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3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248篇
地球物理   1191篇
地质学   335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本文报道了我院连续六只X-CT球管的使用情况。寿命最长的曝光达358300秒,而最短的只有135000秒,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地使用和维护知识,要想延长球管使用寿命,首先需加强对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训练,其次,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mAs;第三,保持扫描室恒业的温湿度;第四,定期检查球管的冷却散热系统。  相似文献   
62.
2003年3月2日辽宁暴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诊断场、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2年冬季辽宁最大的1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3.
对气象信息网络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64.
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和诊断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上提出建立辽宁短期气候物理影响预测模型的方法,并对气候灾害年景进行了诊断预测。  相似文献   
65.
西藏高原西、中、东的分段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进  马宗晋 《地质学报》2004,78(2):218-227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是由几条近东西向的块体先后拼贴而成,大型的东西向构造是高原内部最明显的构造特征。然而根据最近所获得的有关西藏高原以及附近地区的重力场、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性、水平位移速度场以及地质等资料,发现整个西藏高原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两条重要的南北向或近南北向构造和一些小型的南北向构造,它们将西藏高原划分为西、中、东三个有各自构造特点的部分;西侧的南北向构造沿84°~85°E延伸,东侧的近南北向构造位于92°~94°E之间。这两个构造带在上述的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中均有良好的显示,是重要的重力异常变异带、重要的热结构边界带、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也是明显的地貌陡变带,等等。高原西部地形崎岖,剥蚀最深,布格重力异常最高,目前向北北西方向运动;中部地区地表平坦,发育众多的南北向地堑裂谷,东西向伸展活动最明显,海拔最高,集中分布了7座超过8000m的高峰,目前向北东东方向运动;而东部地区地形也比较崎岖,发育许多目前仍在强烈活动的走滑断层,在这些断层之间,地块相对转动,目前向北东甚至南东方向运动。造成西藏高原东西分段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笔者等倾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印度板块在横向上也是西、中、东分段的,印度  相似文献   
66.
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方法及其业务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荣花  李月安  晁淑懿  任金声 《气象》2004,30(12):47-52
介绍了双层多因子综合相似的长江中下游旱涝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具有明确动力学和热力学意义的地转西风动量经向输送和经向温度梯度诊断量,同时强调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键作用,并考虑了对流层中、低层500hPa高度和850hPa温度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与过去业务应用的单层相似预报模型相比较,不仅物理意义和天气学含义明确,而且更符合对具有复杂动力和热力机制的降水预报的考虑。5年的预报试验和业务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中期趋势预报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7.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   
68.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2002年12月份北京出现的1841年以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6天的降雪天气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北半球合成环流形势显示,连续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下,其上游地区强大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和西太平洋纬向环流得以维持。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连续降雪期间华北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散度场垂直分布结构。卫星水汽云图显示出有水汽通道向河套倒槽云系输送水汽。华北地区的诊断分析表明,地面和边界层中山东地区分裂高压南侧向北回流的偏南气流是造成降雪的主要水汽通道。变形场的流场结构使水汽在北京附近辐合。垂直剖面展现了华北回流降雪天气近地面层的浅薄的冷空气垫,和暖湿空气回流在冷空气垫上的爬升,并在其上形成一个浅薄的饱和层。  相似文献   
69.
主要讨论基层旗县台站利用Micaps预报平台所提供的T2 13、HLAFS格点、GMS - 5静止卫星红外、水汽云图等常规资料 ,对基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的天气条件进行诊断分析 ,根据人工影响天气预报流程 ,探讨了大气层结稳定度、动力、热力、云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70.
化学腐蚀下砂岩三轴细观损伤机理及损伤变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陈四利  冯夏庭  周辉 《岩土力学》2004,25(9):1363-1367
利用CT识别技术对化学腐蚀下的砂岩进行了三轴加载全过程的即时扫描试验,得到了在不同级荷载作用下砂岩的压密、微裂纹萌生、扩展和破裂的CT图像和CT数,分析了砂岩损伤演化的细观机理。同时,建立了一个基于化学腐蚀影响和CT数的损伤变量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