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50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10金矿床含金韧性剪切带特征与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道全 《矿产与地质》1998,12(4):237-241
210金矿床为80年代发现的新金矿类型。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层凝灰岩,定位于矿区的韧性剪切带中。对210剪切带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蚀变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金矿化的形成、富集与210韧性剪切带应变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第二期韧性剪切带形成糜棱岩化岩石、蚀变岩石阶段,第三期NE-SW左行走滑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使金矿化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132.
四道沟金矿位于丹东韧性剪切带中部。矿区出露岩石多为构造岩,依据变形强度可分为未变形残块(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初糜棱岩(糜棱岩化变砂岩)、糜棱岩(主要是绢云石英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四类,横穿剪切带这四类岩石多次出现、规律组合。矿体产出的位置、形态以及矿化类型均受控于这几类岩石的空间分布格式。四道沟金矿的矿体产于中等变形程度的鳞片状构造带中,其上盘实际为一个巨大的变砂岩透镜体,它起了“封闭”的作用,使含金流体在其下盘聚集、沉淀,而鳞片状构造带下盘由糜棱岩和超糜棱岩组成的强变形带可透性好,为含金流体来源通道。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韧性剪切带控金机制——金活化、迁移通道和聚集空间。  相似文献   
133.
杨主恩  邓晋福 《岩石学报》1995,11(3):279-291
太行-五台山区存在一巨型的北东向韧性剪切系统,由三条大型的韧性剪切带束构成。每条带束又由互相平行或小角度交接的一系列小规模韧性剪切带组成。其主要构造岩类为变糜校岩、糜棱岩、S-C糜棱岩等。该韧性剪切系统发生于晚太古代至早元古代的五台运动期间,经历过两期次韧性剪切作用,早期的差异应力约为12MPa,晚期的差异应力约为30MPa。应变速率分别为1.36×10(-14)/s和7.36×10(-14)/s,并指出巨型韧性剪切系统的发生将造成大规模的地壳流动,以此可以解释本区中地壳的大型低速体成因。  相似文献   
134.
邵济安  傅英奇 《地球物理学报》1990,33(2):196-201,T001
本文根据神堂峪韧性剪切带中的鞘褶曲以及鞘褶曲中出现的玻璃物质,来讨论岩石在同一深度上由于应变速率的改变而出现的脆-韧性转换现象.划分了不同的变形期次,并讨论了在这些过程中矿物的结构、岩石的构造形态以及物质组分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5.
冀东太古宙片麻岩中的条带状构造极其发育,经研究认为它们是深部构造相韧性变形带的主要结构构造特征。按成因类型将其划分为变余沉积条带、变质分异条带、复合条带和构造置换条带等。并研究了不同成因条带的组成特征、形成演化及识别标志。这一研究对认识下部地壳构造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桐柏山-大别山的地体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宝林 《地震地质》1991,13(1):33-42,T001
本文讨论了桐柏山-大别山的地质构造特征。对该区三个地体进行了研究,指出:南部随州-广济高压浅变质地体具有俯冲杂岩性质;北部北淮阳高压浅变质地体中、西段具有俯冲杂岩性质,东段具有构造混杂岩特征;中部桐柏-大别山地体早期是洋盆中的大陆地壳残块,后期演化成岛弧。在加里东或海西-印支时期三地体先后碰撞造山。随州-广济地体和北淮阳地体分别向北、向南逆掩或推覆到桐柏-大别地体之上  相似文献   
137.
二甲金矿韧性剪切带及金矿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式江 《矿产与地质》1991,5(5):357-363
韧性剪切带为二甲金矿的控矿构造.剪切带内的构造岩具有良好的分带性.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变质作用伴随化学组分的变化、围岩蚀变具多样性.构造变形,围岩蚀变型式及共强度与金矿化类型之间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8.
衡山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磁性组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志强 《湖南地质》1989,8(2):23-27
本文对采自衡山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的标本进行了岩石磁性组构研究,并将其与常规应变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予以比较,表明了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与应变椭球体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技术可望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一种新手段。岩石磁性组构资料可应用于变形岩石的应变分析,特别是在没有宏观应变标志或者通常的岩石组构分析方法太费时间的情况下更显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9.
韧性剪切带及其变形岩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地壳和上地幔中韧性剪切带及其中的变形岩石。在大多数情况下,韧性剪切带中的变形岩石为糜棱岩,因为经受韧性剪切变形时,岩石的粒度显著减小并发育了强化的叶理(线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隐晶质灰岩及富含长石的岩石经受韧性剪切变形时,剪切带中的变形岩石粒度局部增大或者没有发生明显减小,它们并不是典型的糜棱岩。由于变形环境、变形介质及变形机制的不同,韧性剪切带内岩石变形的产物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0.
M. Rossi  O. Vidal  B. Wunder  F. Renard   《Tectonophysics》2007,441(1-4):47-65
Theoretical models of compaction processes, such as for example intergranular pressure-solution (IPS), focus on deformation occurring at the contacts between spherical grains that constitute an aggregat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such models, and to quantify the deformation of particles within an aggregate, isostatic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cold-sealed vessels on glass sphere aggregates at 200 MPa confining pressure and 350 °C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fluid. Several runs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ime, fluid content,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by varying one of these parameters and holding the others fix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aggregates with natural materials, similar experiments were also performed using quartz sand instead of glass spheres. Experiments with quartz show evidence of IPS, but the strain could not be quantified. Experiments with glass spheres show evidence of several types of deformation processes: both brittle (fracturing) and ductile (plastic flow and fluid-enhanced deformation, such as IPS). In experiments with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 5 vol.%), dissolu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the glass spheres also occurred, coupled with crystallization of new material filling the initial porosity. Experiments performed with a fluid content of less than 1 vol.% indicate creep behavior that is typical of glass deformation, following an exponential law. These experiments can also be made to fit a power law for creep, with a stress exponent of n = 10.5 ± 2.2 in both dry and wet experiments. However, the pre-factor of the power law creep increases 5 times with the addition of water, showing the strong effect of water on the deformation rate. These simple and low-cost experiments provide new insights on the rheology of soda-lime glass, which is used in analogue experiments, and of glass-bearing rocks under mid-crustal PT conditions. They also highlight the strong enhancement of plasticity of natural rocks in presence of fluid or of a glassy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