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9篇
  免费   1945篇
  国内免费   2568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400篇
地球物理   1409篇
地质学   9029篇
海洋学   43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57篇
自然地理   82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596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612篇
  2006年   665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通过对伊犁盆地石炭纪裂谷火山岩的地层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裂谷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了裂谷形成的区域动力学背景。认为裂谷期火山活动具幕式喷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演替,裂谷由初始裂陷的察布查尔-伊什基里克一带扩展到整个伊犁地块;裂谷的形成主要与中天山南北两侧古洋壳的相向俯冲所导致的地幔物质上涌、中上地壳的背向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962.
陆相断陷湖盆T-R旋回沉积层序与研究实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陆相断陷湖盆的沉降机理、湖盆形态等均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沉积盆地,因此,沉积层序的内部构成及层序边界发育特征也不同。在这种湖盆中,不适合于直接套用“Vail学派”的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的层序地层学模式,但其基本原理仍可应用。以东濮断陷盆地为例,分析了盆内构造-沉积旋回之内的湖进-湖退(T-R)旋回沉积层序,这种层序由湖进体系域(LTS)与湖退体系域(LRST)组成。LRST中发育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储集砂体。由于断陷湖盆的边缘坡度陡峭,以及湖平面升降幅度有限,因此,叠加于构造-沉积族目之上的更高频T-R旋回层序缺乏I型层序边界,控制T-R旋回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区内构造(断层)的幕式活动,而更高频的T-R旋回的形成则与米兰柯维奇气候旋回相关联。  相似文献   
963.
百色盆地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百色盆地几个典型低熟油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并重点以百-5井低熟油为对象,详细总结了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结果表明陆生高等植物和微生物大量繁衍及其对高等植物的改造的贡献可能是形成百色盆地第三系低熟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4.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阐述了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把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滞流型和封存型四种类型。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流体动力系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强调在不同类型的流体动力系统中,油气藏形成的机理不同,在成藏动力学研究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重力驱动型和封存型流体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对我国南方海相盆地和其它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5.
刘翔 《铀矿地质》1998,14(3):142-149
本文以322矿田为例,对穿越矿田的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予以讨论。论述了矿田内铀矿床的形成、分布与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揭示了丰州拉分盆地的形成与铀成矿的内在联系,认为遂川-热水走滑断裂系是322矿田的主控条件,走滑断裂的脉动性控制了铀成矿的多期多阶段性。最后简要地分析了322矿田的找矿前景和走滑断裂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66.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占谦 《地球科学》1998,23(1):59-64
我国大陆地壳进入中生代以来,发生了较其他陆壳更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都是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壳以裂陷作用为主的典型运动,在中生代板块构造的特定时代和以裂陷作用主主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岩浆活动沿断穿骨石圈和地壳的深断裂发生,上涌至地壳地面形成火山岩带和地层格架中的火山岩层,上涌至地壳内部形成壳内流体相央浆房而成为高导层,火山活动是由中生代生成的太平洋板块和我国大陆地壳俯冲,使大陆地壳深  相似文献   
967.
流体包裹体在建立四川盆地古地温剖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一刚  余晓锋 《地球科学》1998,23(3):285-288
根据四川盆地沉积-埋藏史、主要地热事件、井下R0部面及钻井测温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推算了四川盆地中部各地质时期地层的古地温,并建立了古地温梯度表,用此表可计算四川盆地各地期地层古地温。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的古地温表明:四川盆地地层地温梯度由古至今逐渐降低,现今地温状况对古地温状况有明显的继承性。东吴运动(地裂运动)峨嵋山玄武岩大规模喷溢时期是盆地地温梯度最高时期,推算其地温  相似文献   
968.
二连断陷盆地群伸展构造系统及其发育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建业  焦贵浩 《地球科学》1998,23(6):567-572
二连盆地形成于侏罗纪到早白垩世期间,是东北亚断陷盆地系内的一个典型的盆岭式断陷盆地群,其内蕴藏丰富的煤和油气资源,综合分析了二连盆地油气勘探中积累的地质资料,系统地研究了与盆地形成有关的构造,并与北美西部盆岭省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二连盆地宽裂陷作用和低拉伸率条件下的伸展构造系统。以上述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盆地发育的深部背景。  相似文献   
969.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刘建明  刘家军 《地球化学》1998,27(6):585-591
对我国众多沉积岩系中的微细当染型金矿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非常分散复杂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被认为是沉积盆地流体的一个典型特征,这是因为盆地流体中水的两个主要来源-海水和大气降水,经不同程度的水-岩反应同位素交换后又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再加上有机物和粘土矿物的相变水在不同阶段以不同比例加入。  相似文献   
970.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受权  颜其彬 《地质科学》1998,33(4):435-446
以泌207井作为参照井,本区下第三系核三段上部所划3个陆相层序发育Ⅰ型层序界面一个,Ⅱ型层序界面3个。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自下而上发育有低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及晚期高位体系域(LHST)等4个体系域,共5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3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楔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等时层序地层框架模式清楚地显示了泌阳断陷成盆演化史、沉积充填史及其陆相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