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6篇
  免费   2299篇
  国内免费   2138篇
测绘学   1001篇
大气科学   1330篇
地球物理   3615篇
地质学   4593篇
海洋学   1015篇
天文学   512篇
综合类   865篇
自然地理   86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及热释光测量建立了石英在100MPa和方解石在30MPa围压下剩余热释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以此为据,通过三轴摩擦实验前后样品的热释光测量,研究了相应围压、不同错动速率下摩擦滑动对石英和方解石剩余热释光强度的影响及其反映的温度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理论结果和实际资料,对利用热释光方法断代及推测断层活动方式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本文不仅介绍了观测仪器的设计、台网设置及数据处理方法。而且还简要地介绍了一些主要科研成果,如低纬Pc3脉动特点,低纬Pi2脉动偏振特性。南极地区的地磁脉动观测结果,以及在磁暴和太阳耀斑期间在低纬地区观测的地磁脉动。这对于进一步认识中低纬地区地磁脉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地磁台环境场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模型,计算出1945年5月—1990年5月中国部分地磁台的计算年均值,并与相应观测年均值比较,计算出地磁台各个地磁要素的磁异常值以及地磁台异常场的模量,本文的计算结果将为认识地磁台的地磁场环境、地磁台站资料评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用1951—1984年的资料对500百帕、65°N以北的高度场作自然正交展开,用模糊聚类对典型场归类。指出,极涡月平均场有三种形态,1月份平均场形态较特殊;大尺度距平场也有三种形态,4月份距平场形态较特殊。此外,研究了典型场的时间权重系数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4月、10月极地大尺度距平场有明显的异常特征。这种极地环流异常已明显影响到我国4月份、10月份的气温场。因而,可能是厄尔尼诺年我国气温4月偏低、10月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96.
段星北 《地震研究》1992,15(3):271-282
分析G-R-闵公式后得出,它是从点源幅射场导出的,与地震宏观场不相应。因在近场震源不能视作点源。在分析过程中,导出相当于点源、线源或面源以及复杂源的幅射场的深度公式。对实际的地震,它的源类型一无所知,所以不预作假定,将源指标几何扩散率n作为待定参数,导出了一个物理意义明确而又普遍化的震源深度公式。此公式的诸解法中,以计算方法准确、精度高,作图法有直观的优点,但准确性差、精度低,图算法只作获取粗略值和考察数据均匀性用。计算了9个8级以上巨震、1个71/2大震,和两个M_L=3的有感地震的震源深度,经对比结果很好,利用计算得出震源类型,结合宏观场研究了这些地震的震源几何学。并且首次在国际上给出宏观地震震源深度值的标准误差。  相似文献   
997.
沈如金 《大气科学》1992,16(3):302-312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实测风场、高度场、温度场和地面三小时气压变化资料,考虑风场和质量场之间基本满足准地转平衡关系,大气具有准无辐散性,但又保留一部分与地面气压变化相应散度的地转偏差,将以实测的等压面风场插到σ坐标的风场进行订正的初值化方法,并用一个单时资料进行初步试验.文中还对风场初值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气象场经验正交函数不同展开方案收敛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丁裕国  施能 《大气科学》1992,16(4):436-443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EOFs(经验正交函数)用于气象场时,三种不同计算方案特征值的相互关系.指出利用原始场积和矩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等于用协方差阵展开的特征值λ_j~*加上平均场方差引起的特征值λ_j.进而论证了收敛速度差舁的原因.最后又以实例表明,不同展开方案的典型场意义及其与时间权重系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期地面风场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翟国庆  俞樟孝 《大气科学》1992,16(5):522-529
根据对华东地区9次强对流天气的地面风场分析发现,强对流的发生发展与锋前暖区的中尺度辐合线有密切关系,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伴的扰动辐合值为-0.8×10~(-4)·s~(-1)左右.当有移动的天气系统与其相遇时,交点附近扰动辐合值迅速增大,促使对流迅猛发展且移速加快.辐合线的形成与大尺度背景和特定地形有关.移动的中尺度辐合线与变压风有关而静正辐合线常与露点锋相伴.  相似文献   
1000.
刘巍 《山西地震》1992,(1):8-18
叙述了1989大同—阳高地震的基本情况,回顾了此次地震现场的分析预报工作。按照《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震情分析指南》所确定的原则,采用国内常用的一些方法,对此次地震的类型、震前活动、地震趋势、余震活动等做了分析。并对几次强余震的预报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