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多项式拟合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讨论了三种多项式拟合方法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情况 .它们可以消除动校拉伸对波形的影响以及普通叠加的低通滤波效应 ,保持了振幅的真实形态和较高的频率信息 ,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零炮检距剖面 ,有利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和岩性研究 .  相似文献   
312.
铁路公路等曲线测设中,多少年来都是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必须先测设曲线主点,然后在曲线上(包括端点)设站,再详细测设。长曲线或测设中遇障碍,须搬动仪器多次设站才能测完一曲线,很不方便,而且野外工作量大。本文提出自由测站极坐标法测设曲线,可以任意选择测站位置,不仅工作方便,而且效率高。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一新的作业方法,计算公式,并给有实例。  相似文献   
313.
随着无人驾驶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在GNSS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实时卫星钟差的获取和实时定位精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为研究耦合BDS卫星轨道、钟差产品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不同精度的轨道产品实时获取卫星钟差。分析了卫星钟差误差与轨道误差之间的相关性及钟差对轨道误差的吸收能力,发现卫星钟差能够吸收95%以上的轨道径向误差和部分切线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轨道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采用耦合的卫星轨道、钟差产品,单BDS系统定位精度可达到分米级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314.
不规则海洋重磁测网的调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守志 《海洋与湖沼》1997,28(3):303-309
不规则测网是海洋重磁调查中的重要情况之一。本文建立了利用测网中实交点处交点差的资料确定各测线资料中含有的系统偏差的方程组,证明了此方程组有无穷多组数学解,但通解公式中仅含有一个任意常数,因而需要也只需要引进一个附加的控制条件就能有确定的解;还确定了线性控制条件应满足的数学条件,并依F取极小值的原则推导出一个可用的线性控制条件,从而为不规则测网的线调差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15.
在对中国建立的GPS广域增强系统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域增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传统差分增强系统存在的缺点,在汲取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与电离层延迟改正数相关的理论和计算模型,以及在单参考站情况下提高和改善电离层延迟估计的模型和理论方法,设计的算法模型成功实现了电离层延迟和频率间偏差的分离和估计,最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仿真处理,验证了设计模型的合理性,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16.
GPS卫星精密星历和钟差三种内插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阐述了GPS精密星历和钟差滑动式内插方法,利用德国GFZ(Geo Forschungs Zentrum)数据中心提供的精密星历和钟差,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滑动式多项式插值以及线性插值方法,并且探讨了线性插值的适用范围,得出了一些已有文献未论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17.
转台几何参数测量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转台几何参数的测试方法,确定了通过让旋转轴转起来、测量与旋转轴对应的点来复现旋转轴进而计算其参数的测试思路,采用了由电子经纬仪构成的工业测量系统,方便快捷,精度较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18.
双平方根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双平方根(DSR)形式的波动方程出发,基于沉降观测概念和地震波扰动理论,介绍了深度域的DSR全偏移算子及共成像道集的生成方法. 根据三维地震数据的方位角特征,通过对全偏移算子的稳相近似,依次导出了适应于零方位角道集、Cross line共偏移距道集以及共偏移距矢量道集的偏移算子. 理论分析与合成数据的数值试验表明,DSR全偏移算子、共方位角偏移算子对介质速度变化的适应性很强,而其余两种偏移算子仅适用于缓变速情况.  相似文献   
319.
深反射地震剖面法为了获取深部结构特征常常采取大的偏移距采集数据.目前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中,鲜有利用深反射地震炮集数据获取近地表的结构特征.为此,本文通过正演测试了相关数据处理流程,即利用有限差分正演了起伏地表模型的大偏移距地震单炮弹性波场特征,通过共检波点域面波信号F-K频谱叠加构建新方法,从深反射地震数据集中提取了高品质的多阶面波频散曲线,再利用多阶面波联合反演获得了近地表的结构特征.在前述正演流程基础上,利用跨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SinoProbe深反射地震剖面中的实际炮集数据,求取了基阶和一阶瑞利波频散曲线,联合反演后得到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该结果与初至波走时反演获取的纵波速度结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近地表的浅层分辨率较纵波速度结构特征更高,而更与已有地质认识相吻合.本文提供的相关数据处理流程表明利用深反射地震炮集数据,也能够获取近地表浅层的横波速度结构.  相似文献   
320.
ABSTRACT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cquired wi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provides valuable decision-making support in many different domain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coincide with a demand for ever more sophisticated data products. One consequence is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cus on more accurately referenced images and derivatives, which has long been a weakness especially of low to medium cost UAV systems equipped with relatively inexpensive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an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receivers. This research evaluates the positional accuracy of the real-time kinematics (RTK) GNSS on the DJI Matrice 600 Pro, one of the first available and widely used UAVs with potentially surveying-grade performance. Although a very high positional accuracy of the drone itself of 2 to 3 cm is claimed by DJI, the actual accuracy of the drone RTK for positioning the images and for using it for mapping purposes without additional ground control is not known. To begin with, the actual GNSS RTK position of reference center (the physical point on the antenna) on the drone is not indicated, and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is also exists among the professional user community. In this study the reference center was determined through a set of experiments using the dual frequency static Leica GNSS with RTK capability. The RTK positioning data from the drone were then used for direct georeferencing, and its results were evaluated. Test flights were carried out over a 70 x 70 m area with an altitude of 40 m above the ground, with a ground sampling distance of 1.3 cm. Evaluated against ground control points, the planimetric accuracy of direct georeferencing for the photogrammetric product ranged between 30 and 60 cm. Analysis of direct georeferencing results showed a time delay of up to 0.28 seconds between the drone GNSS RTK and camera image acquisition affecting direct georeferenc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