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城市地区抗御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项目系联合国在上世纪末为减轻地震灾害所实施的规模宏大,影响甚远的国际性研究项目,其宗旨是为了提高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有效地减轻城市地区的地震灾害。这一历时2年的项目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合自贡市开展这个项目的实践。综合介绍和总结了该项目的情况及经验。  相似文献   
12.
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综述了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概况、研究对象、震后恢复过程优化以及抗震防灾对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的角度介绍国内外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分析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家恩  徐琪 《热带地理》1997,17(4):412-418
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生镜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是一个天然生物宝库,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长期的强烈干预和破坏,库区生境日趋退化,生物种群发生逆行演替,生物多样性在逐渐减少或丧失。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晓娟 《地下水》2004,26(2):145-146,148
本文以运城市基础工作为起点,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珍 《地下水》2004,26(3):185-186,199
通过对运城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的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加强沿黄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设开发,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调整开采层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定价,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波 《地下水》2004,26(3):187-189
本文分析了临汾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采矿排水管理、污水资源化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国东  赵志勇 《地下水》2004,26(4):238-241
阐述了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特点,并对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系统防治和重点防治相结合、标本兼治的防治思路及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区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天然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人类无节制的赢利活动加剧了草原退化,导致了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论文以祁连山区的肃南县为例,通过对天然草原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了祁连山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和草原退化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天然草原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50a来农业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过程看,人工绿洲耕作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较显著的提高,人工绿洲生态也得到了改善。主要表现是单位面积生产力水平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初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加强,生活能源的短缺得到改进。但从流域的绿洲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主要是农田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土壤肥力不高;灌区中游重灌轻排,灌排不协调,盐渍化面积有所扩大;流域下游由于缺水和人为等因素使天然绿洲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天然林的绿色屏障作用大为削弱等。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逐步加以协调,才能实现绿洲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