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279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各种相关性及老化徐变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系统地对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材料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使用的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分18种规格,总计近30个大直径隔震支座。研究内容涉及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温度、压力、剪切变形、老化和徐变等相关性;压缩界限,屈曲及极限剪切变形等界限性能以及橡胶材料性能和隔震工程应用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低硬度橡胶隔震支座的压力、剪切变形、温度对支座刚度、阻尼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隔震支座的老化及徐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低硬度橡胶使用60年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率。文中同时提出了低硬度橡胶支座的温度修正方程,并提出了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支座刚度和屈服荷载变化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92.
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的综合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城市增长、土地增值研究上的一些观点,本文将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的综合理论研究分为四个步骤:1.研究城市增长的动力,提出向心力、离心力和摩擦力的相互作用理论;以新制度经济学理沦为支撑背景,使这三种力的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2.城市增长的理论研究,提出向心力驱动为主的集聚化增长,离心力驱动为主的郊区化增长与向心力、离心力、摩擦力相互作用的网络化增长三大阶段的观点。3.建立城市土地价值与增值的理论,认为土地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学价值的总和;在土地增值方面,公共增值,特别是土地利用的外部效果导致的土地增值是分析的瓶颈;利用交易费用理论系统分析土地使用的外部效果。 在前述理论基础下,以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的经典模型入手,探讨城市增长各阶段的典型土地增值模式,提出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993.
三江平原大豆田氮循环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毅勇  杨青  王瑞山 《地理科学》1999,19(6):555-558
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分布区,经多年开垦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开垦后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使本区土壤氮循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三江平原地区典型低湿地大豆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李长生教授所提出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来模拟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被-大气之间氮素的循环,以及温室气体N2O的排放规律。  相似文献   
994.
Facies analysis of Severn Main terrace sediments at Eardington, Shropshire is instructive in determining aspects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t a ‘proximal’ location in the terrace. Evaluation of the structural and dire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gravels indicates that the terrace is a composite feature comprising two units. The lower unit is notable for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large sandy facies, a near absence of massive gravel facies, and the presence of large, locally derived, lithoclasts in excess of 1 m in diameter. Facies associations observed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in-channel bars and large channels with bedforms at the dune-plane bed transition. The dire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unit indicate flows parallel to the main valley axis and although the unit is unlike previously reported examples it is interpreted as being the product of a proximal low sinuosity environment. The upper unit is composed mainly of multistorey, coarse, massive gravel units with limited interbedded sand facies. Fabric analysis indicates progradation of the unit from the west. The facies sequence is similar to those encompassed by facies models proposed for proximal alluvial fan deposits and therefore, on structural and directional grounds, the upper unit is interpreted as an alluvial fan deposit which prograded into the main Severn valley from the adjacent Mor Brook tributar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omposite nature of the terrace at this point are considered both in terms of terrace correlation and palaeohyrological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995.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相似文献   
996.
Summary Critical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isolated and analysed by traditional operations research techniques, using off-highway trucks as an archetype. A computer search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employing various production and cost analyses. With this model,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horsepower, capacity, velocity, and total cost can be found, minimizing haulage cost per ton. Horsepower is treat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An example of the program's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its results conclude the paper. The optimization is useful as an aid to off-highway truck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design. Model limitations are offered and advantages to its use are given.  相似文献   
997.
保山核桃坪区多金属矿成矿相关性及典型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部隐伏酸性岩体形成(或侵入)产生的含矿气水热液沿断裂向上运移,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反复充填交代成矿。地下水渗透或环流则从围岩或先期形成的矿床中溶解出矿质,在有利条件下沉积,形成地下水热液矿床或与先期矿床叠加。  相似文献   
998.
杨世坤 《云南地质》2008,27(1):53-58
以往工作对象是锑矿,伴生、独立存在的金矿未被重视。本文认为塔盘山锑、金矿床是富有机质的盆地热卤水以及古海水与深大断裂引起的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低温变质热液改造矿床,有望找到中-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9.
韩俊宇  余美瑛 《地理研究》2021,40(4):1078-1095
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开始推进的背景下,生态空间逐渐成为规划中的重要研究对象,生态格局的相关识别方法也更加注重全域化和对于全要素的统筹。本文以衢州市常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生态要素相互流通的最小成本路径,同时结合以空间密度分析确定生态格局的新方法,探索多要素协同前提下的生态空间识别与相应规划对策;在识别过程中综合考虑常山县自然空间、建设空间及相关规划等约束性因子,与建成环境及现行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现有生态格局的潜在问题提出未来要素优化与空间协同发展两方面的针对性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张兵兵  胡榴榴 《地理研究》2021,40(10):2930-2948
城市环境立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制保障,也会因强化的环境规制而对企业贸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以城市环境立法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城市环境立法在样本期内虽然不利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但随着立法时间效应累积,“波特效应”会逐渐增强,城市环境立法的负向影响会被不断减弱。② 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环境立法对较低创新型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加工贸易型企业以及“两控区”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③ 机制研究表明,城市环境立法引致的“中间品替代效应”会降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即城市环境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国内生产成本,从而导致国内中间品种类和数量下降,进而使得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下降;此外,城市环境立法又会通过“成本加成效应”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即城市环境立法会倒逼企业创新继而提高企业成本加成率,使得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得以提升。但负向的“中间品替代效应”大于正向的“成本加成效应”,从而使得城市环境立法不利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不断健全地方环境法律法规,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