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6篇
  免费   3111篇
  国内免费   910篇
测绘学   487篇
大气科学   230篇
地球物理   11652篇
地质学   2786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1049篇
自然地理   59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493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699篇
  2003年   657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397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influence of local geologic and soil conditions on the intensity of ground shaking is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ground motion due to local site effects resulted in severe damage to dwellings in the Bam area during the 2003 Bam Earthquake. A unique set of strong motion acceleration recordings was obtained at the Bam accelerograph station. Although the highest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recorded was the vertical component (nearly 1 g), the longitudinal component (fault-parallel motion) clearly had the largest maximum velocity as well as maximum ground displacement. Subsurface geotechnical and geophysical (down-hole) data in two different site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used to estimate the local site condition on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in the area. The ground response analyses have been conducted considering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soil deposits using both equivalent linear and nonlinear approaches. The fully nonlinear method embodied in FLAC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nonlinear soil properties on earthquake wave propagation through the soil layer, and compare with the response from the equivalent linear approach. It is shown that thick alluvium deposits amplified the ground motion an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amage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earthquake stricken region.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indicated similar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motions for both equivalent and nonlinear analyses, showing peaks in the period range of 0.3–1.5 s. However, the amplification levels of nonlinear analysis were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linear method especially in long periods. The observed response spectra are shown to be above the NEHRP building code design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at high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   
32.
现代遥感技术具有获取信息范围大、速度快,适应性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5.12"汶川地震后,交通堵塞、通信中断,遥感技术成为信息获取和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遥感图像特征和遥感解译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为例,阐述了遥感技术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500kaBP)至晚更新世初期(90ka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其中前一类(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断裂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前者可控制5.5级左右的地震,而后一类可控制6-7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青岛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青岛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论述青岛地区区域构造特征与地震的关系。进而阐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大可能发生地震海啸的原因。并对青岛地区今后地震监测及抗震防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5.
针对多传感器观测环境下带乘性噪声系统的逆向最优滤波与反褶积融合估计问题 ,本文提出了 1种基于极大似然准则的最优融合算法。该算法中各单传感器间并行计算 ,并且融合中心与单传感器处理中心间无反向通讯 ,因而执行效率较高。仿真表明 ,该融合算法产生的逆向滤波与反褶积比单传感器处理结果有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6.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tability design system of submarine pipelines. The system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design procedure for users with reference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methods and in the light of hom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37.
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特征与构造、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赤军  方剑 《台湾海峡》2001,20(1):101-109
分析认为,在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场中,具有短波长特征的空间重力异常受地形与海深所制约.玉山的200×10  相似文献   
38.
张年明  郑健志 《台湾海峡》2005,24(4):426-432
中国台湾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地震活动频繁.本文报道了 我国台湾地区及其邻近海域1985~2002年间5.5级以上地震的条带内外频度比分 布,并着重研究了1999—2002年中发生的3次7.5级以上地震前的条带现象.其结 果表明:台湾地区近期发生的3次7.5级以上大地震前,5.5级以上地震呈条带分 布.这些条带符合条带内地震个数Nin≥6的条件,符合条带内、外频度比Nin/(Nin Nout)≥75%的条件,也符合条带长宽比大于5的要求,只是与板内地震条带相比,条 带的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39.
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立了一个地震海啸数值模式,模式包含越洋海啸传播部分和近岸海啸变形部分,在越洋海啸传播部分中采用线性浅水方程,使用蛙跃格式求解,并且选择合适的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使差分格式中产生的数值频散与包辛尼斯克方程中的物理频散一致,这样在不影响海啸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节省了计算机的机时与内存.在近岸海啸变形部分的计算中,考虑了非线性对流项与海底摩擦项.同时该模式采用了多重网格嵌套技术,提高了所关心地区的计算精度.利用这个地震海啸模式模拟了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结果与观测记录较吻合.这个模型已用于我国沿海核电站可能最大地震海啸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40.
本文根据1960~1994年千里岩和青岛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千里岩与青岛35年来气温的年、季变化特征及差别,发现35年来,千里岩和青岛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变暖趋势,但千里岩增温幅度较青岛小。从分析中发现,与气温变暖趋势相对应,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面积、强度指数的年、季变化也呈明显的增强、增大趋势。且年平均气温与冬季副高面积指数相关最显著。最后依此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并预测了1996年千里岩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