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452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083篇
地质学   1297篇
海洋学   21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99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名修 《地震地质》1996,18(2):129-142
统一的晚第三纪青藏高原面和云南高原面,早更新世后完全分裂解体,海拔高度分别为4500~5000m和2000~2500m。二者间的北东向块断过渡带,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层层倾斜、陡降,构成青藏高原东南缘,其鲜明的构造地貌、最新断裂活动、广泛的水热显示、强烈的地震活动表明这是一条现代构造活动带。跨该带的两期GPS测量结果(1992,1994)揭示其为NW-SE向拉张性质,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特征支持其属热动力和重力均衡调整边界  相似文献   
902.
文章评述了地壳形变观测及其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内容包括,地壳形 变观测的历史,地壳形变观测的体系,地壳地形变测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3.
本文提出了地壳的构造运动,本质上是地壳与岩层的均衡差运动。它主要由重力作用产生的三种形式的差应力所推动:一是地球整体意义上的真正的重力均衡差应力;二是水平向的均衡差应力;三是垂直向的均衡差应力。本文讨论了这三种差应力产生的机制与规律,三种均衡差运动的规律与地壳实际构造运动普遍存在的对应关系,此外还讨论了地壳构造运动不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4.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analyzing models for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s, every one of them has diff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dapts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theory of the optimizing combining models for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s. The purpose for this optimization is to improve the fitting ability of models.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905.
根据1991年大同—阳高2次中强地震后的水准复测资料,分析了地震前后山西地区的垂直形变场。结果表明,该区垂直形变场震前显示出前兆形变,震后有明显的调整。定点形变分析证实太原台连通管、水平摆震前相继出现异常。大同台短水准震前数年观测到幅值不大的变化。震后,对这2个台继续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再次出现新情况,显示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6.
定向流体包裹体群的面状要素与微裂隙成生关系测量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阐述了定向流体包裹体群的面状要素与微裂隙关系测量方法(FIP法)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步骤,并简述了该方法在构造、岩浆岩、矿床、沉积盆地油气田、地热等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实例,指出该方法可适用于以含石英等成岩矿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领域,还可对传统的包裹体地球化学方法作出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907.
苏北东海晋宁期蛇绿岩与苏胶造山带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北东海-赣榆地区出露的东海杂岩是苏胶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苏胶造山带的古老中带早期演化历史的重要地区。本文通过恢复和研究东海镁铁-超镁铁岩中的蛇绿岩、追苏胶造山带早期演化历史,为寻找金红石蓝晶石、金刚石、榴石宝石等与镁铁-超镁铁岩有成因联系的矿产资源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908.
根据沉积水所承受的负载种类,把沉积作用水文地质期分为静水压力阶段,异常压力阶段及压实平衡阶段;讨论了各阶段沉积水的运移特征,沉积物释水过程及孔隙度,透水性的变化特点,对一些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909.
本文以覆盖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的四景LandsatTM卫星遥感影像的地质解译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地质考察所获取的地质资料以及盆地烃源岩的生烃、排烃模拟结果,对该区第二、三排构造带自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变形特征,背斜和断裂构造的形成时代以及新构造运动与油气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第二、三排构造带的新构造运动变形非常强烈,发育于这二排构造带上的背斜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构造变形始于上新世末期,早更新世末期是新构造变形最强烈的时期,第二、三排背斜构造带在中更新世早期已基本形成。有利烃源岩---安集海河组的排烃高峰晚于背斜构造形成时期,其生成的油气很有可能聚集于这些背斜构造中。发育于背斜构造核部或北翼一侧的逆冲断裂构造,一方面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另一方面也破坏了油气构造,为油气的逸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10.
关于台风非对称结构与台风路径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一个有限区域原始方程双向相互作用的移动套网格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的两个台风进行了5个个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预报路径和实况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预报个例的台风非对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非对称结构随时间变化与台风移动路径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能了解实际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