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ttribute weight issue and advocates use of modi?able attribute weights in terrain‐base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classi?cation. A question was asked: ‘How much will the result of a terrain‐base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be affected if the weights of used terrain attributes are changed?’ The literature on landform classi?cation and the fuzzy k‐means method was reviewed in particular to help clarify the 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 of this weight assignment issue.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s of modifying attribute weights were evaluated for fuzzy k‐means landform classi?cation in a case study area. A total of 102 classi?c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a soil map, and comparison methods were speci?cally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lass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uzzy k‐means landform classi?cation is sensitive to weight adjustments of adopted terrain attributes. The sensitivity is particularly high when the attribute weights started to be tuned away from the standard (i.e. uniform) weight of one. Better matching between landform classi?cation and a soil map may be produced when attribute weights are tuned. In all, we advocate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an exploratory attitude in assigning attribute weights for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classi?cation.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2.
对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后提出了5点建议.主要包括:1) 要区分GIS中确定性目标和不确定性目标;2) 要区分用离散点逼近曲线/曲面的逼近误差和离散点自身量测误差及其传播;3) 要研究GIS中的几何不确定性,更要重视研究属性和时态不确定性;4) 要研究空间数据质量,更要研究空间信息服务的质量;5)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要努力向实际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23.
对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后提出了5点建议。主要包括:1)要区分GIS中确定性目标和不确定性目标;2)要区分用离散点逼近曲线/曲面的逼近误差和离散点自身量测误差及其传播;3)要研究GIS中的几何不确定性,更要重视研究属性和时态不确定性;4)要研究空间数据质量,更要研究空间信息服务的质量;5)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要努力向实际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24.
利用多元地震属性预测测井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寻找井旁地震数据与测井曲线的关系,将这一关系应用到远离井的区域(只有地质数据,但无测井)来预测测井的有关特性,其方法有单属性分析和多属性分析[1]。本文通过实例描述了多属性分析的特点及预测结果。从单属性回归到多属性预测、再到神经网络预测过渡时,预测能力持续提高。同时对地震属性的选择和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将结果应用到整个二维地震剖面上,能更好地确定井以外区域的测井特性。  相似文献   
25.
对江南-雪峰带构造属性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江南-雪峰山“隆起带”的性质问题,它既不是造山带的“厚皮构造”,也不属于沉积盖层褶皱的“薄皮构造”,而是“过渡型的基底拆离式”的构造。其发生机制是印支—早燕山运动期间由SE向NW(同时派生由S向N、由E向W)的基底拆离和推覆,成为控制整个扬子板块海相中古生界盆地改造变形的动力来源和主导因素,也控制了海相油气的形成与聚集。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提高三维低频资料(主频15Hz~30Hz)断层检测精度,探讨了小波地震属性与相干结合的检测方法。当断层的水平断距小,断层二侧地震记录的波形特征相似时,单靠相干方法已不能明显地反映断层。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多种相似性度量方法,最后从地震属性方法出发,提出基于小波属性体的相干方法改善检测效果。实际资料处理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不仅更细致地度量了相似性,还为地震勘探量化参数的精细分析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27.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因为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新颖、高效的工具。本文深入GIS的功能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通过山西汾阳县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应用ArchInfo/ArcView构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储存、分析以及二次开发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了两者结合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在水资源系统模拟、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复杂地质条件下气层的多参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单一或两种孔隙测井资料直接识别气层,灵敏度不高,为了准确地识别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气层,需从不同角度,应用多参数进行综合识别,本文介绍了声波法,中子-密度法,双孔隙度法,中子-伽玛法,等效弹性模量法等,并应用它们对哈盆地两口井进行了重点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基于GIS建立空间图形数据库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化空间图形数据库是空间图形及其属性数据库的统,建立数字化空间图形数据库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程。而先建立空间图形库,然后进行各图元属性ID号排序,再“根据参数赋属性”建立完整的空间图形数据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在概述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作为历史记录保存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