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40篇
地质学   495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池塘中设置生物膜净水栅对比实验的方法,在8口土池开展生物膜"细菌-藻类"协同系统改良池塘养殖水质与沉积物的效果、对苗种培育效果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42d的养殖期间,处理组比对照组节水减排达65.1%,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组水质的p H、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7%、31.3%和38.7%(P0.01),氨氮、总磷、活性磷和硫化物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1.6%、37.8%和27.9%(P0.05);弧菌数和藻类密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3.1%和51.3%,硅藻相对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93.7%;细菌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0.8%,蓝藻相对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6.6%;处理组的藻类生物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8.9%;生物膜上的细菌总数高达1.30×109 CFU/g,而弧菌数为零;处理组池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30.5%,硫化物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47.0%;草鱼苗种起捕规格、成活率、产量和生长速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24.6%、4.3%、29.8%和28.6%,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5.6%,处理组每公顷池塘培育草鱼大规格鱼种可增加净利润约1.92万元。  相似文献   
112.
初步研究了在海参养殖池塘中,不同养殖方式下,大型海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的生长特性及对水体中氨氮和活性磷的去除作用。2012年3~5月,在山东莱州试验养殖海黍子60d,结果发现其长度最大从43.8cm增长到81.3cm,增长85.6%,日增长率(SGR)在14℃时最大,达到5.0%;每绳的平均质量从0.74kg增到2.59kg,增长3.5倍,SGR在12℃时最大,达4.3%;水体氨氮平均下降了25.9%,活性磷下降了37.5%。实验证明海黍子能在适合的池塘中养殖,并且能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活性磷,是有效的近海生境修复大型工具种海藻。  相似文献   
11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地区铀成矿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保侠  贾恒  于宏伟 《铀矿地质》2010,26(4):201-207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于次造山带构造背景。惠安堡地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马家滩断褶带,传统理论认为这里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的进行,但近几年的找矿实践证明该断褶带的铀成矿作用既有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一些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性。该区的地层倾角较大,砂体厚度也较大;地下水近源、短途、双向径流,形成多个复杂的局部水动力系统;沿背斜东、西两翼发育的层间氧化带具有层数多、双向发育、期次多、氧化深度大、沿倾向延伸较短、纵横方向厚度变化快、连续性较差、地球化学分带不明显、水解蚀变作用弱等特点;铀矿化具有层数多、期次多、品位较低、厚度较小、矿化分散、深度较大、矿化主要受层间氧化带翼部控制、前锋成矿较弱、矿化纵横连续性差、矿后改造较强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4.
2013-06~07??????????3?????????????С??????????п???????У???????????????????????????????????????????????????????????????????????????????????????????????????????????(ETAS???)??????????????????????崥???????????????й???????????????????  相似文献   
115.
郭海棠 《地质与勘探》2014,50(3):486-493
穆斯堡尔谱对确定铁离子占位、核外环境及氧化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红山铜金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XRD、TA、湿法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的基础上,测定了板铁矾、针绿矾等8种硫酸盐矿物的室温57Fe穆斯堡尔谱,并根据常温下硫酸盐矿物穆斯堡尔谱参数和其晶体结构中Fe3+和Fe2+的占据位置对其谱峰进行了指派。结果表明本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的同质异能位移较小、四级矩分裂值分布范围较大、无磁超精细分裂等特征,且硫酸盐矿物结构中存在着共价键。通过与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相比较,两者在近地表风化及氧化过程中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基本相同,酸性和氧化性的环境为硫酸盐矿物的产生和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红山矿床更为干旱少雨,导致两者硫酸盐的穆斯堡尔谱参数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6.
研究区位于酒东盆地东北缘红山地区。通过对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后生氧化改造作用的研究,认为灰白色弱氧化、强水解蚀变带是层间氧化带的一部分。铁和有机质是沉积岩中常见的色素,当含氧水进入目的层砂体时,砂体中的有机质、低价铁(Fe2+)等化合物被氧化,导致岩石褪色;同时氧化作用导致砂岩中长石水解,形成以高岭石为主的白色黏土矿物,使岩石增白。增白与褪色的双重作用是砂岩总体上变白的重要原因,其所形成的灰白色蚀变岩位于强氧化的紫红色-黄色蚀变亚带与灰色原生岩石带之间的一定范围内。铀矿化(体)产在弱氧化、强水解灰白色砂岩与原生灰色砂岩界面附近偏灰色岩石一侧[1-2]。灰白色蚀变带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可作为区域性白垩系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7.
文中阐述了尾矿库选址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浅层地震和勘察工程、水文地质试验等对库区渗漏性进行评价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渗漏性评价及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8.
We report on UV/Visible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of aluminum coated Lexan filters designed as UV blocking filters for soft x-ray detectors. Transmission of the filters in the 2300-8000 Å wavelength rang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xpected. It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applying a simple slab model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adopting material properti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 show that this is due to interference effects which a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filter geometry, and to oxidation of exposed aluminum surfaces and/or chemical interaction with the plastic support.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have led to the redesign of the Advanced X-ray Astrophysics Facility High Resolution Camera UV blocking filters.  相似文献   
119.
成冰纪全球冰期是地球历史上最极端的冰室气候事件,冰川作用波及赤道区域,全球可能都遭受了冰封,海洋广泛缺氧,生物演化进程迟滞。然而,冰期结束之后,大气氧浓度迅速升高,海洋发生逐步氧化,大型带刺疑源类和真核多细胞藻类在埃迪卡拉纪开始繁盛,出现最早的动物,地表生物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然,成冰纪全球冰期事件是地球系统演化的重要转折。认识冰期的环境效应是认识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的关键,也是打开地表宜居环境演化的钥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成冰纪全球冰期的气候假说、冰期沉积特征、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及冰期后的大气与海洋环境剧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全球冰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0.
张良 《地质与勘探》2023,59(6):1250-125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邑-宜君地区直罗组古层间氧化带具有明显分带特征,通过对不同分带砂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及环境敏感参数特征对比研究,将旬邑-宜君地区古层间氧化带发育的水-岩作用过程划分成两个阶段:古层间氧化带形成和大规模成矿阶段、二次还原改造阶段。(1)古层间氧化带形成和大规模成矿阶段:含氧水进入目的层砂体,使砂体中Fe2+氧化成Fe3+(Fe2+含量最低,Fe3+最高);砂体中的U被氧化为U6+,形成铀酰腐殖酸盐络合物发生迁移(U、Corg、S含量最低、Th/U比值最高);长石高岭土化使Si发生流失(SiO2含量降低);携带大量U的氧化流体运移至氧化还原过渡带(Corg、∑S含量最高、Fe2+含量仅低于灰绿色砂体),还原剂(有机质和黄铁矿等)将U6+还原成U4+,形成沥青铀矿;U4+与SiO44-发生反应形成铀石(Th/U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