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34篇
  免费   6669篇
  国内免费   7544篇
测绘学   649篇
大气科学   3104篇
地球物理   11223篇
地质学   16875篇
海洋学   4471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935篇
自然地理   553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1132篇
  2021年   1250篇
  2020年   1382篇
  2019年   1600篇
  2018年   1300篇
  2017年   1261篇
  2016年   1285篇
  2015年   1403篇
  2014年   1839篇
  2013年   1817篇
  2012年   1917篇
  2011年   2004篇
  2010年   1551篇
  2009年   1961篇
  2008年   1866篇
  2007年   2091篇
  2006年   2113篇
  2005年   1825篇
  2004年   1803篇
  2003年   1583篇
  2002年   1405篇
  2001年   1136篇
  2000年   1160篇
  1999年   1040篇
  1998年   886篇
  1997年   837篇
  1996年   781篇
  1995年   666篇
  1994年   586篇
  1993年   494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海南岛中低纬冷暖系统相互作用下的非台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3年~2002年共10年的天气资料分析发现,在海南,中纬度的冷空气与低纬度在南海上活动的低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秋季产生非台暴雨的非常重要的环流形势;同时发现,低空急流的存在与暴雨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并且对2000年10月13日~15日的暴雨过程利用T106物理量场诊断分析,说明暴雨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2.
采用英国Hadley中心GISST海冰面积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EOF分解,小波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了格陵兰岛两侧附近冬春季海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与初夏6月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格陵兰岛东西两侧海冰面积呈显著反相变化,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性振荡,冬春季格陵兰-寻威海海冰与初夏6月中国长江以北气温(降水)正相关(反相关),与长江以南气温(降水)反相关(正相关),而对于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海海冰则具有相反的相关型,大尺度500hPa环流合成分析初步表明,冬春季格陵兰附近海冰面积变化伴随着北极极涡环流和北半球阻塞高压的持续异常,海冰变化可能是影响初夏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63.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孙力  安刚 《气象学报》2003,61(3):346-353
文中利用 196 1~ 2 0 0 0年中国东北地区 80个测站 4 0a的月降水和同一时期的北太平洋海温资料以及奇异值分解 (SVD)技术 ,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当前期冬季和春季甚至是前一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如果处于异常偏暖 (或偏冷 )状态 ,并且西风漂流区具有较明显的SST负 (或正 )距平分布时 ,则东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整体偏多 (或偏少 )的倾向。当然 ,东北地区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这种联系也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4.
华南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陈静  薛纪善  颜宏 《气象学报》2003,61(4):432-446
利用非静力MM5模式,分析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暖区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行了中尺度暴雨模式扰动集合预报试验。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流凝结加热引起不同的局地温度扰动,通过大气内部的热力动力过程,导致垂直速度的差异,进而影响网格尺度和次网格尺度降水时间、地点和强度。后续降水再通过凝结潜热释放形成新的扰动源。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还可引起扰动源能量传播方式不同,最终使模拟大气的动力和热力结构有差异。针对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使用两种模式扰动方法构造集合预报扰动模式,第一种方法是随机组合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方案,第二种方法是扰动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中主要参数振幅。集合预报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优于第二种方法,仅扰动参数振幅值似乎还不足以反映华南暴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单一的确定性预报在暴雨落区和强度方面的可信度不稳定,集合产品能给华南暴雨过程提供更有用价值的指导预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5.
