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859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1600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合渝湘高速公路白马浅埋隧道工程实践,利用SIR-20地质雷达对该高速公路隧道的围岩进行探测并进行稳定性扫描分析,指出了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围岩的薄弱环节,简要地提出了改进和防治措施,保证施工的正常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82.
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风蚀与降雨侵蚀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风洞与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风力与降雨对青海省贵南县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复合侵蚀作用。实验得出:①风蚀后的降雨使砂黄土表面在风干过程中形成了一层较为坚硬的结壳,增大了土壤的抗蚀性,降低了第二次风洞实验后期的风蚀率;②土壤水分与人为扰动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土壤水分较小时,风蚀率受人为扰动影响巨大;当土壤水分较大时,人为扰动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较小;③在持续降雨的实验条件下,砂黄土的产流、产沙量随着雨强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与表土的侵蚀率、可蚀性物质的多少、土壤水分以及土壤的入渗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
深埋隧道外水压力计算的解析-数值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在高水头富水区,抗水压衬砌设计的关键在于外水压力的计算。深埋隧道排水时,沿轴线方向上流入隧道的水量来自于隧道掌子面的前方,当隧道施工足够长度后,可以认为已施工断面的地下水只从隧道两侧向断面内运动,此时可将三维问题处理为二维。对于深埋隧道,当其断面远小于水头时,可处理为一个点井;隧道全断面排水时,隧道断面线可处理为定流量边界。首先建立隧道排水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和经验解析法预测隧道的涌水量,然后将涌水量代入隧道围岩渗流的剖面二维模型,模拟隧道排水时围岩渗流场的分布,再采用作用系数的方法计算出隧道衬砌的外水压力。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水平旋喷成拱工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旋喷的影响,并采用该方法在鞍子河电站成功地进行了工程施工,为软弱地层隧道预衬砌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5.
何泽平 《四川测绘》2001,24(1):30-31
根据隧(巷)道双欠观测值的统计资料,分析觇标对瞄准误差的影响,提出觇标的选取方法的观测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网络计划管理技术在长江某穿越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它对工程组织过程和项目实施步骤进行全面的规划、编排,并在工程项目实施初期对多种方案进入深入的研究与比较,更科学地进行目标进度的安排。本文以长江某穿越隧道工程为例,详细探讨了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87.
以大量的水文地质资料和抽水试验以及相邻矿井放水试验实测数据,对元宝山露天煤矿基岩含水层的可疏必及可利用巷道疏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与研究,通过放水试验,初步证明元宝山露天矿基岩含水层采用巷道疏干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归纳了煤矿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非均一性的表现形式,从地质工程角度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非均一性与软岩及其环境的非均一性和工程因素有关,是这些因素导致巷道软岩力学行为过程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过程不相适应、非耦合之故。文中总结了相应的控制对策,指出多种对策的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强调要正确使用这些技术对策,必须首先对巷道工程地质进行细致研究,要全面掌握巷道工程地质条件,掌握软岩的力学行为特征。强调支护设计要遵循大变形岩土工程设计的思想与原则。  相似文献   
89.
赵云胜  张国屏  刘如民 《地球学报》1996,17(Z1):245-250
本文简述了灰色决策方法,建立了局部通风设计的灰色决策模型,获得了可应用于施工现场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90.
本文主要论述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及防震、软基处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隧道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