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0篇
  免费   1728篇
  国内免费   1648篇
测绘学   857篇
大气科学   3117篇
地球物理   2061篇
地质学   3136篇
海洋学   853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587篇
自然地理   349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695篇
  2013年   1061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长江口羽状锋海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昼夜分布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长江口羽状锋海区浮游植物的昼夜变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数量的昼夜变化明显,潮汐作用是影响数量昼夜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与该地区浮游植物的水平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实测资料为依据,统计分析了风暴潮灾、风暴潮、登陆台风、天文高潮等与月相的关系。统计资料表明,登陆台风和台风风暴潮发生在大(小)潮期的次数相对较多,略大于平均数,但它们与月相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它们相对于月相的分布大致上是随机的,如果台风在天文大潮期间登陆,台风引起的暴潮与天文潮叠加后成灾的概率明显增大,但也不一定成灾;成了灾的,往往是风暴潮峰值适逢当日的天文高潮所致。  相似文献   
84.
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研究区内第四纪沉积物可分为两部分,下部地震反射结构复杂,斜层理发育,粒度较粗,为晚更新世产物;上部的地震反射结构简单,呈水平状或近水平状结构,粒度较细,为全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85.
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测量手段。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以及美国地质学会(AASG)已经开始讨论建设全美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数据库。我国正处于东部城市化、土地利用巨变、西部无图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地方、企业生产单位迫切需要现实性强、精确度高、比例尺大的地形数据产品。满足这些要求的主要途径是采用激光雷达这一先进的测绘技术。我们建议国家、地方与企业统筹规划,各司其职,努力建设我国的激光雷达基础数据库。本文通过Stoker等(2008)介绍的第二届全美激光雷达战略研讨会上论述的激光雷达技术特点、激光雷达数据的科学需求与应用以及商业化运作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的激光雷达发展趋势、测绘数据需求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等科学问题,简析激光雷达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蒋洪波  陈超 《测绘科学》2008,33(3):71-73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更图斑自动识别方法,即"以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和地物反射光谱为判别依据"的变更信息识别方法,能够尽量避免传统利用遥感影像分类技术进行地物变更识别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对距离算法的改良,有效利用遥感数据的实时性和丰富性,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提高了对地物变更地块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87.
Floating tephra was deposited together with ice core,snow layer,abyssal sediment,lake sediments,and other geological record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rpret the impact on the climate change of volcanic eruptions from these geological records.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volcanic glass was discovered from the peat of Jinchuan(金川)Maar,Jilin(吉林)Province,China.And it is in situ sediments from a near-source explosive eruption according to particle siz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results.The tephra were neither from Tianchi(天池)volcano eruptions,Changbai(长白)Mountain,nor from Jinlongdingzi(金龙顶子)volcano about 1 600 aBP eruption,but maybe from an unknown eruption of Longgang(龙岗)volcano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geochemistry and distribution.Geochemical characters of the tephra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Jingiongdingzi,which are poor in s.Jica,deficient in alkali,Na20 content is more than K20 content,and are similar to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EE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s,which helps to speculate that they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mantle magma with rare condemnation,and from basaltic explosive eruption of Longgang volcano group.The tephra,from peat with age proved that the eruption possibly happened in 15 BC-26 AD,is one of Longgang volcano group eruption that was not recorded and is earlier than that of Jinglongdingzi about 1 600 aBP eruption.And the sedimentary time of tephra is during the period of low temperature alteration.which may be the influence of eruption toward the local climate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vity of eruption to local temperature curve of peat cellulose oxygen isotope.  相似文献   
88.
以酸活化沸石为载体,十二醇为储能工质.制备沸石基储能基元,并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等对沸石基储能基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储能基元在2θ=22.50时的衍射峰变强,相变储能材料十二醇和沸石栽体之间仅仅是简单的嵌合关系.储能基元的相变温度有一定的降低,并且熔融峰变宽.  相似文献   
89.
提出了DEM的变化检测问题,采用了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匹配所得的初始变化区域进行分析,实现了地表高程变化区域的检测.  相似文献   
90.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贝壳堤剖面的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这个地区植被与气候在晚更新世中晚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36.2~31.2kaB.P.(未校正14C年代,下同)期间,以禾本科、藜科、蒿属、莎草科为主,发育草原-草甸植被,气候温和湿润,盘星藻出现较多,反映淡水湖泊,水深在10m左右;31.2~27.6kaB.P.期间,松属、云杉属、桦属等为主的木本植物的含量增加,周围山地森林发育,表明气候温暖,降水量增多。但由于蒸发量大,有效湿度下降,荒漠成分柽柳属等增加,盘星藻在30kaB.P.以后消失,反映湖泊盐度增大;27.6~23.3kaB.P.期间,植被中荒漠成分显著增加,周围山地森林萎缩,气候趋向相对寒冷干旱,湖面积缩小;23.3~18.0kaB.P.,孢粉浓度很低,蒺藜科、藜科等荒漠成分明显增加,植被稀疏,已趋向荒漠化草原,反映气候寒冷干旱。从整个剖面来看,主要的陆生植物孢粉类型为禾本科、柽柳属、蒺藜科、麻黄属、松属、云杉属、柏科、胡桃属和桦属等,藜科和蒿属含量很少,这与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表土分析结果完全不同,也与其他草原以及荒漠草原的表土花粉结果相异。这说明晚更新世中晚期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植被和现在无法进行比较,气候环境与现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