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4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2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登陆台风与我国降水的统计关系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卓嘎  谢金南  马镜娴 《高原气象》2000,19(2):260-264
利用1951~1994年全国范围内160个站历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及台风活动资料,分析了台风活动与我国降水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台风活动与青藏高原东侧年降水量之间的联系相对而言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2.
台风移动路径数值预报的影响因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一个区域中α尺度数值预报业务模式进行垂直分层增加和积 云对流参数化改进,并设计八种对比试验方案,对9406号台风进行模拟预报,通过 对比分析各方案模拟预报的台风移动路径,探寻数值模式对台风移动路径预报的 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3.
对9711号台风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南低空急流和高层的西风急流与台风的相互作用,高层辐散区与低层辐合区同时北抬和重叠,是造成山东地区附近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原因。暴雨区主要位于台风移动前方的右侧。台风的移向与副高的位置及强弱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4.
9914号台风风暴潮、巨浪特点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介绍了1999年14号台凤造成闽南沿海地区灾害概况,分析了台风、暴潮、巨浪的特点,阐述了本台对台风暴潮巨浪监测预报服务情况,说明加强海洋灾害预报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5.
选取1981—2018年影响广西且灾情记录比较完整的86个台风样本,基于台风灾害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划分灾情等级,选取致灾因子,利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广西台风灾害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选取的台风灾害致灾因子与台风灾情等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构建的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模型对台风灾情预估效果较好,训练样本拟合一致率为86.1%,测试样本预报准确率为71.4%,其中严重和较重的台风灾情等级预报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较轻等级的预报准确率达83.3%。  相似文献   
126.
为研究台风模拟对不同陆面过程方案的敏感性,本文以0808号登陆台风"凤凰"为例,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及NCEP同化资料,进行了48 h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每一陆面方案与大气模式耦合模拟时台风中心位置及台风最大风速都呈现出该耦合系统独特的模拟特征,如与观测台风中心位置相比,NOAH方案模拟移动路径平均偏差最小,PX模拟偏差最大,NOAH-PX两方案差异可达NOAH方案模拟移动路径平均偏差的40%,可见台风模拟可因陆面方案的不同而呈现系统性的差异,且台风模拟对陆面方案的选择是敏感的;不同陆面方案通过模拟地表通量的差异导致温压场差异,并进一步影响模拟台风路径及台风强度。这些结果都表明了在台风的模式预报中,选择适当陆面方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7.
基于中国台湾地区主持的侵台台风之飞机侦察及下投式探空仪观测实验(Dropwindsonde Observations for Typhoon Surveillance near the Taiwan Region,DOTSTAR)获得的高分辨率下投式探空仪探测资料,分析了2003年9月—2012年8月所有发生在中国台湾地区附近海域的台风型大气波导事件,遴选出一次由0920号超强台风“卢碧”引起的强台风型海上大气波导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0.125°×0.125°),对此次波导的生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WRF模式比较了不同初始化方法对台风强度、尺度和周围台风型大气波导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此次强台风型大气波导发生在台风环流西北侧外围的弱下沉运动区,其形成与850 hPa高度附近北方强干空气平流导致湿度随高度锐减密切相关。在数值模拟中运用台风动力初始化方法,可以有效改进台风强度、路径和尺度的模拟效果,进而有利于改善台风型大气波导尤其是波导层所在高度的模拟效果。台风外围出现的大气波导通常以悬空波导为主,模拟效果与台风螺旋雨带和内核尺度的模拟关系密切,而与台风强度和眼墙结构关系不大。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具有模拟台风型大气波导的能力,是研究台风型大气波导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28.
In the traditional incremental analysis update(IAU) process, all analysis increments are treated as constant forcing in a model’s prognostic equations over a certain time window. This approach effectively reduces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 introduced by data assimilation. However, as different scales of increments have unique evolutionary speeds and life histories in a numerical model, the traditional IAU scheme cannot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hort-term forecasting for the damping of hig...  相似文献   
129.
Fail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2004 Mindulle Typhoon in Taiwa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n July 2, 2004, a 2000-km southwest air current following the Mindulle Typhoon caused serious damages to infrastructures in Taiwan. The disaster resulted in extensive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failures, mainly as a result of debris flow. Some of the sites were subjected to types of repeated failures compared to previous typhoons. Some structural failures were attributed to geotechnical failures. It is decided to document and identify causes for some of these major failures triggered by typhoons. The case history showed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to futu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works. New challenges were posed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n encountering rainfall-induced failures.  相似文献   
130.
高安宁  李菁  陈见  祁丽燕 《气象科技》2016,44(4):653-658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ECMWF等数值预报产品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近海加强、造成广西异常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威马逊"经过的海域温度异常偏高,西南季风急流增强,以及垂直风切变小,有利于"威马逊"近海加强;2"威马逊"与季风急流在海南文昌近海相遇,促使台风中心附近潜热能持续增大,暖心结构更趋于完整,是"威马逊"强度突然加强的重要原因;3充沛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威马逊"异常暴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