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03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404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北京公交就业可达性及其地区和人群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普查、人口普查数据和基于百度地图的公交出行时间数据,分析北京都市区基于公共交通的就业可达性及其在城市不同人群和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都市区的居民可在60分钟内通过公共交通到达18.3%的都市区工作岗位,这比美国100个最大的都市区的平均就业可达性水平要高,接近于美国纽约都市区的就业可达性水平。同时,由于就业郊区化程度有限和以中心—放射式布局的公交网络,北京都市区内的公交就业可达性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中心城区的就业可达性远远高于郊区。此外,人口居住的郊区化程度远远高于就业的郊区化程度,导致北京都市区宏观层面的职住不平衡。随着人口居住郊区化程度的提高,公共交通如何服务居住日益分散的人口,提高就业可达性,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研究还发现,由于城市中心区的大部分就业为高技术的就业岗位,因此高受教育程度人口能更多地享受目前公共交通系统的便利,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和外来人口公交就业可达性较低。为解决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可达性的不平等问题,需要更多的规划与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14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mmigrant groups is a more relevant topic now than ever before. While the study of this topic has a long trad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immigration countries, it is rare in the very different context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especially at the level of metropolitan areas. 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by providing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immigrant groups (defined by country of citizenship) in 17 Czech metropolitan areas, and its determinants. First, we characterize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zech immigration system. Then we use cluster analysis to create a typology of neighbourhoods and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of immigrant groups in each type of neighbourhood. Finally, we us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amine whi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environment are connected to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immigrant groups. We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foreigners remains associated with core urban areas. Some predominantly Western citizens act as gentrifiers, being associated with spacious pre-war apartments in prestigious inner-city areas, but there are also signs of suburbanization among more well-off immigrants to Czech metropolitan areas. We identify little evidence of ghettoization of immigrants into socially excluded areas.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使用B3LYP/aVDZ方法对[Li_2SO_4(H_2O)_n]~0(n=0~10、18)水合团簇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结合Car-Parrinello分子动力学(CPMD)模拟了不同浓度的Li_2SO_4溶液结构,目的在于理解在Li_2SO_4溶液中离子间缔合相互作用及可能存在的物种。研究发现,对于[Li_2SO_4(H_2O)_n]~0(n=0~10、18)水合团簇,双配位单齿螯合接触离子对结构比双配位双齿螯合接触离子对结构更稳定,溶剂共享离子对结构最不稳定。同时,CPMD模拟结果表明,在3.09和3.17 mol/kg的Li_2SO_4溶液中,双配位单齿螯合接触离子对结构仍然是主要物种。以上结果表明在饱和的Li_2SO_4溶液(3.16 mol/kg)中,Li~+和SO_4~(2-)离子间的相互缔合作用主要以双配位单齿螯合接触离子对结构的物种存在,而具有双配位双齿螯合离子对结构的物种占少数,溶剂共享离子对结构几乎不存在。  相似文献   
144.
海洋平台的隔水套管群桩与土共同作用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资料甚少,因此在平台导管架设计中,一般不考虑隔水套管群桩承受水平力作用,这与实际不相符合。本文结合工程课题,在调查研究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隔水套管群桩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工作性状与破坏机理、群桩的水平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单桩与群桩情况下应力应变关系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砂土地基隔水套管群桩效应经验公式,弥补了现行计算方法的缺陷和不足。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5.
The variety in shape and magnitude of thein vivo chlorophyll-specific absorption spectra of phytoplankton was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differences in pigment composition off Sanriku, northwestern North Pacific. Site-to-site variations of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s,a ph * (λ), and pigment composition were clearly observed. At warm-streamer stations, higher values ofa ph * (440) anda ph * (650) were found with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b (a green algae marker). At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Oyashio water (cold streamer),a ph * (440) values were lower and fucoxanthin (a diatom marker)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compared to the other stations. The peak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at the Oyashio stations was shifted toward shorter wavelengths, which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haeopigments. In a Kuroshio warm-core ring, the magnitude ofa ph * (440) was in between those at the warm-streamer and Oyashio stations, and the diagnostic pigment was peridinin (a dinoflagellate marker).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major differences in phytoplankton absorption spectra of each water mass were a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the phytoplankton pigment composition of each water mass, which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46.
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 Ⅰ.浮游植物生物量细胞体积转化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海洋生态动力学研究过程中,采用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来估算浮游植物丰度可以说是不够精确的,因为不同种的浮游植物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只有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才能正确反映海洋生态系中的能量分布.本文以拟合浮游植物细胞相似体积方法,基于胶州湾生态动力学研究所获资料,计算了87种中国近海常见浮游植物的细胞体积、鲜重、碳含量、氮含量.  相似文献   
147.
羟基矿物内部存在两种位于不同结构位置上的氧原子硅氧四面体氧和羟基氧,二者之间的O同位素分馏可能比任何共生矿物对都大,是一种潜在的单矿物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单矿物同位素地质温度计较矿物对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有很多优点。准确测量矿物中羟基的O同位素组成是建立单矿物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精确测量白云母、高岭石矿物中羟基的O同位素组成的新方法火焰加热真空脱水氟化法。δ18OOH的分析精度达到03‰,羟基氧的提取率达到99%~100%。实验证明羟基矿物在高温真空脱水过程中不存在O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羟基水  相似文献   
148.
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 Ⅰ.浮游植物生物量细胞体积转化法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在海洋生态动力学研究过程中,采用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来估算浮游植物丰度可以说是不够精确的,因为不同种的浮游植物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只有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才能正确反映海洋生态系中的能量分布.本文以拟合浮游植物细胞相似体积方法,基于胶州湾生态动力学研究所获资料,计算了87种中国近海常见浮游植物的细胞体积、鲜重、碳含量、氮含量.  相似文献   
149.
南黄海浮游植物与水色透明度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 1995 年 9 月在南黄海获取的资料,分析和讨论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现存量(叶绿素 a ( C H ))、初级生产力( P P) 和海水光学参数(透明度( S T))、水色( W C)) 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夏末秋初南黄海 C H 与 P P, C H 与 W C 和 P P 与 W C 以及悬浮物( S S) 与 W C 之间均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式分别为: P P = 22519ln( C H ) + 48891 或 P P = 5 E- 05 C H 16464( R2 = 07037); W C = 403ln( C H ) + 89768 或 W C = 71306 C H 04747 ( R2 =07921); C H = 15437ln( S S) + 13647 或 C H = 07499 S S1252( R2 = 07223); P P =33286ln S S+ 15222 或 P P = 33029 S S05694 ( R2 = 05476); P P = 42588ln( W C) - 37071或 P P = 66512 W C08665( R2 = 06731) 以 及 S S = 14019ln( W C) - 13363   相似文献   
150.
辽河口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参与常见地球化学循环的功能基因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对揭示和预测辽河口沉积物微生物的功能代谢潜力和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 4.0)技术开展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到各类型功能基因48742个,反映了9个微生物介导的关键生物过程。其中,碳循环相关功能基因最多,其次是氮循环和硫循环,而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较少。各站位生物过程相关的功能基因数量和荧光信号值整体呈由远海到近海上升的趋势,即河相区的微生物功能基因较海相区与混合区普遍丰富。碳循环中参与碳固定的基因荧光信号值最高。氮循环中反硝化功能基因荧光信号值最高。总磷与硝酸盐是影响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环境变化对辽河口沉积物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辽河口表层沉积物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