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5篇
  免费   950篇
  国内免费   544篇
测绘学   740篇
大气科学   802篇
地球物理   2931篇
地质学   692篇
海洋学   438篇
天文学   279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The seismic ground motion of a test area in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Naples is computed with a hybrid technique based on the mode summation and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This technique allows us the realistic modelling of source and propagation effects, including local soil conditions. In the modelling, we consider the 1980 Irpinia earthquake, a good example of strong shaking for the area of Naples, which is located about 90 km from the epicenter.The detailed geological setting is reconstructed from a large number of drillings. The sub-soil is mainly formed by alluvial (ash, stratified sand and peat) and pyroclastic materials overlying a pyroclastic rock (yellow neapolitan tuff), representing the neapolitan bedrock.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oil and its geometry warran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phisticated hybrid technique.As expected, the sedimentary cover causes an increase of the signal's amplitudes and duration. If thin peat layers are present,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s are reduced, and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for the bedrock model. Thi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backscattering of wave energy at such layers, that tend to seismically decouple the upper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ructure.For SH-waves,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 S-wave velocities on the spectral amplification i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locally measured velocities and values determined from near-by down-hole measuremen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mputed spectral amplifications confirms the key role of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seismic velocities of the different layers.The comparison performed between a realistic 2-D seismic response and a standard 1-D response, based on the vertical propagation of waves in a plane layered structure, shows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from which it is evident that serious caution must be taken in the modelling of expected ground motion at a specific site.  相似文献   
122.
123.
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及天然地震反演结果给出了东经96°~108°,北纬32°~40°范围内的莫霍面埋深图,并讨论了莫霍面轮廓与中强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地壳厚度急剧变化、陡变带拐弯处及中地壳顶部存在低速层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124.
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丰江、美国奥洛维尔和蒙蒂赛洛水库地震极近场地面运动资料,研究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结果表明,水库地震的峰值加速度高,衰减快。利用国内水库地震资料研究了水库地震烈度。水库地震烈度与同级天然地震烈度相比,一般是烈度高,衰减慢。水库地震的地震动反应谱频率高,地震动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5.
对近代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浅源强震空间分布的大尺度不均匀性进行研究,得出:(1)该区存在4个主要的高地震活动区,即华北地震区(30°~42°N)、东南沿海地震区(19°~25°N)、南北地震区(缅甸—中国—蒙古)和中亚地震区(帕米尔—天山—贝加尔湖);(2)这4个地震区与该区周围板块(欧亚板块与北美—太平洋—菲律宾海—印度板块)之间边界上地震耦合强度大的段落大致垂直;(3)作用于板块边界不同段落上的应力水平差异,可能是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板内近代大尺度强震活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6.
强余震持续时间的早期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翠英  张宇霞 《中国地震》1997,13(2):164-171
本研究旨在解决地震序列中强余震持续时间的早期估计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强余震的震级定义,指出:主震型与强震群型序列的强作震持续时间存在差异。使用模式识别方法对主震型序列中强余震持续时间大于1天,小于1天及无强余震等3种情况进行划分之后,给出了两类序列的强余震持续时间与序列和第一震震级的粗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7.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地震前孕震区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地震前后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参数的计算、分析和研究,有可能提取出可靠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曾小苹等,1990)。为了进一步开展对该方法研究工作并使其在我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得到应用,我们使用了静海台的地磁记录资料,分析计算了该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在地震前后的变化情况,确立了该方法应用天津地区地震预报的短临异常特征及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8.
地震荷载下莫高窟围岩动态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以敦煌莫高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地震荷载下洞窟围岩动态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动力有限元法。从地震动特性入手。分析研究了地震作用对洞窟围岩及其附属构筑物可能造成的损坏,为石窟物地震安全评估及防灾对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中国周边地区强震与中国大陆地区强震活动的关系分析,发现中国大陆周边地区活跃时段期间和其后3年是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主要活动时期,周边地区强震活动增强后,中国大陆内部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强震活动可能会逐步进入高潮,南北地震带中段未来数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0.
刘希强  林怀存  黄耘  李红 《中国地震》2004,20(3):247-256
基于Morlet小波变换,提出一种新的定量划分地震活跃期或平静期的分析方法,形成了根据复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周期累加能谱极大值点变化、实小波变换振动周期谱时频分布以及指定周期的小波振动周期随时间变化的极值分布规律来研究地震活动韵律性及其时变特征的物理思路。通过对全球、中国大陆和华北地区浅源地震年释放能量的时间序列分析。对研究区强震活动的韵律性及其时变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根据目前强震活动具有的韵律性,结合历史地震活动情况,对未来研究区地震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