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0篇
  免费   3171篇
  国内免费   1882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505篇
地球物理   8529篇
地质学   6318篇
海洋学   915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701篇
自然地理   145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519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728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826篇
  2008年   848篇
  2007年   990篇
  2006年   999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390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柴达木盆地东部烃源岩的生源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用色谱-质谱、稳定同位素质谱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岩样进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从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等方面入手,对该区的烃源岩的生源与沉积环境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有机质多为菌、藻类生源,少数有陆源有机质混入(主要是石炭系)。有机质多为强还原环境的海相沉积,少数为海陆过渡相沉积。侏罗系在一些地区和层段并非典型的成煤环境,而是属于滨浅湖相,少数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因此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972.
76 3长周期地震仪 1 997年起取代基式仪 ,承担我国一类合网对国内外地震的监测和对外观测资料交换任务。本文介绍了我台 76 3长周期地震仪的震相记录特征 ,有利于台站对震相的分析 ,提高对外资料交换和大震速报水平。  相似文献   
973.
用转换波检测煤层裂隙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找出的煤层纵波场和转换波场和转换波场与煤层裂隙状态变化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综合使用纵波和转换波检测煤层裂隙的可行方法,对有效开展转换法地震勘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4.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天然气的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天然气均为热解气。通过气源对比可知,该盆地东部地区的天然气主要有两种类型 :1)是来自震旦纪到下古生界海相腐泥型母质的油型气,其甲烷、乙烷、丙烷δ13C值,分别为-44.5‰~-33.8‰、- 42‰~-2 8.1‰和-35.4‰~-2 8.4‰,其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大于- 2 0 0‰;2 )是产自中生代陆相腐殖型源岩的煤型气,其甲烷、乙烷、丙烷的δ13C值分别为-40.5‰~-33.1‰、- 2 9.7‰~-2 1.3‰和-2 6.3‰~-2 0.3‰,其甲烷的氢同位素组成小于-2 0 0‰。将天然气的地化特征与地质背景相结合判断可知,在塔北隆起地区一些天然气藏是由成熟 (高成熟 )阶段的油型气与过成熟阶段的油型气混合形成,另一些天然气藏是由成熟阶段的油型气和成熟阶段的煤型气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975.
鄯科 1井是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首次钻穿三叠系的一口科学探索井 ,并首次在三叠系发现轻质油流。文内以鄯科 1井为例 ,运用孢粉组合、岩性组合、地震剖面、倾角测井、无机元素、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从不同侧面分析了鄯科 1井三叠系内部地层重复的现象 ,这些方法有机的结合和相互的补充打破了单一方法进行地层划分的旧模式 ,初步进行了多方法交互使用进行地质分层的尝试 ,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地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多解性 ,使地层划分更可靠 ,相信这些方法的交互使用在其他地区和单井的地层划分对比中也同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6.
人工集水面临界产流降雨量确定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皋兰生态农业试验站1998-1999年的降雨-径流观测实验,利用直线回归模型确定包括自然集水面在内的9种人工集水面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值(降雨阀值)。结果表明:在不受前期降雨影响下,自然黄土坡面、清除杂草自然黄土坡面和粘土夯实集水面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8.5mm,8.0mm和4.1mm。在受前期降雨影响下,其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6.0mm,5.0mm和1.9mm。塑料膜、油毡、沥青和混凝土处理集水面的产流过程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小,平均状态下其临界产流降雨量为0.1~1.5mm。塑料膜、油毡、沥青、塑料+小砾石和塑料+大砾石集水面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0.13mm,0.21mm,0.17mm,0.98mm和0.85mm。混凝土集水面在干燥情况下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1.48mm,在不干燥情况下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1.16mm。  相似文献   
977.
依据煤层反射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取出了波峰波谷振幅A1、平均频率Fa、主频带能量Qf1、低频带宽能量Qf和峰值频率Fmain等5个地地震特征参数。选取8组学习样本,利用4层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动量法和自适应调整的改进算法,训练BP网络,用训练好的BP网络预测煤层厚度。经实例验证,地震多参数BP网络预测煤层厚度精度高,是一种有效的煤厚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78.
三维相干切片断层多边形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作者在本文中将三维切片视为二维图像,利用图像边缘检测技术,检测出相干切片上断层多边形,并将其直接投影到测网底图上,用于构造成图。该项技术不仅提高了用相干切片解释断层的精度,而且提高了断层解释效率,使相干数据体技术在三维解释中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实际应用表明,三维相干切片断层多边形检测技术,是全三维高精度解释的有力工具,提高了解释效率,缩短了解释周期。  相似文献   
979.
应用改进的相干算法提高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文中详细探讨了C1、C2和C3三种相干算法及其。根据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特点提出了实用的相干算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我们对三种相干算法对应相干数据体的解释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C2相干算法基本能够平衡提高横向分辨率和信噪比之间的矛盾,而C3相干算法则取得了更精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0.
提供了地震勘探方法在金属矿区寻找隐伏火成岩(矿)体的应用技术和地质成果。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其结果与地震解释推断的结论有较好的吻合。这种尝试对拓宽地震勘探服务领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