第 2层 TIMS测年为 410 ka B.P.,第 14层上部是磁性地层测量的B/ M界线 ,可以将该洞穴堆积层 1— 14层对比于深海岩心 δ1 8O气候曲线的 11— 19段或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S4— S7,并且古气候旋回内的次级波动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