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735篇
测绘学   174篇
大气科学   724篇
地球物理   576篇
地质学   1685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用WKBJ方法结合特征线法求得了重力波波包在水平非均匀层结和时变层结大气中演变的渐近解,结果表明层结水平非均匀性除引起重力波波幅的变化外,还引起波长和包络宽度的变化,当波包由层结大值区移向层结小值区时,水平波长变短,包络宽度变窄,同时振幅增加。层结随时间的变化不会引起波包波长和包络的宽度的变化,但层结随时间减小时,波包振幅增加。  相似文献   
972.
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40,自引:16,他引:40  
使用1957-1996年40年内蒙古中西部74个地面测站沙尘暴观测资料,确定了不同范围强和特强沙尘暴标准,给出了强和特强沙尘暴过程的个例谱,对其地理分布、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有三个强和特强沙尘暴多发中心;强和特强沙尘暴气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和日益变化显著,70年代和60年代次数最多,强度也最强,80年代开始减少,2000年,2001年又趋于增加,在一年内强和特强沙尘暴集中出现在春季的3-5月份,一天之中则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文中还对形成上述统计特征的气候学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73.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评估是其抗风、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耦联振动动力特性分析的多自由度体系计算方法,并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工程实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计论了塔-线耦联振动对塔,线各自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974.
通过对吐鲁番苏公塔的建筑布置与结构形式的介绍,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并基于此求解塔的自振频率,分析苏公塔的动力特性,为苏公塔的抗震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5.
在收集、整理山西省历史地震黄土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黄土灾害的类型,总结了山西省历史地震所引起的崩塌、砂土液化、震陷和地裂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历史地震引起的黄土灾害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并对未来可能引起滑坡、崩塌、地裂和砂土液化等黄土灾害的地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76.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初探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西藏永珠—纳木湖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从超镁铁质岩到镁铁质岩均表现出高镁,其玄武岩、辉长岩的TiO2含量较低,表现出非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玄武岩的Nb、Ta亏损,显示其在产出时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具有岛弧玄武岩的特点,但Th的高度富集和无Zr、Hf负异常说明它又不同于岛弧玄武岩。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分布模式图上玄武岩为平坦型,无Eu异常,显示其具有原生岩浆成分的特点;辉长岩的稀土配分模式也为平坦型,但有Eu正异常。通过与典型地区作对比和应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判定出该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977.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邓存新  郑懋荣 《贵州地质》2003,20(4):205-211
简要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及金矿床地质特征,重点论述了金矿分布规律。金矿分布在龙潭组底部;构造分级控矿明显;雄武背斜控制了Au,U,Sb,Fe,萤石矿分布:背斜轴部和两翼区域性断裂带控制了金矿化带、金矿床、矿点分布;小背斜、次级断层、层间破碎带控制金矿体分布和富集。金矿化与赤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粘土化关系密切。金铀常相伴出现。区内有较好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78.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pressur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used to assess the producibility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Practices indicate that high produc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ell is partly related closely to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 Permo-Carboniferous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are very abundant in the Liulin–Wupu District, Eastern Ordos Basin, which has been the highlight of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district, the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 is present locally in the Pennsylvanian No. 8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the Taiyuan Formation).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 burial histor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ydrodynamics, and sealing regime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abnormal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pressure is related closely to local hydrodynamic trapping. The gas generated during the qualification is preserved, owing to the confinement of lower permeable roof and floor rock layers, and water trapping in the updip direction (like the “fairway” in San Juan Basin). As a result of pressure reconstruction event, the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 is formed during the uplifting stage. The current coalbed methane wells with high production are always located in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 areas. Therefore, the areas with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 in Liulin–Wupu District can be the preferred areas for commercial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79.
青土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青土湖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青土湖降水、水动力搬运强度以及湖面水位高低的变化。利用石羊河古终端湖泊青土湖剖面沉积物的粒度资料,分析了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等粒度特征,并探讨了古终端湖泊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青土湖从11000aBP年以来大致经历了4次极端干旱时期和4次温暖时期。通过对青土湖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分析,讨论了湖泊的几种可能沉积作用,区分出了湖相沉积、风成沉积浅湖相沉积以及水流和风力作用混合沉积,从而揭示了沉积时的古环境特征。青土湖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具有连续和沉积速率大的特点,不仅可以作为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的自然记录,而且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提供了自然背景。  相似文献   
980.
贵州普安县泥堡金矿区某些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新的视角,探讨了该区一些追随新进展而逐渐认识的某些矿床地质特征,并以此引伸出较为明确的找矿方向。(1)含矿地带是在区域性滑脱面控制下,以张性追踪的容矿断裂错落排列为其表现形式展现出有序的空间分布规律;(2)三种矿石类型(原生矿,氧化-半氧化矿,风化残坡积矿)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均呈有规律的分布;(3)含金岩石的奎化,可划分为局限性硅化和层位性硅化两种类型,并相对划分为三个期次,第一,二期硅化与金矿密切相关;(4)概略界定凝灰质的识别,鉴定标准,并用薄片和金分析成果配套研究,表明其与金矿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5)论证了矿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是:万(年水),破(脸山),果(园),台(阶地平台),拐(坡,台地形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