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9篇
  免费   970篇
  国内免费   900篇
测绘学   477篇
大气科学   847篇
地球物理   1741篇
地质学   2558篇
海洋学   94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82篇
自然地理   123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分析国内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发展现状进行的基础上,从区域雷电灾害事前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采用灾害评估的承灾体、致灾体模式,引入雷电风险、地域风险和承灾体风险作为评估指标,针对每个指标选取与其发生紧密度较高的参数作为2级评价标准,对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基于事前致灾因子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并以福建省为例,应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承灾体、致灾体模式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出区域雷电灾害发生的损失程度,对于行政区域范围的雷电灾害风险度区域与政府决策支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安徽省来安县区域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站网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选取了能见度、霾频率、温湿适宜频率和植被覆盖度4个因子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构建了乡镇区域生态环境的气象评价指标(MEI)。对2015年8月至12月来安县各乡镇的MEI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试算验证,结果表明MEI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各乡镇区域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差异和季节变化差异。本文提出的指标适用于乡镇级及以上的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霾监测和评估,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旨在为乡镇级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聂晶  张琳  尹红刚  喻阳  赵延安  方箭 《气象科技》2017,45(6):968-973
1695~1710 MHz频段是我国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风云气象卫星广泛使用的空对地方向数据传输频段。2015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5)把这一频段作为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频谱划分的候选频段。为了保护气象卫星的频谱资源不受到潜在的IMT系统干扰,并探知风云气象卫星和IMT系统基站的同频共用情况,本文结合IMT基站和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站的链路参数,建立干扰模型,分别仿真分析了IMT基站对FY-3号气象卫星和FY-4号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的干扰情况。在我国城市和郊区布设了大量的国际级和省级气象卫星用户接收站的情况下,研究结果表明IMT基站和风云气象卫星接收站间距离很难满足隔离距离的要求,因此不建议IMT基站和气象卫星共用1695~1710 MHz频段。  相似文献   
994.
在北京地区建设地源热泵系统之前,需要开展浅层地热地质条件评估,以作为政府部门为地源热泵系统立酉备案的必要的技术文件,是一项专业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其评估工作方法和内容,在基岩地区和第四系松散沉积区应有很大的不同。在基岩地区应倜重于野外实地调查,包括填制工作区地质图、工作区岩石特征,岩石完整性调查和水井普测等;并通过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必要的勘查手段,查明工作区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条件,特别是划分构造带、构造影响带范围,进而判断换热孔钻遇地层的可钻性和换热能力,进行相关技术和经济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995.
论述了遥感影像中图像正射校正、图像融合和支持向量机等遥感技术在国产高分二号影像中的应用,并展示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特高压工程水土保持远程监测效果。在实施中,对特高压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分别进行监测,首先利用图像正射校正、影像融合以及支持向量机分类等遥感技术获取特高压工程水土保持远程监测各个要素面积,即施工期扰动土地总面积,试运行期扰动土地的整治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和林草类植被面积,进而计算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的3个评价指标,即扰动土地整治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施工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特高压工程水土保持远程监测,为特高压工程水保监督提供了优质低价、可长期持续的一种远程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Human residency is the spatial effect source on ecosystem and thus it should be studied and assessed. Supporting residency effect research, this study developed and applied procedures and a model to combine census and parcel data for the assessment. The case study is in Pocatello, Idaho, where revealing land service associated with flood control and locating/evaluating resident effect are needed. Methods include (1) data mining, (2) land service valuation, (3) data screening, (4) integration of census and parcel data, (5) data screening, and (5) analysis and modeling with R programing language and ArcMap. Results are, for land service assessment, land value per area unit in residence areas (LAND) along the concrete channel (for flood control) was less than that along the Portneuf River. Spatial responses under LAND to a source effect (either the concrete channel or the river) are the same. The applied methods helped locate and assess a variety of residency effects spatio-temporally. Results informed the human preferences under LAND and the effect distribution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Technically, using the parcels as a baseline provided comprehensive results with a fine resolution for the effect study, particularly as combined with the census data. This study suggests using a data screening and validation procedure besides the mining approach to minimize outcome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997.
The smart city encompasses a broad rang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which might be applied to any city for a wide variety of reasons. In this article, I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local efforts to reshape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a global smart city imaginary which those efforts draw upon and help sustain. Whi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malleability of the smart city concept at this global scale, there remains little effort to interrogate the way that the future is used to sanction specific solutions. Through a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smart city marketing materials, industry documents, and consultancy reports, I explore how the future is recruited, rearranged, and represented as a rationalization for techn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present. This is performed amidst three recurring crises: massive demographic shifts and subsequent resource pressure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conflicting demands of fiscal austerity that motivate the desire of so many cities to at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highly skilled workers. In revealing how crises are pre-empted, precautioned, and prepared for, I argue that the smart city imaginary normalizes a style and scale of response deemed appropriate under liberal capitalism.  相似文献   
998.
以日本东南海地震为情景,以日本丰田汽车及其关联企业为例,基于工厂个体数据及其部件供应的拓扑和空间网络,模拟灾害风险在产业网络中扩散转移过程,建立直接损失与间接功能损失的评估模型,为产业空间网络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在东南海地震情景下,丰田汽车约48.1%的工厂将直接受损,其中生产设施损失约5587亿日元,厂房建筑损失约1980亿日元。由于关键工厂受损,将间接导致整个产业网络中断。在最长37日恢复情景下,将造成约9230亿日元的间接功能损失。地震灾害对丰田汽车产业网络影响显著,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减灾降险。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综合考量生态风险源、受体、暴露响应过程及生态终点,采用信息量模型评估滑坡灾害危险性,基于景观格局指数表征生态脆弱性,并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风险损失的定量表征,定量评估流域滑坡灾害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 低于1800 m高程、15°~25°坡度、小于0.31植被覆盖指数等10方面因素构成了诱发大理州滑坡灾害的最佳信息量组合,全州普遍处于滑坡灾害危险性中高水平,且西北低、东南高;② 生态脆弱性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红河流域南部、金沙江流域东南部、澜沧江流域中部;③ 低生态损失流域的水源涵养、粮食供给服务相对较差,生态损失中等流域的净初级生产、土壤保持服务优势明显,高生态损失流域则具有较强的粮食供给和水源涵养服务;④ 基于高中低3种生态风险等级和“高危险—低脆弱—低损失”等8种风险结构,全州367个小流域可划分出避让监测预警区、生态保护恢复区、避让保护兼顾区、自然适应调控区等4种风险防范类型区。  相似文献   
1000.
魏瑞江  王鑫 《山东气象》2021,41(4):73-81
设施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害)、寡照、风灾、雪灾及其复合灾害等,从国内设施种植气象灾害指标、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及灾害影响等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灾害指标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控制试验或对历年实际发生的灾害样本进行分析总结;灾害监测预警方法一般是用设施内小气候或设施外气象条件作为灾害指标,将灾害指标植入计算机系统,对灾害进行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多是从灾害的危险性角度去研究,确定灾害的风险概率、风险指数等;灾害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作物生理生态反应等方面。同时从设施种植气象灾害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出发,提出设施种植气象灾害指标、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及灾害的影响等方面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