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164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干旱山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不同尺度下物种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典型干旱山地生态系统不同生境(土质山坡,石质山坡)的植物群落在不同取样几度下所测定的植物物种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了曲线拟合和分形维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从物种数随取样尺度的变化曲线(对数曲线)看(p〈0.01),土质山坡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曲线比较平滑,石质山坡(草本和灌丛混合群落)曲线较粗糙。两个样地植物群落物种数在不同取样尺度下变化的趋势不同。分形维数变化趋势表明,两个样地植物物种数随取样尺度(r)变化趋势的差别较大,土质山坡植物群落物种数空间变化异质性不大。可以找到合适的取样面积;石质山坡物种数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大,物种分布空间格局较复杂。在整个山坡范围内没有合适的取样面积。因此,建议在干旱山地石质山坡上进行植物群落研究时采用设置典型样方方法,同时尽量增加样方数量,使取样尽量代表整个山坡植被。  相似文献   
152.
利用改进后的《出纳日记账处理系统》,按支出科目的类、款、项进行分类,登记零余额账户的银行存款日记账,达到《气象部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登记银行日记账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3.
The seasonality and distribution, abundance, and hydrological affinities of the planktonic stages of the sternoptychid Maurolicus muelleri (Grnelin, 1788) are described for the New Zealand region. Spawning occurred from August to March, and the planktonic stages were widespread around New Zealand. Spawning probably takes place around midday at depths greater than 250 m. Eggs and larval stages were present over temperature ranges of 9.0–15.5°c and 13–22°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4.
于2011年3月、5月、8月和10月对大连沿海10个排污口及部分排污口的邻近水域分别采集水样, 对样本进行细菌总数3M试纸计数、2216E培养基和TCBS培养基培养并菌落计数, 对不同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 鉴定种属, 对细菌时间、空间的动态分布与群落结构及细菌分布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的排污口之间细菌总数差别很大, 数量在(1.6—500.0)×104cfu/mL之间; 排污口与其邻近水域差异明显, 排污口、邻近5m、100m和500m距离的细菌总数全年平均分别为77.94×104、 34.00×104、 4.520×104和0.448×104 cfu/mL。不同季节之间, 远距离水样季节性差异较大, 而排污口间季节性差异相对较小。在群落构成上, 假交替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和希瓦氏菌属为优势菌属, 检出率较高, 数量较大。细菌分布与多种生态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55.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12–500 nm was measured at Mt. Waliguan, China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Baseline Observatory, from Aug. in 2005 to May in 2007. 72-hr back-trajectories at 100-m arrival height above ground level for the same period were calculated at 6:00, 12:00, and 21:00 (Beijing Time) for each day using the 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HYSPLIT-4) model developed by NOAA/ARL. It was found that air mass sources significantly impact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at Mt. Waliguan. Cluster analysis of back-trajectories show that higher Aitken mod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when air masses came from or passed by the northeastern section of Mt. Waliguan, with short trajectory length. High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nucleation mode was associated with air masses from clean regions, with long trajectory length  相似文献   
156.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次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1968—2006年北半球夏季(6—9月)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与西北太平洋夏季台风频次(WNPSTYF)的关系,并研究其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澳大利亚东部对流层经向风年际增量变化与WNPSTYF年际增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西太平洋近赤道区对流层上层纬向风年际增量与同期WNPSTYF年际增量呈显著负相关。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影响WNPSTYF的可能机理是:当澳大利亚东部从对流层低层至上层的经向风年际增量有南风异常时(此时澳大利亚西侧对流层上层有年际增量的北风异常),冷空气在向低纬移动过程中受热上升,同时因柯氏力向左偏转,并在对流层上层向中纬度辐散,导致110~160 °E区间的南半球近赤道附近对流层上层纬向风年际增量的偏北东风异常;由于赤道上空大气运动的无旋转特性及连续性,北半球也会出现同向的纬向风年际增量异常。赤道附近对流层上层纬向风年际增量的东风异常产生纬向风的经向切变,使对流层上层出现涡度年际增量的负异常;对流层上层涡度年际增量负异常的抽吸作用导致对流层低层出现涡度年际增量的正异常,利于台风生成,导致台风年际增量偏多。反之亦反。   相似文献   
157.
针对姚华桢等人提出的射频识别认证协议易遭受读写器ID揭露,中间人攻击和假冒攻击等安全脆弱性,提出一种基于NTRU公钥密码算法的改进双向认证协议,并用GNY逻辑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协议不仅具有一次一密的特点,而且在实现双向认证的同时也完成了会话密钥的交换,并将主要的计算放在读写器上,有效降低了服务器的压力;解决了当前协议中存在的位置跟踪,前向安全性等隐私泄漏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能够可抵抗重传,假冒,拒绝服务等多种恶意攻击,而且具有计算复杂度低,通信量小,效率高等特点,适合在低成本标签实现.  相似文献   
158.
?????????η??????????У????????????????????????????????????????????????????????????????????????????????????????????о??????????????????????????4.3????????????????????λ???????????????????????????η????????????????????????????4.3????????????????????  相似文献   
159.
根据Kolmogorov-Smirnov分布检验法,利用2000年以来1.7≤ML≤2.9地震目录,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前震中附近地区2000年以来地震活动的月频次和2007年7月以来地震活动的周频次分布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地震活动周频次和月频次都不符合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但周、月频次累积次数的对数与周、月频次之间呈线性关系,类似于G-R关系。分析了周、月频次的标准差σ、CV值、偏度Sk、峰度Ku和bm值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前,这些参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中周频次的分布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似乎呈现出了某种周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0.
一次沙尘过程对天津气溶胶浓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青  蔡子颖  韩素芹  穆怀斌 《中国沙漠》2013,33(4):1138-1143
利用气溶胶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监测资料以及不同高度的常规气象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分析2011年4月30日至5月1日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对天津城区气溶胶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过程前的轻雾天气下PM1贡献了气溶胶质量浓度的96%和数浓度的99.9%以上;本次沙尘天气存在两个不同的浮尘过程,主要区别体现在细粒子浓度差异上,第一次浮尘过程PM1~2.5、PM2.5~10和PM10~100分别占气溶胶数浓度的6.5%、2.5%和0.1%,第二次浮尘过程占比则依次为11.3%、2.6%和0.01%;两次浮尘过程气溶胶粒子性质有明显差异,第一次浮尘过程中粗粒子浓度占PM10的80%以上,第二次浮尘过程风向转变为偏北风,细粒子浓度增高至40%,气溶胶由单纯的沙尘气溶胶转变为沙尘-污染气溶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