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测绘学   326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508篇
地质学   619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史建升  徐源  李慧  阎长虹  侯珏  俞良晨  赵华新  崔王洪  徐成华  刘刚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05-2024010005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深基坑呈现出开挖深、规模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其支护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本文以南京地铁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其场区位于长江下游漫滩相二元结构地层分布地段,上部软土层厚度大,下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地质条件复杂,该基坑为典型的深大异形基坑,距离某大桥的双曲拱引桥仅为7. 2 m,由于之前桥梁已遭受其他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较大变形,所以后续工程对其影响变形控制要求极高。为此,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于地下空间实际功能采用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超深工法墙综合变形控制方案。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开展复杂环境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及桥梁桩基的变形预测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深大狭长异形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沉降变形影响显著,通过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工法墙进行变形控制,能够较好地控制基坑的空间效应,减少“长边效应”、“异形效应”等对桥梁沉降变形的影响。通过现场基坑开挖过程实际监测结果,验证这一综合变形控制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大狭长异形基坑的支护及施工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唐山震区深反射剖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研究唐山地区深部地壳构造与唐山大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关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石油部物探局的协助下,于1985年1月在唐山震区完成了64km长的深反射剖面野外观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整个地壳结构的详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唐山震区内深度500m以上的沉积层十分破碎;结晶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2-7km不等,覆盖地层倾斜,且断层发育,其中陡河断裂为正断层,延深至6-7km,推断该断层为1976年唐山发震的重要构造之一。测线上大约21km深处普遍存在一反射层;莫霍面深度在31-32km左右,与该地区折射剖面得到的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13.
This study compares how humans and neural networks classify climate types. Human subjects were asked to classify climates from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patterns. To model their learning process, the same data were used to produce input vectors that trained a pattern associator neural network. Both human subjects and the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d climates accurately after 10 rounds of supervised learning. The neural network successfully modeled the rate of human learning and the ability to learn specific climate categories. Moreover, the neural network weights used to classify climates correspond to distinct visual characteristic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eural networks can model the formation of visual categories.  相似文献   
114.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采用同时具有识別、分解、解释异常三重作用的三元解释法■,在黄沙坪异常负值区有效地提取了由未知的深源磁性体引起的剩余异常。该异常与已知的中、浅源磁性体分处于极为类同的成矿地质背景中。后者与隐伏岩体、铅锌多金属盲矿体之间有着密切的成生联系。这为前者间接找矿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定量解释结果中,两者间的磁矩等效关系,论证了已知矿床西侧深部空间里,仍存在找到又一个大型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6.
冀北坝上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其深部地质构造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全区性的莫霍面下拗,地壳增厚;二是软流圈部分伸入到下岩石图上部,造成局部地区地幔上隆,地壳减薄。火山喷发形成的沽源火山盆地和大滩火山盆地与两个地幔上隆,地壳减薄区,上下相互对应。铀矿床(点)沿地幔隆起周边构造活动带规律性分布。上述两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深部地质构造对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和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沿地幔隆起周边构造活动带是今后寻找铀及多金属矿产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7.
我国太平洋深海沉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对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组成、分布、形成及深海沉积中宇宙尘、海洋沉积通量、铁锰结核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太平洋深海沉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8.
Recent evaluations of acute and chronical toxicity of arsenic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of the standard value for total arsenic from 40 μg/L to 10 μg/L in drinking water which will be valid in Germany after a transition period as from January 1996. Arsenic is well known as substance of deep groundwaters, mainly of geogenic origin and normally found as As(III) or As(V). As(V) is well removable by flocculation and filtration after adding iron salts. As(III), however, has to be oxidized first to As(V).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treatment techniques to b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s(III) and As(V). A modified determination of As(III) using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was installed and optimiz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s(III) may be oxidized to As(V) by bacteria in natural wa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4°C, no As(III)-oxidation was observed within 14 days. At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in the bacteria-containing samples, an As(III)-oxidation was found starting after 3 to 7 days. After 14 days, no As(III) was left over. In contrast, in the sterile samples, no As(III)-oxidation could be observed within 14 day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icrobial processes influence the oxidation of As(III) to As(V) in natural waters.  相似文献   
119.
对苏北~胶南一带胶南群的变质岩系进行研究,其边界特征、横向不连续性、岩石类型及相互关系、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表明,胶南群不具有单一地层单元的含义,而是挟于五莲-荣成断裂与海州-泗阳断裂之间的构造岩石组合体,它由上壳岩类和深源岩类组成,前者包括了3个构造位。其形成可能与边界深大断裂的开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0.
内蒙古阴山地区特异区域重磁场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内蒙古阴山山系及邻近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发现阴山、大青山山地和呼包盆地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与地形高程呈“同步型”的特异变化特征.而该地区航磁异常分布呈现为阴山山区是大面积负磁异常区,呼包盆地为强正磁异常区的特异磁异常分布特征.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数据、特别是重力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给出阴山山系和呼包盆地地区的地壳结构,均表明地壳底界面都没有明显的下凹与上凸,且盆地北缘为两大块体的接触带.这些特征可能表征着阴山山系和呼包盆地重磁异常呈特异变化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