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咏  杨桂君  张晖  李刚 《华南地震》2006,26(1):166-174
现代社会和生活越来越依赖于IT系统,信息系统遭到灾难和毁灭性打击将是社会公众的灾难和噩梦。美国“9.11”事件中纽约交易所成功实施了信息服务灾难恢复计划,使得全球对于“业务连续和灾难恢复”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我国,信息安全也日益成为政府部门管理层、企业和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企业的弹性、系统的健壮性,信息系统的抗毁性与灾难恢复日益深入人心,风险管理越来越为业界所重视。地震部门在政府应急联动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本身的信息系统安全已逐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全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国内外防灾减灾领域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讨论了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国内外防灾减灾领域科技支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增强我国防灾减灾领域科技应用能力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3.
Tsunami is one of a few kinds of natural disasters that leave people some time for escape. This escape time, which is essentially the time for the giant wave to propagate from the epicentre to a coast, has to be estimated without delay up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inciden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water wave theories,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to model the propagation of tsunamis from deep oceans to shallow water. The authors argue that while much emphasis has been put on the expansion of the high-tech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icated tsunami models, a simple-to-use yet accurate predictive model is still want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handy linear wave model, which is capable of estimating the arrival time of a tsunami with very good accuracy, as has been ver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past incidents.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such a simple model, even local communities without access to a high-tech warning system can readily estimate the time left for emergency evacuation.  相似文献   
24.
在分析湖北省洪涝灾害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利用民政部门整理的1951~2000年洪涝受灾面积资料,建立了基于长江中游流域逐月最高水位和湖北省5~10月降水总量的湖北省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定性和定量评估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2001~2006年的独立样本检验值,探讨了该模型在年度灾害趋势预估和灾后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李亮  潘蓉  骆鹏  路雨 《震灾防御技术》2021,16(2):398-403
我国是目前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三,是名副其实的核大国,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括核电厂在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御设计.日本311地震海啸引起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设计中增强了对超设计基准自然灾害的考虑.本文对核...  相似文献   
26.
探讨灾害规律的理论基础--极端气候事件概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国内外极端气候事件研究的现状,从经典极值分布理论、极值分布模式的参数估计、广义极值分布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佐证进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研究的重要性,列举了作者在该领域的一些成功研究成果,并认为极端气候事件概率问题是探讨气象灾害规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甘肃中东部大量地震滑坡的成灾机制分析,按形成时代将滑坡分为新滑坡、老滑坡和古滑坡;按物质组成、滑体厚度及滑床位置又可分为浅层黄土滑坡和深层切层滑坡。该地区地震滑坡的主要危险来自新滑坡和浅层黄土滑坡,滑坡成灾机制复杂,与许多因素有关。地震滑坡主要特征是成灾时间短,规模大;灾害持续时间长、反复性大;易引发次生灾害。预防地震滑坡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8.
以多源异构地震灾情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震后灾情获取缓慢且碎片化、公众涉灾信息数据异构、多维、数据格式差异大、部分数据维度缺失导致的数据无法得到综合利用、决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基于相关灾害信息标准化管理,提出多源异构地震数据的一体化编码和接口技术规范。根据此规范,设计实现了灾情数据的一体化编码管理以及基于开放式接口规范的灾情数据接入,从而实现了灾情数据入库、管理、实时发布的全周期一体化管理。同时,给出了多源异构应急信息大数据资源的统一表达模型,为震后应急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提升了灾情数据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9.
Disaste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is now advocating a shift from focusing on the hazard event to processes that generate vulnerability and loss of resilience to disasters. Disaster legislations are among prominent instruments that can highlight the tensions as well as challenges that are being encountered towards this change in focus. Using textual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that investigated whether five post-2002 disaster legislations have shifted emphasis from the hazard to the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paradigms. The five examples illustrate that while there is a slight change, at least in rhetoric, from response to a prevention focus, disaster legislations largely promote a centralise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with inadequate resource commitments and limited participation from vulnerable communities. Consequently, while generalisations simply cannot be made without a wider analysis of many more exampl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five disaster legislations appear to re-emphasise the response focus with less attention on the processes that reduce vulnerability and enhance resilienc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hile the rhetoric has changed, the disaster legislations have not significantly moved from the hazard to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focus suggesting that reduction of losses and damages to disasters remains a big challenge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