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2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广西一次强降水天气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M ICAPS提供的常规资料和卫星资料,对广西一次强降水天气成因以及几家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涡沿切变线东南移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深入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研究是提高重大天气预报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12.
通过对台湾大青枣的生物特性及其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指出影响其果品品质的主要气象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13.
根据高温强度、持续时间和高温天气过程显温总量建立了两套划分高温热浪强度等级的标准,并对南昌市1952~2004年高温热浪进行气候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14.
中国北方几种主要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68个不同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研究表明,东部森林区森林群落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多数大于30%,草本花粉百分比小于50%;草原区河谷林和低山林带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30%,草本植物花粉高于50%。松、云冷杉林和桦木林花粉组合中的优势成分也是群落中的优势植物;落叶松林中蒿花粉含量最高,其次为松、落叶松;山杨林中松、桦是最主要花粉类型;栎、胡桃、鹅耳枥及青檀林中,除建群种外,松是最主要的乔木花粉类型,中华卷柏也较多;阔叶杂木林与油松阔叶混交林花粉组成相似,松、桦、中华卷柏是最主要的花粉类型。降趋对应分析、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最耐寒喜湿类型;沙枣、榆树疏林和草原区人工杨树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为最喜干旱类型;山杨林较桦木林略喜暖干,栎林、鹅耳枥林和青檀林较山杨林更喜暖干,胡桃楸林为所有森林类型中最喜暖类型,但喜湿性低于桦木林高于栎林。森林区松蒿比(P/A)大于0.1,草原区松蒿比小于0.1。松林、油松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杂木林以高松蒿比、高蕨类与草本比值(F/H)和低蒿藜比(A/C)为特征,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以低松蒿比、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和高蒿藜比为特征,栎、胡桃、鹅耳枥、杨、青檀等阔叶林以高松蒿比、高蒿藜比和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可与落叶阔叶杂木林、油松阔叶混交林、松林、桦林和针叶林区分开。但这些比值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15.
本文在前人应用古生物及锆石测年资料确定的黑龙江嘉荫地区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附近,用地球化学指标分析了该区在该时段的气候变化趋势。作者主要是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界线附近全岩样品的部分元素含量,从中提取能指示气候变化的常规气候指标CaO/MgO、Sr/Ba,并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综合探讨该区在界线附近的古气候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嘉荫地区在白垩纪末到古近纪初,气候整体上呈气温下降、降水增多的趋势,这一趋势与前人在该区从古生物方面得出的结果以及当时的生态相似区(北美)的气候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16.
The multispectral commercial satellite-WorldView-3 (WV-3) has the highest spatial, spectral and radiation resolutions among the satellites currently and can generate good data in the shortwave infrared (SWIR).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obei area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hich i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The spectral analyses of some typical altered hydroxy-bearing, iron-bearing, and carbonate-bearing minerals could establish sever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models and mineral indices, using the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VNIR) and the shortwave infrared (SWIR) subsystems of WV-3 data. In addition, the Spectral Angle Method and the spectrum index tool of ENVI software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relevant alteration information. The WV-3 data is well suited for identifying hydroxy-bearing alteration with rich SWIR bands which distinguish Al-OH-bearing from Mg-OH-bearing alteration. Hence,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Pobei area and sets the foundation for WV-3 data to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tool in extract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and prospect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917.
The stability of tunnel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dealing with the stability of unlined tunnels are deterministic in nature and do not consider the soil spatial variabi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variability on the undrained stability of an unlined circular tunnel, using Random Adaptive Finite Element Limit Analysis (RAFELA). The effect of spatial variability is investigated for tunnels having two different ratios of γD/cu, for different spatial correlation lengths and tunnel depth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spatial variability depends on γD/cu and the depth of the tunnel.  相似文献   
918.
本文从重力异常角度对中国大陆区域地质构造的深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基于卫星重力大数据,利用改进后的位场分离方法获取了从地表到上地幔顶部不同深度的重力异常场。分析了各个碰撞-俯冲带、造山带及盆地等地区上地幔顶部(参考深度约为72~76 km)和中地壳(参考深度约为12~16 km)深度的异常特征。结合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证据,重点讨论了重力异常产生的原因及其与中国大陆主要构造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中国大陆在环太平洋动力学体系和特提斯动力学体系这两大动力作用下不同地区差异性的壳幔响应。  相似文献   
919.
文章以2003—2014年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渔业为研究对象,采用SFA方法对我国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变化率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渔业生产要素对渔业经济贡献大小排序依次为:渔业从业人员、渔船年末拥有量和渔业养殖面积;整体上看,我国渔业经济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缩小渔业经济规模有利于渔业规模效率的改善;我国渔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7.01%的平均速度增长,其分解项: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分别以每年7.10%、-0.09%的平均速度在变化,技术效率呈现非时变特征。结果说明,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来看,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显著,技术进步是我国渔业转型发展发挥着主要推动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提高渔业发展效率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20.
云分析系统在台风莫拉菲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美国CAPS开发的中尺度ARPS模式的资料分析系统ADAS,设计了基于GRAPES_Meso的云分析系统,实现了地面云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反射率资料在GRAPRS模式中的综合融合应用。通过对登陆台风莫拉菲 (0906) 数值模拟检验云分析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云分析系统通过地面云观测资料、卫星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多普勒雷达反射率的同化,能够反演出合理的三维云覆盖状况;在三维云覆盖的基础上结合云底云顶高度,进而反演出云水、云冰、雨水、雪、霰等云微物理量,并显著改善模式初始湿度场;在台风登陆过程的模拟中,虽然对台风路径的预报有所偏差,但对比控制试验,在台风登陆地点、台风强度、路径的预报中云分析发挥了正作用;通过对云分析后初始场反演的雷达回波进行检验,验证了云分析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对整体的降水预报效果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