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639篇
地质学   912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81.
深源成矿论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找矿的一种新思路 ,在松辽盆地南部铀矿勘查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基本的预测有准则为构造准则 ,岩性准则 ,地球化学准则。总结并提出了铀成矿评价的三个必要条件 :透水疏松砂层 ,铀源 ,地球化学栅。 1∶2 0万带钻区调已在该区找到有利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远景区 ,已查明上第三系是本区形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有利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982.
Research on seismic stress triggering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roduction What is called seismic stress triggering refers to that stress change tensor produced by previous earthquake projected on the fault plane and slip direction of subsequent earthquakes, taking into account normal stress, pore pressur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DCFS can be obtained. If the direction of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are consistent with slip direction of subsequent seismic mechanism, e.g.,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are positive…  相似文献   
983.
花岗岩成矿的几个判别标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花岗岩具成矿专属性。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造山作用不同阶段,不同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类型、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成分、成因、分异演化均不同的花岗岩类,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带构造、断裂构造和交代作用现象,它们均与相关的成矿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对花岗岩成矿起关键性的控制作用。本文归纳总结了花岗岩成矿的几个判别标志:大地构造背景、花岗岩的环带构造、成矿流体可迁移性及自交代作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84.
华南中生代不整合型铀矿成因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华南铀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的分析,指出华南铀成矿时代集中分布于50-90Ma,成矿作用与晚中生代红盆、产铀花岗岩体和含还原性物质的岩层在空间上关系,可与澳大利亚元古宙不整合型铀矿床对比;进而总结了华南中生代不整合型成因模式;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其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85.
杨志强 《矿产与地质》2002,16(4):224-228
广西鹰扬关—张公岭位于博白—岑溪—鹰扬关深断裂带的北东端。区内银、金矿的成矿受地层、构造、岩浆热液 (或变质热液 )活动控制。主要矿床类型有破碎带硫化物型、破碎带黄铁绢英岩型、石英脉型。地球化学异常反映了该区的成矿特点。通过对银、金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及银、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提出了区内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86.
云南松侧根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的破坏机制及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云伟  刘跃明  周跃 《山地学报》2002,20(5):628-631
以云南松侧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侧向牵引情况下,云南松测根与土壤之间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的力学作用机制,阐述了侧根从土中拔出时,摩擦型根土粘合健破坏的实质,并基于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建立了极限平衡条件下的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破坏模型。该模型除了可以描述摩擦型根土粘合键的破坏原理外,还可用于定量地估算、预测摩擦型根土粘合健能够提供的最大牵引阻力。最后,通过实测与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87.
988.
本文将综合断裂理论应用到研究三维介质复合应力条件下裂缝开裂扩展问题,得到了一个一般性结果。用该结果对Ⅰ—Ⅱ、Ⅰ—Ⅲ、Ⅱ—Ⅲ复合型进行了计算和讨论,现同有的实验结果以及普遍使用的最大周向拉应力理论(〔σ_(?)〕_(max)理论)、最大能量释放率理论(〔G〕_(max)理论)和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S〕_(min)理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89.
火山区岩浆压力变形源的反演计算采用解析方法存在难以考虑地形的限制,采用传统有限元方法则存在网格依赖和计算量大的问题,反演过程中每一次正演由于岩浆房位置和大小变化都需要重新生成一次网格,耗费巨大的计算量和网格生成时间.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首次在长白山火山区使用"有限元等效体力"方法考虑地形影响反演地下岩浆压力变形源,计算岩浆应力扰动对周边断层稳定性的影响.在火山区地下压力变形源引起的地表形变计算中,地表地形影响不可忽略.埋深越浅,地表最大径向位移ur所在的位置越靠近岩浆囊中心.当坡度达到30°时,最大垂向位移uz所在位置不再位于岩浆囊正上方.椭球状岩浆囊压力源可以较好地模拟长白山火山地区2002—2003年间的GPS和水准测量.岩浆房扰动应力场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叠加有可能造成天池西部近EW向,天池北部以NW-NNW向为主的现今应力方向.岩浆房压力源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有利于天池火山口NW向震群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火山口的西南和东北部.  相似文献   
990.
《国际泥沙研究》2020,35(5):527-539
The objective of this current study is to compare related sediment legislation standards and norms to the diversity and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geogenic) sources of pollution in the investigated fluvial relief test site region of the Obedska bog. All metals (nickel (Ni), zinc (Zn), cadmium (Cd), copper (Cu) and lead (Pb) except chromium (Cr)) and arsenic (As) have higher values than the Upper Continental Crust (UCC) for loess sediment. Several sharp leaps in the enrichment factor (r) suggested “indicators of anthropogenic metal pollution” for Cd, Cu (r > 5.0) and Zn, Ni (r > 1.0) for this region. In addition, the Chemical Proxy of Alteration (CPA, 60–95) from the unique Jadar block terrane and neighbouring representative catchment areas, confirmed moderate to higher intensity of alter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Factor Analysis (PCA/FA) and cluster analysis suggest that Ni, Zn, Cu and Cd are derived from several anthropogenic sources, whereas As is convincingly of geogenic origin, and Pb and Cr exhibit dual origins. The sum of 16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EPA PAHs) indicated heterogenic sources, but minor effects to biota.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intensive and highly diffuse sources of pollution in thi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s] region. The outcomes indicate that Cu should be added to the European Union [EU] watch list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