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434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砂泥岩普遍发育超压。通过对地层压实特征、黏土矿物转化及有机质演化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凹陷超压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①营尔凹陷纵向上发育常压带、浅层超压带、过渡带和深层超压带4个压力带,超压带内具有明显的泥岩密度降低、电阻率减小和声波时差增大的欠压实特征,表明不均衡压实作用是形成该区超压的主要原因;②凹陷内发育3个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带,第一迅速转化带对应于浅层超压带,第二迅速转化带对应于深层超压带,反映黏土矿物转化与凹陷超压有一定的联系;③深层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镜质体反射率Ro>0.6%),与浅层超压带相比,生烃作用对深层超压带的超压贡献更大。由此认为,营尔凹陷的下白垩统地层超压是不均衡压实作用、黏土矿物脱水作用和生烃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并且隆起带和洼陷带的成因机理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2.
山区高填方地基处理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区高填方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介绍,阐述山区高填方的地基处理设计、施工、检测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三个山区高填方案例,总结了采用分层碾压法、分层强夯法是山区高填方地基处理比较有效理想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双地震带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克亮  魏东平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1):2838-2850
讨论了全球39个俯冲带内的双地震带层间距、应力类型与俯冲参数的相互关系,这些俯冲参数包括动力学参数(板块年龄、热参数、板片拉力)、运动学参数(俯冲板块速度、上覆板块运动速度、海沟迁移速度、弧后形变特征)、几何形态参数(浅俯冲角、深俯冲角、俯冲深度、长度)及上覆板块性质等.结果表明:(1)I型双地震带易形成于年龄较古老(...  相似文献   
114.
The persistence of soil compaction, caused by farmers' vehicles (tractors wheelings) during the dry season, can affect splash distribution and soil erosion so that surface flow starts at an earlier stage than between the wheeling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il compaction on splash distribution, a dry clayey agricultural soil was compacted in steel cups with a hydraulic piston, and the shear strength was measured with a fall‐cone penetrometer. Two cups were compacted in the same manner, using one to measure the shear strength and the second for splash erosion measurements. A laboratory splash board of 1 m radius, divided into 13 concentric compartments,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splashed particles. The water drop diameter used was 4·9 mm falling onto a soil splash cup of 50·2 cm2 area from 8 m height with a terminal velocity of 8·8 m s?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plashed particles, for different soil compactions, fitted the fundamental splash distribution function (FSDF) model better than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The shapes of the curves of this function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ource area size; the smaller the cup diameter the bett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expressed by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In addition, variability in soil surface conditions contributes to variation in splash characteristics. Detachment rates and average radial distance followed second degree relationships in terms of shear strength.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5.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春平 《探矿工程》2011,38(6):59-61
以同煤集团塔山洗煤厂为例,探讨了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中的应用,提出了强夯法处理黄土的适用条件、强夯方案的确定原则、地基土含水量对强夯施工效果的影响等论点,尤其是用复合地基理论确定强夯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6.
黄土的湿陷性与击实试验指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黄土的击实试验,提出了击实率的概念,拓展了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决策树算法的功能。将其用于相关性挖掘,进行了原状黄土湿陷性与击实率等指标的相关性挖掘,结果表明,击实率与湿陷系数具有相关性,击实率与最优含水率状态的击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性。根据试验及分析结果提出黄土在击实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可反映黄土的湿陷性,黄土的击实效果同其湿陷性具相关性。这一研究为黄土湿陷性的评价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成果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7.
严恒  代宗仰  王丽君 《江苏地质》2011,35(4):366-368
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勘探程度较低,钻井资料较缺乏,但地震资料相对较丰富。为了能在有限的资料中发掘更多能反映二叠系砂岩分布情况的信息,借助于地震处理中的速度分析资料,利用层速度-砂地比定量解释模型得到二叠系砂地比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对二叠系的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8.
岩层厚度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和分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层厚度对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新疆柯坪大湾沟、青松和蓬莱坝构造性质比较稳定,剖面的构造裂缝测量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碳酸盐岩构造裂缝面密度与层厚呈负相关关系,层厚越大,构造裂缝面密度越小,但裂缝规模较大;随着层厚减薄,构造裂缝面密度线性增大,但裂缝规模较小.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统计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19.
陈江  李朝政  李伟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3):109-112,132
基于三点击实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压实度的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击实试样初始含水率与碾压现场含水率的误差,得到不同误差组合下的真实压实度,并由此得到真实压实度的取值范围、真实压实度大于某个临界值或设计指标的概率及近似压实度相比于真实压实度偏大或偏小的概率。该方法可获得压实度更加详细的信息,有利于对施工质量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0.
为了研究超压对碎屑岩储层机械压实作用的抑制作用和预测超压背景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本文根据压力平衡原理,推导了地层超压与有效埋深的关系方程,并在综合考虑超压、溶蚀和胶结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超压背景下储层孔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盆地中地层的密度越小,超压对碎屑岩储层机械压实的抑制效果越明显。三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孔隙度预测结果表明,应用本文建立的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所预测储层孔隙度的误差均低于Gluyas和Cade方程,而且孔隙度预测的误差随地层时代的变老而增大。在储层胶结物小于10%的条件下,新生代超压盆地碎屑岩储层孔隙度的预测误差小于2%,而中生代超压盆地储层孔隙度的预测误差大于5%。本文建立的超压背景下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仅适用于时代较新超压盆地的孔隙度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