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黄清华 《华南地震》1996,16(4):80-84
介绍了地基载荷试验的方法及原理,讨论了如何应用该方法来检测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特性,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存在不同程度缺陷的地基试验曲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对库尔勒-托克逊大理岩、片麻岩、蛇纹石化橄榄岩、间长岩、花岗岩及火山岩的挤压实验表明,蛇纹石化橄榄岩的强度最小为16.33MPa,其横向形变最大达6.81×10-3。火山岩的强度最大为180.31MPa,其纵向形变最大为3.5×10-3。蛇纹石化橄榄岩为弹性体。花岗岩类岩石在高压下发生粘滑破裂,这是岩石成分不均匀所具有的脆性特征。岩石强度与荷载速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33.
准噶尔盆地岩石品质因子与速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地层中地震波的衰减机制及该区地震波传播、衰减规律,采用实验室测定的方法,对该区岩石的吸收特笥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该区地震波速度与介质品质因子具有较好的对数线性关系;该区品质因子受岩石所处环境条件及岩石性质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岩石饱和度和介质所受的应力大小对品质因子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4.
大理岩的剪切波分裂对差应力变化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DZ95型多通道瞬态波形记录仪和GC-100型工程多波参数分析仪,对山东莱州大理岩进行了剪切波分裂观测研究.通过两组岩样的测量,在带有自然优势定向排列裂缝的岩样在无加载状态下发现剪切波的分裂现象,而带有优势层理走向的完整岩石则在加载到一定程度下才能观测到剪切波的分裂.随着载荷的增加,多数岩样在临近破坏时都记录到剪切波分裂的时间延迟有一个迅速的抬升,但抬升之前的变化过程不同,不同位置的观测结果也大不相同.实验还发现,在一定压力下,即使载荷保持不变或卸载一加载,岩石中剪切波分裂的时间延迟仍然增加,我们称之为“惯性生长”.在实验中,还少量地记录到一些声发射事件,和人工源的效果一样,也可在接收波形中清楚地分辨出剪切波的分裂.  相似文献   
35.
单桩静载荷试验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敏 《山西地震》2004,(3):5-6,24
桩基承载力对桩基抗震性能有很大影响。介绍了一种单桩静载荷试验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法——多项式回归法。在静载荷试验中,由于种种原因终止荷载未达到极限荷载时,可用上述方法进行推测。同时通过实例对比说明,这种方法对于静载荷试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软土地基变形的混沌性与承载力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混沌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软土地基变形的混沌性态, 并采用映射函数f(x)=ax2+c来拟合软土地基的沉降-载荷曲线。根据映射函数的不动点, 对软土地基加固前后的承载力进行了识别, 并与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7.
蒋骏  张雁滨 《中国地震》1995,11(1):72-83
发震断层面上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是应用响应比理论的一个关键性基础问题。本文根据潮汐形变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导出了直接、严密和实用的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公式,给出了判断加载、卸载区间的直接公式——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对时间-阶微分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还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8.
加卸载响应比这一新的参数可以定量地刻划构造运动的稳定程度.非稳定的构造运动常引起地质灾害,所以测定与计算响应比就可能预测地质灾害.利用此方法进行了地震预测(后验性的与先验性的),均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9.
中国大陆M2波理论应变潮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研究和讨论了我国大陆固体潮和海潮负荷效应的M2波理论应变潮汐模型。推导了球扇波应变张量大地系数和计算公式,着重研究和计算了M2波海潮应变负荷效应,讨论了计算方法,计算中采用了到目前为止最新的Schwiderski(M2)全球海潮图和沈育疆近中国海潮汐图;给出了40个点的负荷效应结果,并绘制了中国大陆固体应变潮、海潮应变负荷效应同相位,相差π/2相位以及总效应的应变花。为理论研究,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改正提供了理论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40.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选用纵波速度作为响应参数,在实验室内,在模拟构造应力和引潮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岩石失稳破裂.在整个过程中测量纵波在岩石中的走时或速度,发现加卸载响应比Y的值,在系统稳定时近于1;而在失稳前,逐渐增加,最大可达到10.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曲线非常相近.认为可用纵波速度的响应比来表示岩石系统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