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435篇
地质学   1137篇
海洋学   255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北极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地区重力波活动有大量报道,相对而言,北极地区重力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利用极区Ny-Alesund站点(78.9°N,11.9°E)无线电探空仪从2012年4月1日到2017年3月31日共5年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北极地区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的特征.观测显示,月平均纬向风在20 km以下盛行东向风,再随着高度增加,逐渐呈现出半年振荡现象.对流层顶高度在5~13 km范围内变化,其月平均高度显示出年循环,最高出现在夏季,约为10 km,最低出现在冬季,约为8.5 km.对流层和低平流层月平均温度都显示出明显的年周期变化,这与中低纬度观测结果有所不同.结合Lomb-Scargle谱分析和矢端曲线方法,估算了准单色惯性重力波参数.个例研究表明,低平流层惯性重力波呈现出远离源区的自由传播性质.统计结果显示,惯性重力波的水平和垂直波长分别集中在50~450 km和1~4 km范围内,本征频率集中在1~2.5倍惯性频率间,这些值都比中低纬度观测值稍小.垂直方向本征相速度主要集中在-0.3~0 m·s-1,而纬向和经向本征相速度集中在-40~40 m·s-1之间.在5年的观测中,大约91.5%的惯性重力波向上传播.在冬季和早春,由于极地平流层极涡活动,激发出向下传播的惯性重力波,因此,向下传播的比例上升到相应月份的20%左右.由于低层大气盛行的东向风的滤波效应,低平流层大部分惯性重力波向西传播.波能量呈现出明显的年周期变化,最大值在冬季、最小值在夏季,与北半球中低纬度观测结果一致,表明北半球重力波活动普遍冬季强、夏季弱.  相似文献   
992.
傅磊  李小军  陈苏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5):1290-1298
为了克服广义线性反演方法(GIT)中理想的参考场地难以找到的局限性,本文将四分之一波长法计算的平均场地放大系数和谱衰减法计算的高频衰减参数作为GIT方法的经验参考场地(ERS)。以2008年5月至8月间28个强震动台站记录的95个汶川8.0级地震余震的615组强震动记录为例,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验证了ERS-GIT的合理性,并讨论了各类方法之间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ERS-GIT方法、传统GIT方法和非参数化GIT方法计算得到的平均应力降依次为1.15 MPa,0.78 MPa和0.52 MPa;ERS-GIT方法和传统GIT方法得到的品质因子分别为Qf)=75.02f1.27Qf)=65.56f1.22。以场地的卓越频率为分界,ERS-GIT方法得到的局部场地响应在长周期和高频部分分别与H/V谱比法和传统GIT方法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99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古建筑保护工作中也逐渐应用了建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的信息化新技术.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为古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古建筑保护项目,对其应用实践进行阐述说明,并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梯度分析技术对12种锦鸡儿属植物抗旱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进  张秀伏 《中国沙漠》1996,16(4):356-359
利用梯度分析技术对锦鸡儿属12种植物8个生理指标进行分析, 计算出了植物的抗旱梯度值; 建立了抗旱梯度轴; 排出了植物的抗旱性顺序; 并指出了影响植物抗旱能力的主导因子。植物的抗旱梯度值与束/自比之间呈线性相关, 相关系数为0.9204, 相关方程为y=1.5696+0.0911x。  相似文献   
995.
起伏地形下的高精度反射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造山带及中国大陆中西部普遍具有强烈起伏的地形条件.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地壳结构成像问题像一面旗帜引领了当前矿产资源勘探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地震测深记录中反射波的有效探测深度可达全地壳乃至上地幔顶部,而初至波通常仅能探测上地壳浅部.为克服和弥补初至波探测深度的不足,本文基于前人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初至波成像的已有研究成果,采用数学变换手段将笛卡尔坐标系的不规则模型映射到曲线坐标系的规则模型,并将快速扫描方法与分区多步技术相结合,发展了反射波走时计算和射线追踪的方法.进而利用反射波走时反演,实现起伏地形下高精度的速度结构成像,从而为起伏地形下利用反射波数据高精度重建全地壳速度结构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案.数值算例从正演计算精度、反演中初始模型依赖性、反演精度、纵横向分辨率以及抗噪性等方面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王鹏  侯金欣  吴朋 《中国地震》2017,33(4):453-462
中强地震序列的主震发生后,短时间内受台站距震中较远、尾波干扰和波形重叠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遗漏大量的地震,而地震目录的完整性会直接影响到震后趋势判定和余震序列特征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利用基于GPU加速的模板匹配方法对2017年8月1~12日的连续波形进行扫描计算,检测九寨沟MS7.0地震前后遗漏的地震事件,选取台网目录中信噪比较高的1033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在主震前7天至震后5天期间识别出4854个检测地震事件,为台网可定位目录的3.3倍,除去对台网单台地震事件的修正外,还检测到1797个遗漏地震事件,将完备震级从1.6级降低到1.4级。基于补充了遗漏地震的完整地震目录,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序列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震序列在主震前短时间内出现了地震活动的密集增强,b值也显示为低值状态,可能是深部断层发生破裂之前的加速蠕动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序列的完备震级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b值存在缓慢升高的趋势,未来较长时期内余震序列仍将处于持续衰减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7.
对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理论和技术进行系统阐述,提出基于原型和模型坝料静、动力特性试验的模型相似设计方法和不同强度地震动递进输入(白噪声微振-设计地震-校核地震-破坏试验)的振动试验方法。基于1g大型振动台和ng超重力离心机振动台设备性能现状,结合高土石坝的结构特点和动力试验相似模拟要求,对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的优势及局限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已有的工程实践,对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以某实际高面板堆石坝为例研究面板坝生命周期内经历多次地震情况下结构动力特性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8.
黄海丹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248-1255
上海市浦东新区于2005年被国务院批准进行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3年成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建筑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能力保障因此变得极其重要。本文扼要阐述浦东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体系,分析2009—2018年近10年间监管的建筑工程组成及抗震设防状况,归纳抗震设防管理与风险防控措施及其实践,主要包括加强抗震设防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管、编制区域性抗震防灾规划、组织抗震技术专题系列培训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三个方面,同时还指出目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文中介绍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抗震设防管理与风险防控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和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历元地球参考框架在确定站点高频非线性运动和季节性变化方面具有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不具备的优势问题,该文通过比较两种技术间组合策略建立的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精度,研究DORIS对于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影响。通过基于坐标的法方程叠加方法进行技术内法方程叠加和技术间组合,并利用并置站条件联系不同技术的法方程,从而建立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结果表明,DORIS的引入并不会对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基准定义或其他3种技术站点的点位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能够体现4种技术中精度较差的DORIS对于ETRF的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常规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地层Q值补偿方法受数据平均效应的影响,Q值估算精度较低,导致保真性差,而HHT时频分析可以反映出信号的局部信息,基于以上原因,提出一种基于HHT方法的地层Q值补偿方法。首先应用HHT分频技术将浅层、中深层地震数据分成不同的频率范围,得到不同目标层频率尺度的地震数据;然后在HHT时频域内通过谱比法提取Q值;最后分别进行地层Q值振幅补偿和相位补偿。该方法针对不同的目标地层将地震数据分解成不同的频率尺度,避免了不同频率成分之间的干扰,而且可针对性处理目标层的频率信息,提高了地层Q值提取的稳定性。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振幅和相位进行补偿,使中深层反射波形得到恢复,主频提高,频带展宽,地震资料的品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