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查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2010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元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项目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为主要工作手段,查明了该区域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采用了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调查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控制,该调查数据集提供了2010年雅江县行政范围内的327组地质灾害数据,调查精度达到1∶5万级别,有效地反映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内工程地质研究、减灾防灾和制定区域防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灾害依据。  相似文献   
162.
研究区位于西藏罗布莎地区,其罗布莎蛇绿岩体蕴藏着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与传统多光谱数据ETM+、ASTER等相比,WorldView-2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相对较窄且连续的光谱。对研究区WorldView-2图像进行正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影像融合后,采用最佳指数法选择8-6-4波段组合进行假彩色合成,同时结合真彩色5-3-2波段,突出各地质体单元色调差异。我们利用其空间分辨率优势建立区内主要岩性和构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解译标志。通过野外地质验证,解译结果充分显示了WorldView-2高分辨率影像在海拔较高、工作环境恶劣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3.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陆续在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不同地貌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不同,调查方法与要求亦有区别。平原岗丘地区往往存在地质灾害点达不到观测点数量要求,需要增加地质环境点来满足精度;而西南高山区灾害点少但规模大,许多灾害点往往要通过大比例尺的测绘才能调查清楚。相比之下,低山丘陵地区地质灾害点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规模多为小型,调查任务艰巨。本文以江西省定南县为例,阐述低山丘陵地区1/5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方法与认识,以期对类似地区的调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4.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5.
Ground deformation of reclaimed land is a key issue for reclam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s as this consolidation process of the underlying compressible marine sediment sequences over very long‐time periods could lead to damage of both ground constructions and underground facilities. In this case stud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ual reclamation settlement of Chek Lap Kok Airport, Hong Kong, one of the largest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worldwide. A total of 25 time series ENVISAT ASAR datasets, acquired between December 2003 and October 2008, were used to retrieve settlement rates and deformation history at high resolution and accuracy by means of 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InSAR). The InSAR‐derived results show a fairly homogenous and stable pattern in the sectors of the airport site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original islands of Chek Lap Kok and Lam Chau. In contrast, a relatively high spatial settlement variability, ranging from moderate (3–7?mm/yr) to strong (>10?mm/yr) settlement rates, was discovered within the majority of the reclaimed portion of the airport. A joint analysis of InSAR observations and geological materials indicates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the recorded residual settlement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variations of thickness and pre‐consolidation state of alluvial deposits below the reclamation.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analysis also has been carried out between time series InSAR observations and theoretical estimates of residual settlement modelled by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The results imply that a primary consolidation process in alluvial deposits below the reclamation might be delayed with respect to the predicted results and may still have been occurring in most reclaimed area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2003–2008); the time to complete it could stretch to decades depending o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natural drainage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6.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已由单纯的学术性研究逐渐上升为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开展空心村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是实行空心村整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山东省禹城市徐集等13个典型村为例,综合集成地理学、信息科学、土地科学等多学科的优势与技术手段,深入开展了典型空心村选取、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构建、宅基地利用属性调查表设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辨率0.25 m)使用与解译、空心村整治潜力类型及其测算方法等研究,逐层递进地构建了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的成套技术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有益创新,有据可依,步骤清晰,成果明确,简单易行,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结果符合山东省禹城市的实际状况,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我国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67.
汶川8.0级地震甘肃陇南地区建筑震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在甘肃陇南地区造成的农村房屋和城镇房屋的典型震害及其原因。考察发现,由于农村房屋一般未经抗震设防设计,在本次地震中即使在低烈度地区仍然震害严重;而城镇房屋震害较轻,一般均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严重破坏的大多是一些施工质量差,缺乏良好的抗震概念设计以及改建时未考虑抗震设计的建筑。建筑震害调查的几个地区设防烈度均为Ⅷ度,实际烈度为Ⅵ~Ⅸ度,因此这些地区的房屋震害情况刚好能反映这些地区房屋抵抗小震、中震及大震的能力。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基本都能达到三水准设防目标。最后本文对灾后重建和抗震设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8.
杨旭  苏定立  周斌  刘镇  周翠英 《岩土力学》2016,37(8):2231-2237
相似模型试验是研究红层软岩工程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相似材料的正确选择与合理配比。针对红层软岩遇水极易软化的特性,在传统相似材料配比基础上添加生石灰,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开展了相似材料配比试验,以骨料中铁粉与钡粉质量比例、铁粉与钡粉总质量中铁粉的质量比例、石膏质量、生石灰质量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了5个取值水平,共制作25组、610个试样。每组试样均测试了其软化系数、密度、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参数,并研究了这些参数随上述4个因素取值水平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最后,基于上述结果,配制了3种典型的软岩相似材料,并分别开展了真实软岩材料的饱水软化平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配比方案所配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可基本满足软岩相似模型试验的要求;(2)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规律明显,便于通过调节其配比模拟不同软岩材料;(3)三组对比试验中相似材料饱水软化系数与真实软岩具有较高吻合度。  相似文献   
169.
卢焱  邵本科 《探矿工程》2009,36(6):62-66
论述在城镇雨污分流工程中采用非开挖技术需要工程勘察的内容和要求。针对非开挖技术特点,与常规市政工程勘察的对比分析,得出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所需要的工程勘察特性。结合廊坊市雨污分流非开挖试验段工程,分析了前期工程勘察对后期非开挖工程施工的影响,具体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探测特殊性对非开挖工程设计、施工的意义。最后从雨污分流非开挖试验段工程结论出发,总结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进行工程勘察的常规性内容,为以后类似工程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0.
信息化绝不是一句空话,既要有构想,有远景规划,又要脚踏实地,有实现信息化理念的信息系统为支撑。作者从建设目的、原则和内容等几个方面,重点介绍设计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同时总结了一期建设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