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The methods were discussed to calculate the gravity variation due to crustal deformation based on a model of dis-location on a finite rectangular plane.Taking the Lijiang Ms=7.0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ng princi-ple of fault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and the results were given.Of particular interests we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vity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dislocation types.With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the practical measurements,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el could to some extent account for the observations.But it failed to give explanations to the more far spatial gravity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32.
滇西北丽江盆地的第四纪地层与古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汪新文  赵其强 《现代地质》1995,9(1):81-89,T002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根据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材料与抱粉分析资料,对滇西北丽江盆地的第四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拟定了其地质时代,讨论了其沉积相与形成时期的古环境。  相似文献   
133.
134.
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0  
保继刚  苏晓波 《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在实地调查苏州周庄古镇和云南丽江古城主要街道沿街铺面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丽江古城的商业状况,以及丽江古城与周庄的商业状况,运用城市地租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对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进行动态的分析,结论是在缺乏外来预见性的干预下,旅游商业化出现在历史城镇中不可避免。通过同里的案例,表明在历史城镇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前瞻性措施能够控制旅游商业化。  相似文献   
135.
1985-2014年漓江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增学 《中国岩溶》2019,38(3):466-471
文章以漓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1985年、2000年和2014年3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1985-2014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的演变趋势;结合Fragstats4.2景观分析工具,识别了该流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5-2014年,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主要表现为林地、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小,湿地、居民及城乡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且变化集中发生在2000-2014年。同时景观水平上破碎化和复杂化程度加剧,聚集程度和斑块连续程度有待提高;类型水平上林地景观破碎化层度增加,耕地和草地斑块面积增加,湿地和居民及城乡建设用地的聚集度较高,分布集中。  相似文献   
136.
对玉龙雪山周缘6条主要断裂的考察及活动年代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仍明显活动的断裂只有玉龙雪山东麓山前断裂(F2),其它5条断裂均不活动或活动较弱。1996年丽江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玉龙雪山东麓山前断裂(F2),其地震地表破裂面上、断层泥中石英碎砾约5%的颗粒表面被再改造;断裂最新地表破裂面上的构造岩物质,热释光(TL)测年信号并未“归零”。  相似文献   
137.
丽江地震区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调查工作,研究了丽江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特征及现代活动性,分析了该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历史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了丽江地震产生的机制,然后用离散元方法对该地区现今应力场进行了二维模拟,并进而深化了对丽江地震区应力场的认识。丽江地区处于川滇菱形断块的西南部,巨甸-九子海断块二级断块中的玉龙雪山-九子海三级断块上,该断块介于近南北向的楚波-白汉场断裂、北东走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和北西向中甸-永胜断裂之间,平面上成一顶角向东的三角形。在近南北向现今应力场的作用下,北东向的丽江-小金河断裂左旋走滑,北西向的中甸一永胜断裂右旋走滑,使两者所夹持的巨甸-九子海断块的主体部分发生向西的位移,在两者的复合部位,即断块的尖端附近,形成了局部的近东西向的拉张应力环境,从而使处于该部位的南北向玉龙雪山东麓断裂于1996年2月3日因发生了正断错动而导致了7.0级地震的发生。该地震后第三天,在其震中的正南方又发生了一次6.0级余震,其地震破裂是由北向南的一种撕裂,进而说明,本次地震的发生是由于玉龙雪山东麓断裂与中甸一永胜断裂复合部位拉张应力的强烈集中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8.
丽江7.0级大震发震机制新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丽江地区构造格架和丽江大震的震后调查,对丽江地震的发震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丽江地震是在主压应力为近NS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NE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左旋错动和NW向中甸-永胜断裂右旋错动,从而导致巨甸-九五海三角形断块东部近尖端部位出现局部拉张环境,最终导致近NS向西倾的玉龙雪山东麓断层北端撕裂而发震。  相似文献   
139.
A statistic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fatalities from the Lijiang MS7.0 earthquake in 1996. The factors include age,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cause of death, death place, etc. We found that even though deaths caused by the Lijiang earthquake had some common features with those from earthquakes in other places in China, it also showed some specific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multiracial and economically-underdeveloped situation of Lijiang area. The results reached in the paper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studying the features of casualties caused by future strong earthquakes in Yunnan, and for the delicate and human-oriented emergency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0.
谢运球  陈羽  唐秀观 《中国岩溶》2015,34(4):325-330
通过评价漓江流域果园土壤农药残留及其风险,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创建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在重要的葡萄园、柑橘园和桃园采集表土,分析其27种有机氯、磷农药残留,运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等,结合时间代替空间的方法进行评价。漓江流域典型果园表土中,所检测的6种有机磷和21种有机氯农药中16种的残留量在报出限之下,检出率为0%和24%。检出的有机氯农药为滴滴涕总量(DDTs)、对,对 滴滴伊(p,p DDE)、对,对 滴滴涕(p,p DDT)、六六六总量(HCHs)和乙体六六六(β HCH),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50~10.67 ng/g、<0.50~8.32 ng/g、<0.70~2.35 ng/g、<0.50~0.64 ng/g和<0.50~0.64 ng/g,检出率为68.8%、68.8%、6.3%、6.3%和6.3%。就桃园、葡萄园和柑橘园而言,表土滴滴涕和六六六的检出率分别为33.3%、25%、100%和0%、0%、6.3%,并分析出柑橘园表土滴滴涕和六六六均源于历史上工业品的使用。三大果园表土达到Ⅰ类土壤环境质量,为清洁的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生产的柑橘、葡萄和桃有机氯、磷再残留量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