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329篇
地球物理   3862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951.
地震电磁辐射前兆异常特征和异常指标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美  卢军 《地震》2008,28(4):112-120
根据收集的地震电磁类资料, 总结分析了地震电磁异常特征及震例的异常指标间的关系。据统计, 一般对M≥ 3.0地震, 电磁异常平均出现在震前10~45天, 异常的平均传播距离为100~600 km, 震级越大, 异常提前出现的时间越早, 异常传播的距离越大; 一定范围内, 震级和异常提前出现的时间、 震级和异常传播的距离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地震发生在异常出现后两个月之内的概率达93.5%。有88%的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或异常结束当天, 有98%的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20天以内。  相似文献   
952.
罗杰 《华南地震》2008,28(1):85-91
以地震应变能作为响应因子,研究了1997至2007年赣粤闽交界及邻区4.0级(ML≥4.0)以上中强地震临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Y值)的基本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地震在临震前Y值呈现出高值异常形态。因而它可以作为此地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53.
2007年度华东区进行了地震应急协作联动演练,针对演练途中、前沿指挥部、演练指挥部以及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分别介绍了解决方案的系统组成、运用方式和使用结果。提出了现场通信组在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54.
王斌  梁雪萍  周健 《华南地震》2008,28(3):118-126
对盐城地区地震活动概况进行了背景性分析,从该地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人手,阐述了影响盐城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构造.对研究区域内的地震活动空间、时问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盐城地区的地震灾害特点。  相似文献   
955.
汶川地震所见的零星感受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一个普通地震工作者的个人角度,叙述了个人在汶川现场1个多月的部分感受和受到的启示。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勉和探讨。  相似文献   
956.
Some limitations of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for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signal processing are remarked. As an enhancement to the HHT, a time varying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VARMA) model 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ies of the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obtained from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of a signal. By representing the IMFs as time varying VARMA model and using the Kalman filter to estimate the time varying model parameters,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ie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varying parameters, then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ies and the envelopes derived from the 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 of the maxima of IMFs are used to yield the Hilbert spectrum. The analysis of the length of day dataset and the ground motion record El Centro (1940, N–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ffers advantages in frequency resolution, and produces more physically meaningful and readable Hilbert spectrum than the original HHT method,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and wavelet transform (WT). The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building during the 1994 Northridge earthquak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which is expected as the promising area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57.
地震诱发滑坡的危险性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桂弘 《内陆地震》2008,22(2):188-192
结合地震滑坡的特点和相关文献研究,介绍了地震力的分析方法、地震滑坡的机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场点地震危险性概率计算原则。将两种地震诱发滑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滑坡危险区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地区(川、滇、甘、陕、新疆等省区)及中国台湾地区,随预测年限的增加场地的地震滑坡危险性也随之增高,地震崩塌滑坡的危险区域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958.
彭亮  吴彬  沈军  唐丽华  陈建波 《内陆地震》2008,22(3):234-242
利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大(Ⅰ)型一等工程-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所在的场址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该拟建工程场址所在的西昆仑地震带是新疆境内地震活动强度最高、频度最大的地震带,拟建工程坝高库大,为了进行准确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本研究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及地震构造研究成果,确定了地震活动性参数,按照构造类比、历史地震重演原则划分了潜在震源区;在分析了区域地震活动环境和地震构造等因素后,综合评价其对场地地震危险性的影响;根据确定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地震带、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用概率方法计算得出了场地不同概率水平的水平向基岩峰值加速度。其结果做为适合该水库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论,用于指导工程选址、设计、抗震设防。  相似文献   
959.
冉慧敏  马宝柱 《内陆地震》2008,22(4):369-377
利用台阵分析软件、“十五项目”地震分析软件,结合新疆强震台网数据与新疆地震台网数据的交切法和俄罗斯科学院提供的比什凯克科学站地震数据、新疆强震台网数据与新疆地震台网数据的交切法,对2008年10月5日乌恰6.8级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分别采用4种方法进行定位,对定位结果进行比较与讨论。分析后判定,2008年10月5日乌恰6.8级地震类型为主震余震型。并利用新疆地震台网清晰震相对6.3级余震也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960.
汶川8级强震极震区破坏情况与烈度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展现了汶川8级强震现场考察的极震区破坏情况,以及依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判断所达到的地震烈度,简要讨论了发震断层的类型和地震破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