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0篇
  免费   2817篇
  国内免费   2972篇
测绘学   1323篇
大气科学   1502篇
地球物理   4670篇
地质学   6382篇
海洋学   1792篇
天文学   522篇
综合类   1399篇
自然地理   109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567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691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862篇
  2012年   876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768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503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亚像素定位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控制点标志的选择与设计,采用了图像处理、Hough变换、角点与直线高精度定位算子等方法,实现了中南大学近景摄影测量二维控制场1 350个人工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亚像素定位,仿真图检测平均精度达到±0.05像素。  相似文献   
102.
103.
研究取自于东太平洋CC48柱状样的钙质超微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成分变化的结果表明,该区下中新统至少可分出九个氧同位素地层(期),反映该区在早中新世期间至少经历了4次气温上升和5次下降的古气候变化。南极大陆冰川应是形成于早中新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中新世。在早中新世,南极冰体体积有较大的变化。受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早中新世期间东太平洋水柱热结构或温度梯度有比较大的变化,海平面出现多次上升与下降。  相似文献   
104.
Over the past decades, man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generate useful bottom eros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cohesive sediment movement. This study addresses some of the key questions involved in determining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rosion rate and bottom shear stress. Current, wave, and turbidit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bottom mounted instrument array in a moderately energetic estuarine environment. The bottom shear stress was calculated from a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model. The erosion rate was derived from the observ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using a vertical mixing mode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osion rate and bottom stress showed that the erosion rate varied at intertidal frequency. When averaged over the tidal fluctuation, the erosion rate remained approximately constant at low stress, but increased sharply when the shear stress rose above a critical value. This suggests two-stage erosion. The bed has a layered structure, in which a thin layer of loose, high water content material overlies a more consolidated bed. The top layer of high water content material (fluff) was easily disturbed and re-suspended by tidal currents, but the consolidated bottom layer was eroded only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shear stress.  相似文献   
105.
106.
河口海岸环境沉积速率研究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沉积速率是河口海岸沉积环境的重要参数,对于河口海岸地质历史时期沉积速率的研究,大多采用^14C年龄值计算;现代河口海岸沉积速率的研究方法较多,常见的有河流输沙法,海图对比法,GIS法,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等。^14C法结合考古,孢粉等方法,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河口海岸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速率,对于现代河口海岸沉积,由于GIS和DEM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功能的支持,使海图对比的方法克服了手工带来的误差,目前仍然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210Pb,^137Cs,^239,240Pu法使沉积速率的计算趋于定量化,在一定时间区域范围内,多种同位素测年同时运用,相互印证,从而使河口现代沉积速率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07.
浙江省海塘塘顶高程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浙江省海塘塘顶高程确定时所涉及的波浪爬高,越浪量等的计量,同时分析了1997年后浙江省海塘塘顶高程确定的方法,由已建海塘的塘顶高程分析可见,在背水坡和塘顶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采用允许最大越波流量来控制海塘塘顶高程,可适当降低塘身高度。  相似文献   
108.
王宪  陈于望 《台湾海峡》1996,15(3):265-269
本文根据1992年夏季对湄洲湾水质环境质量调查资料,对该海区海水中油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湄洲湾夏季表层海水油的含量为5-51μg/dm^3,平均值为19.8μg/dm^3。海水的混合系数较小,高潮和低潮时油含量分布的差异,除了与陆源污染源分布有关外,主要是由水文动力学条件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9.
珠江河口西南风强迫下潮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芸  任杰 《海洋通报》2003,22(4):8-14
采用Backhaus三维斜压模型模拟了均匀西南风场对珠江口近岸海域的影响,并与无风情况作了对比;通过对珠江河口盐度场及风生环流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夏季珠江河口的水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0.
北黄海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的北部,由于勘探程度低,研究投入少,使得它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油气的惟一海区。随着我国在南黄海盆地和朝鲜在北黄海盆地东部发现油气,如何实现北黄海盆地油气突破,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结合该区现有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北黄海盆地的地球物理场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油气资源远景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