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085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CT表现。指出子宫外形呈不规则结节样增大,边缘光整,强化后的混合密度征及边缘线影是CT诊断子宫特异性很强的征像。对那些多肌瘤,瘤体较大,合并复杂变性者,能弥补B超因肠道气体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不足。因此CT在子宫肌瘤的影像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2.
CT-1地震计传递函数测试仪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到甚宽频带地震计的传递函数测试中。讨论了基本的测试方法和原理,阐述了传递函数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给出了测试系统的应用实例。该测试系统具有正弦波自动扫频、阶跃信号法和脉冲信号法等标定方法,满足了甚宽频带地震计的传递函数测试在观测频带、动态范围和测试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或多期扫描技术对肝内小于3cm或CT表现不典型的肝小血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期或多期全肝和局部动态扫描。结果:直径小于3cm的肝小血管瘤增强表现复杂,呈多样化的影像。结论: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正确率与CT扫描技术密切相关,而观察延迟和扫描病灶密度的充盈程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4.
工业CT技术在卫星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产品许多都采用了焊接结构。为了保证其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必须对焊缝进行l00%的无损检测。然而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的精密电子束焊件,由于产品尺寸小,加之焊缝周围结构的遮挡,使常规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工业CT技术具有不受试件材料种类、形状结构及表面状况限制的特点,能给出与试件材料密度及尺寸特性相对应的断层扫描图象,分辨率高,在检测复杂构件方面显示出了优势。本文介绍了卫星产品精密复杂焊接件对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要求,研究了卫星产品电子束焊缝的工业CT检测方法,包括设备、对比试样、检测工艺、评定方法等,并通过电磁阀、喷注器、自锁阀、减压器、加注/排放阀、单向阀、气滤、过滤器等具体产品检测实例,描述了工业CT技术在卫星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实际应用表明:工业CT是检测航天卫星产品精密复杂结构件焊缝缺陷的理想手段,其成象直观,缺陷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结果可靠,完全能满足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目前,累计用工业CT检测卫星产品数批若干件,检测焊缝上千条。剔出有超标缺陷的产品40件,避免了隐患。经过工业CT检测的产品,己在"返回式卫星"、"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资源一号"、"中星-22号"等型号卫星中取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5.
急性颈椎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目的是分析急性颈椎损伤(ACT)的CT征象,评价CT在ACT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78例颈椎外伤患者行平片、薄层CT检查及三维重建,并做对照分析。结果经影像学诊断60例ACT,CT诊断59例,1例CT阴性而由平片确诊 1例。平片与CT的骨折检出率分别为 53. 3%和 98.3%。结论:CT比X线平片可发现更多的骨折,并能明确骨折块与椎管的关系。这对临床处理严重颈椎损伤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船体外形测量中的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测量原理,进行了21 m长船体外形测量的试验性研究,证明了其在快速、高效获取船体三维数据、提取船体型线方面有着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体完整性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波层析成像借鉴了医学上X射线断面扫描的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波穿过地质体后走时及能量的改变等物理信息,通过数学处理重建地质体内部图像,从而得到所研究地质体的岩性及构造分布。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在一个钻孔中利用电火花震源激了弹性波,在另一个钻孔布设多个检波点同时接收,拾取弹性波初至时间,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SIRT方法进行反演迭代计算,最终形成一个弹性波速度谱图,然后利用岩土体的弹性波速度差异推断岩体完整性分布。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该方法分辨率高,空间位置准确,在工程物探、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电磁波CT成像技术是基于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利用各种波源透视探测目的体及地质现象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文章介绍了电磁波CT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某防水工程场地电磁波CT成像勘查实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技术在肝癌动门脉分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肝癌伴动门脉分流患者的16排螺旋CT增强图像进行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并对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与CT轴位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对照).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技术能全面、直观、多方位地显示肝癌动门脉分流的影像征象,并能较好显示动门脉分流导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作为轴位CT图像的重要后处理技术,具有无创、直观、快速显示肝癌动门脉分流各种影像征象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肝癌动门脉分流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高精度扫描是数字摄影测量生产工作流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评定性能优良扫描仪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在一定要求下连续高速的进行高光学分辨率的胶卷扫描。目前徕卡公司在试图改善图像的质量和扫描平台控制的同时,将在DSW彩色扫描仪上提供这种快速的扫描功能。徕卡公司为了这些新的性能,已经进行了许多针对性的革新,这些新的革新技术构成了一个新的型号DSW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