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新近系-第四系界面撞击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中国黄土高原南缘的段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Ga/M边界(2.48MaBP)上下地层中5种微颗粒和土样微量元素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下更新统午城组黄土底部记录着两次撞击事件的信息。较早的一次记录于L38中,年代为2.53-2.48MaBP,以多种撞击成因或与之有关的微颗粒为标志,且有丰度为58.3×10-12g/g的Ir异常和14.3×10-9g/g的Au异常给与确证。这是一次真正的N/Q界面撞击事件,在气候地层上与从上新统红粘土向更新统黄土的过渡相一致,在磁性地层上与从高斯正极性向松山反极性的转变相联系。较晚的一次记录于S37中,年代为2.43-2.42MaBP,在多种微颗粒标志中,还包括含有Ir异常分别为3.89×10-6g/g的宇宙尘和2.15×10-8g/g的生物球粒。文中用综合成因模式解释了不同特性的撞击记录共存的现象,并指出中国黄土在天文地质研究方面尚蕴藏着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372.
静乐组指含有较丰富结核的紫红色风成粘土,在建组时未指定正层型,缺少进一步工作的对比标准,建议以陕西蓝田段家坡剖面作为静乐组的次层型候选剖面。原以山西静乐贺丰为层型的上新世静乐阶含义不清,应该尽快建立上新世榆社期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从目前研究结果看,静乐组分布十分广泛,其发育程度甚至超过保德组。研究资料表明上新世榆社期是我国北方向干旱化转折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373.
徐钰林 《现代地质》1992,6(3):243-253,T002,T000
本文研究了菲律宾海东、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相786A二个钻孔晚第三纪的钙质超微化石。根据Okada和Bukry分带。本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3个带(或亚带)。讨论了渐新世和中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及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界线。本区存在3个沉积间断:晚渐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以及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之间。修正了Cyclicargolithus abiseclus的时限分布,提出了 Cycliargolithus floridanus floridanus和cychcargoluhas flondanus abisectus是Cyclicargolithus floridanus的2个生态亚种。  相似文献   
374.
要通过在TM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观测的基础上,描述了东昆仑断裂带东段活动形迹的组成和活动断层地貌特征,阐述了甘南高原西秦岭地区新近纪拉分盆地的沉积-构造特征,提出了该区东昆仑-秦岭断裂系晚新生代左旋走滑伸展-走滑挤压-走滑伸展的3个阶段的构造变形模式。指出,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东昆仑-秦岭断裂系以左旋走滑伸展活动为主,伴随着西秦岭地区拉分盆地的形成和超基性火山岩群的发育。这期左旋走滑伸展活动向东扩展导致了渭河盆地新近纪引张应力方向由早期的NE-SW向转变为晚期的NW—SE向。上新世晚期以来(约3.4Ma以前),东昆仑-秦岭断裂系以左旋走滑挤压活动为主,导致早期拉分盆地的轻微褶皱变形,走滑挤压活动主要集中在东昆仑东段玛沁-玛曲主断裂带上。该期构造变动持续到早更新世,它的向东扩展产生了广泛的地壳形变效应,包括青藏东缘岷山隆起带的快速崛起、华北地区汾-渭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活动等。中、晚更新世时期,断裂系以走滑伸展变形为主,主要集中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3个分支上,地块向东挤出伴随着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375.
The Cwm Llwyd Outlier of Namurian Middle Shal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lack Mountain escarpment of South Wales is an unusual structure. It occupies a topographic depression located more than 2 km from the main outcrop of the Middle Shales and has a stratigraphic discordance with its wall‐rocks of more than 300 m.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advocating a karstic origin imply that this is the deepest known subsidence in Great Britain. However, although the outlier lies among some of the finest epikarst landforms in the country, several factors indicate that the subsidence was not caused by a karstic mechanism. These include the amount of stratigraphic displacement in contrast to the depth of available vertical space in the putative host Carboniferous Limestone, the relatively simple form of the outlier, and the absence of brecciation, marginal solution residues and associated palaeoendokarst features in the adjacent wall‐rocks. The outlier is re‐interpreted here as the product of faulting which occurred during a Variscan strike‐slip or transpressive tectonic regime, producing local sinistral transtension that may have been re‐activated in the Palaeogene period. Remapping the outlier at a scale of 1:2 500 indicates that the present structure is related principally to a left‐stepping offset between the Cwm Llwyd and Llwyn Celyn faults. Analogies are drawn with the Cainozoic pull‐apart structures in Southwest England. Near‐surface reddening and kaolinization of the beds probably represent pre‐Pleistocene weathering.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7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