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43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本文收集了1976—2017年滇缅活动地块98个MW 4.8—7.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构造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①滇缅活动地块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为10—30km,90%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30km,结合研究区统计时段内地震震源深度、优势度、众数等参数,推断滇缅活动地块及周边震源深度的下界为30km,脆性多震层位于10—30km,且主要位于15km附近;②滇缅活动块体不同断裂带、块体内部各次级块体之间、块体内外表现出不同的震源机制解,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区性特征,揭示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缅活动块体及周边地区应力场的非均匀性;③滇缅活动地块区域构造应力场明显受周边板块作用的控制,活动地块内部由于构造格局及其运动的差异,应力状态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根据研究区各主要断裂带所反映的与构造背景作用一致的震源机制分布特征,可以将滇缅活动地块初步分为3个应力区。  相似文献   
992.
为准确而快速地求解区域构造应力张量,构建了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应力张量的遗传算法策略,详细介绍了计算原理,分析了以断层面上剪应力方向和滑动方向的偏差为约束反演应力张量而忽略剪应力大小偏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表明仅考虑剪应力方向和滑动方向的偏差就可以得到正确结果.利用不同应力状态下人工合成的包含不同噪声水平的震源机制数据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并与网格搜索法得到的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方法所得结果的拟合差均小于网格搜索法结果的拟合差,并且二者相差较小,体现了本文方法的稳健性.将该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103-106°E,34.5-37.5°N)应力张量的估计,结果显示,该区域主要受控于青藏高原近东西向的挤压,从而导致阿拉善块体以及华南块体方向的拉张,并且向华南块体方向的拉张作用强于向阿拉善块体的拉张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通过计算2003—2021年吴忠—灵武地区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震源机制解结果和叠加应力场反演方法计算了吴忠一灵武地区的应力张量方差,得到应力张量方差的空间和时序分布特征,分析吴忠—灵武地区4次MS≥4.0地震和该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关系,提取了该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预测指标,并讨论了其预报效能。结果表明,2003—2021年吴忠—灵武地区的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值范围主要介于0.13~0.22之间,以38.1°N为分界线,呈现南低北高的分区特征,4次MS≥4.0地震均发生在应力张量方差高低值的过渡区域附近,应力张量方差的时序图存在两处显著的“异常”变化,其变化特征为应力张量时序方差持续低于0.1且维持1年左右,并呈现显著的“V”型变化,该两处“V”型变化之后各自对应了2012年永宁MS4.6和2021年灵武Ms4.0地震,即震前其应力张量时序方差均经历了“下降—转折—回升—发震”的变化,回升到发震的时间间隔约为1年左右。该地区的预报效能分析结果认为,可以将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作为吴忠—灵...  相似文献   
994.
2020年7-8月,西藏波密发生显著震群,震群包含25次ML≥4.0地震,最大为7月19日ML4.9地震.震群部分相邻地震具有约24h或12h的时间间隔,这意味着波密震群地震活动可能受不同周期潮汐变化的影响.针对其中20次有震源机制结果的ML≥4.0地震,分别计算地震前后震源机制解在2个节面上的潮汐正应力、剪应力和库仑...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兆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担杆岛海域3.5级地震前部分重力、体应变和水位测项有临震异常显示。研究各测项的异常起止时间、幅度以及异常台项的分布,得到此次地震的临震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微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联合反演算法(JSSA算法)对威H3-1井的实际压裂数据进行处理,得到1507个事件的空间位置和震源机制信息.根据联合反演的震源机制信息,计算事件的P轴分布,从而解释压裂施工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通过对压裂施工区域的综合解释分析,表明工区西侧存在较大的SN向天然裂缝,以及在水平井附近存在较小的压裂...  相似文献   
997.
泊松比对岩样破坏模式及全部变形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编写的计算岩样全部变形特征的FISH函数, 采用FLAC模拟了泊松比不同时单缺陷岩石试样的破坏及全部变形特征。在峰前及峰后, 本构模型分别取为线弹性模型及莫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应变软化模型。高泊松比使岩样发生由单一剪切破坏向复杂破坏转变、破坏区域的面积增加、剪切带倾角降低, Coulomb、Roscoe及Arthur理论对此无法解释。不同泊松比时计算得到的峰前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应力-侧向应变曲线、侧向应变-轴向应变曲线、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的线性阶段与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的线弹性解吻合。若泊松比超过1/3, 通过计算得到的平面应变压缩泊松比可大于0.5, 这被数值模拟确认。泊松比的增加使峰后的侧向应变-轴向应变曲线、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计算得到的泊松比-轴向应变曲线变得不陡峭, 使峰后的应力-侧向应变曲线变得陡峭, 使破坏的前兆变得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8.
Mechanism of satellitic thermo-infrar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increaming is studied. Experiments are made with a gas sample taken around the epicenter area. The gas ample is pmved to contain green house gases such as CH4, and CO2 which have increased by tens of thousands of times. In addition, lab research slso pmes that CH4, and CO2 can obtain energy under the action of transient electric field and release heat, thus reeulting in a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2–6°C. Also a brief account of practices since 1990 is given; altogether 40 short-tenn and impending earthquake predictions have been made, with 9 precise ones whose three main factors of an earthquake are clearly depicted, and 12 fairly good ones. These predictions include 3 earthquakes ofM.⩾ 7, 4 ofM.⩾ 6.0 and the rest are mundM. 5.0. Yet there are earthquakes left out of prediction. Finally the evolutionwy processing characters of satellitic thermo-infrar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 before the Lijiang earthquake on Feb. 3, 1996 and Tangshan earthquake on April 14, 1998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conclusion makes a study on the regularities of connection among time, space and stress when there appears the satellitic thermal-inlinred brightness tempera- and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nomaly.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State 863 High-Tech Project (Grant No. 863-2-7-4-18)  相似文献   
999.
吴忠良 《中国地震》1999,15(1):14-22
在目前前于地震预测的争论中,地震前兆的统计检验是一人重要的问题。我们指出,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统计学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地震学问题。通过引入前兆的“分辩率”的概念和讨论地震前兆的统计检验,我们澄清了前兆检验中的“边缘问题”即落在预测区边缘附近的地震究竟是否应当算预测成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乌鲁木齐10号泉水汞短临前兆特征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从10号泉地下水汞的地球化学特性入手,结合近5年来10次震例,分析并初步总结了地下水水泵的短临前兆特征,水泵的短临异常的出现往往是突发性的;汞异常形态特征基本上具有一定重复性的正异常,仅有个别地震时出现负异常。映震范围;对5级以下地震,水汞异常范围约在600km以内,对5级地上地震,水汞异常范围约在350km以内;对个别7级以上地震可能映震范围接近1000km。汞异常时间与发震;在前兆近场,往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