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8篇
  免费   924篇
  国内免费   2246篇
测绘学   222篇
大气科学   506篇
地球物理   1678篇
地质学   3651篇
海洋学   58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98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一种用于中国年最高(低)气温区划的新的聚类方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采用聚类分析和旋转主分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案,对我国年最高(低)气温的年际变化型态进行地理区划。这种两者相结合的分区方案可以互相补充,使区划更具客观性。结果表明,中国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年际变化分别可划为12和11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对前者(高温)来说,各区域的年际差异比较大,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有所不同;对后者(低温)来说,各区域具有较强的增温一致性,但增温的特点和幅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最高(低)气温和平均温度的关系在各区域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年代际变化的一致性要好于年际变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22.
1997-1999年黄河上游玛曲地区人工增雨生态效应的检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牧草产量、归一化植被指数为生物指标,探讨了人工增雨生态效应检验的思路和方法,并以黄河上游玛曲地区1997—1999年人工增雨作业为例,进行了实际的计算。结果表明,玛曲地区人工增雨对提高牧草产量、增加植被覆盖度具有正效应,牧草产量平均增加两成多,植被覆盖度增加显著;初步估算,1998年玛曲地区人工增雨的草场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9.7。  相似文献   
823.
宽角反射地震波走时模拟的双重网格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地壳结构的人工源宽角反射地震资料解释中,常规宽角反射波走时和射线路径计算大都假定地壳模型为层状块状均匀介质.为了逼近实际地壳结构模型,要求模型尺度较大,为了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可靠性,须减小模型离散单元的尺寸,但同时计算量大大增加,使资料解释的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尝试同时提高宽角反射地震资料解释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即使用双重网格计算宽角反射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的最小走时树方法.双重网格法在均匀介质内部仅计算大网格节点,在速度变化点、震源点和检波点区域,同时计算小网格节点;在界面边界点使用比介质内部节点更大的子波传播区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大尺度的层状块状均匀介质模型,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本文所提出的双重网格射线追踪方法的计算效率比单网格方法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24.
东亚地区矿物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初步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东亚地区矿物尘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中加入起尘方案、建立矿物尘气溶胶输送模式,并将其辐射过程加入区域气候模式的辐射方案.通过对2001年3月~2002年3月的模拟发现:中国西北和蒙古国年平均地表起尘率在1μg/(m2·s)以上,最大达到90μg/(m2·s)是东亚地区最主要的矿物尘气溶胶源地;东亚地区矿物尘气溶胶柱含量最大值达5g/m2,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秦岭地区;气溶胶大气顶直接辐射强迫基本呈现大陆上为正、海洋上正负均有的分布特征,区域平均辐射强迫在春夏秋冬分别为108, 088, 037,040W/m2,短波辐射强迫在陆上为正、海上正负均有,长波辐射强迫均为正值;四季的地表辐射强迫分别为-564, -225, -137, -187W/m2;辐射强迫数值对矿物尘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825.
顺层岩质边坡开挖模型试验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对顺层岩质边坡进行开挖破坏试验。同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层结构模型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边坡走向与岩层走向夹角超过30后,边坡发生顺层滑动破坏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可不视为顺层边坡。同时也阐明了岩层倾角以及结构面抗剪强度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结论可为顺层岩质边坡的科研、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6.
对切缝药包用于岩石定向断裂爆破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相关爆破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利用模型试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切缝药包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好。现场试验也表明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最后指明该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27.
基于Brown-Forsythe检验的水文序列变异点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在水文序列变异点识别中常采用的几种统计方法都对数据有较多假设,当假设不满足时,识别结果通常并不理想。本文根据统计学方差分析的原理,建立了基于Brown-For-sythe检验的水文序列变异点识别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新疆开都河大山口站近50年年平均径流序列进行了变异点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继承了Brown-Forsythe检验的优点,对数据不做过多假设,且易于进行多变异点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当前所用统计方法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828.
Mercury concentrations (HgT) in fine-grained fraction (<63 μm) of core sediments of the Hugli–Matla–Bidyadhari estuarine complex, India were analyzed. Results revealed a wide range of spatial variations (<4–93 ng g−1 dry weight) with a definite enhancement level at the lower stretch of the estuarine complex infested with mangrove plants, which might act as a sink to HgT. An elevated concentration of Hg was encountered in surface/subsurface layer of the core in majority of the cases resulting from physical, biogenic and postdepositional diagenetic processes that remobilized and resuspended the metal from deeper sediment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Hg and clay fraction content of the sediments, while the correlations of Hg with Al, Fe and Mn were poor. Based on the 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I geo) and effects range-low (ER-L) valu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ediments are less polluted and thus there is less chance of ecotoxicological risk to organisms living in sediments.  相似文献   
829.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突水事故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邬立  万军伟  陈刚  赵璐 《中国岩溶》2009,28(2):212-218
2007年8月5日宜(昌)万(州)铁路野三关隧道发生了重大的岩溶突水事故.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野三关隧道所处流域两个主要岩溶洼地以NaCl为示踪剂进行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的示踪试验.两次示踪试验结果查明水洞坪岩溶洼地是"8.5"突水事故的主要水源,茅口组灰岩中发育的周家包暗河被F18断裂切割,将暗河水导入隧道形成突水事故.稻子坪的水在隧道突水段西以渗-涌水的形式进入隧道.水洞坪示踪实验得出二叠系栖霞-茅口组岩溶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50 m/h.稻子坪示踪试验得到茅口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45.5 m/h;大冶组灰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为10.8 m/h.本示踪结果为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的后期恢复施工和防渗工作提供了依据,并为岩溶地区深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和分析工作的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830.
X 波段双极化雷达对云中水凝物粒子的相态识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需对云中降水粒子的相态和分布结构进行准确识别,以便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车载X波段双极化雷达可提供与云中降水粒子大小、形状、相态等特征密切相关的4个极化参数: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差分相移率、水平和垂直极化相关系数.利用这4个极化参数加上环境温度作为5个输入参量,建立了降水粒子相态模糊逻辑识别算法,识别的降水粒子有10种:毛毛雨、雨、湿霰、干霰、小雹、大雹、雨加雹、湿雪、干雪、冰晶.利用此雷达的实际观测资料,并与地面和飞机空中实测资料对照,对我国南、北方地区观测的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糊逻辑算法对云内水凝物粒子的相态识别分类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