2002年南海季风建立及其雨带变化的天气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南海海 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结合NCEP ,GPCP以及GMS - 5云图资料 ,综合分析了 2 0 0 2年 5~ 6月南海西南季风建立过程及其雨带变化 ,确定 5月 14日西沙及北部海区西南季风爆发 ,5月 15日整个南海季风爆发 ,季风爆发时间属于正常年 ;季风爆发时风向、风速、云量、降水、湿度、辐射及海面温度等要素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是由大气环流的突变造成的。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变化过程是 :80~ 90°E越赤道气流加强 ,同时印缅低压加深 ,孟加拉湾南北向气压梯度增大 ,而后东亚大陆上气旋发展东移 ,副热带高压东撤 ,孟加拉湾低压槽前的赤道西风突然加强越过中南半岛 ,南海北部首先出现强西南风 ,继而南海季风迅速地全面爆发。孟加拉湾西南风加强到南海季风爆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大陆冷空气南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南海季风爆发时呈现单雨带型 ,而后由单雨带型转变为双雨带型 ,雨带受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系统共同影响 ,并且随着副热带高压移动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966.
黄海、东海海域出海气旋发展过程中尺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1999年6月两个出海气旋发展过程进行 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的气旋出海后移动路径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在数值模拟基础上重点讨 论了出海气旋发展过程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分布及其演变情况. 气旋出海后在气旋中心区 南方和东方存在负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区. 出海气旋的东移和发展,其前方强大正热通量区 的存在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67.
1950~1990年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1950、1960、1970、1980年和1990年地磁三分量绝对测量资料,使用球冠谐和分析方法,分别计算1950~1990年各个年代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 球冠极点位于36°N和104°E,球冠半角为30°,冠谐模型的截断阶数为8. 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的均方偏差分别为:对于X分量,1950年为93.1 nT,1960年为128.9 nT,1970年为107.2 nT,1980年为107.6 nT,1990年为95.2 nT;对于Y分量,1950~1990年依次为74.8 nT,98.1 nT,89.2 nT,89.9 nT和84.0 nT;对于Z分量,分别为122.2 nT(1950年),135.0 nT(1960年),137.7 nT(1970年),110.1 nT(1980年)和107.5 nT(1990年). 根据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和全球地磁场DGRF模型,得到中国地磁场的冠谐模型,并对冠谐模型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68.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上地壳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地震透射观测系统所获得的莫霍界面反射波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下方上地壳的三维速度细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了研究区下方地壳内不同深度的P、S波速度层析成像和VP/VS扰动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天池火山区及其周边速度结构所呈现出的非均匀性变化与该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浆系统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异常变化比较明显的低P波速度异常体分布和高VP/VS扰动体意味这些介质体处在“软化高温”的状态,这与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地热异常和低Q值结构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69.
由卫星和航空磁测成果推断中国岩石圈的磁性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根据前人所得卫星和航磁异常解释结果,作者的综合研究表明:(1)在塔里木、四川和松辽盒地,地壳呈强磁性,至少可分为两层,上层磁化强度为1A/m,下层为2A/m或更强一些。在上述盆地中央,地幔顶部约10km厚,也是强磁性的,此外,在南中国海,地壳和地幔顶部也是强磁性的,卫星磁异常的源位于上述部位。(2)西藏高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其他一些褶皱带之下,地壳是弱磁性的,磁性层在地表以下30km以内,磁化强度约0.66A/m。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东南沿海一带,磁性层底面和莫霍面重合,而居里等温面恰在莫霍面之下,因此这个带可能是Wasilewsky PJ等提出的“莫霍面是一个磁性界面”的一例。  相似文献   
970.
对下扬子与华南边界结合带东延问题的地球物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江山-绍兴、铅山-宜春等断裂带作为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这种认识目前已基本为大家所接受.但是,这条边界结合带向东延伸入海之后的位置与去向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黄、东海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空间重力数据、布格重力数据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利用方向导数等处理方法,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不同的区块.结合研究区的磁力与地质资料,利用各种成图、成像技术,形成一系列分析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认为:该结合带的位置有可能比传统认识中自长江口至大黑山群岛的位置更向南一些,在杭州湾-长崎、对马海峡一线,并呈现向北略微凸出的弓形.边界结合带在深度上属于深大断裂带,一直可以追索到上地幔的顶部.与中朝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相比较,本条结合带的踪迹不是十分清晰.表明加里东运动之后,该结合带的运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