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606篇
海洋学   99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61.
煤层气压裂中压裂液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层气井压裂过程中,由于煤储层具有割理发育、比表面积大等特性,使煤层吸附压裂液而对煤储层造成严重伤害。使用IR和GC/MS分析仪等,对煤基质吸附压裂液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研究,将复杂的压裂液体系简化为3类吸附组分,即GC/MS分析结果为代表的有机组分、无机物分析代表的吸附组分、瓜胶及其破胶后的断链有机物组分。通过无烟煤和长焰煤对压裂液的吸附试验及IR分析发现,煤样对有机成分有更强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62.
铬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评述了铬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的主要方式,着重讨论了吸附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生物作用对铬迁移转化的影响.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3.
CO2-ECBM中气固作用对煤体应力和强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固体表面能下降是引起固体膨胀的动力源的理论,给出了煤体吸附CH4和CO2后的膨胀应力的计算公式,对CO2和CH4吸附引起的膨胀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评估CO2注入煤层后吸附引起的膨胀对煤层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取Griffith断裂理论中临界应力为煤体强度指标,给出了煤体吸附气体后强度下降的计算公式,对煤体自由膨胀条件下吸附CH4和CO2强度降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64.
元素活动态测量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发展了元素活动态各相中11 种以上元素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提取操作和分析、测定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5.
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模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采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性质以及高岭石表面对铅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高岭石表面在不同pH条件下对质子和铅离子的吸附反应可以用单一表面基团、无静电表面络合模式来描述。高岭石表面酸度常数拟合值分别为pKa1=2.75和pKa2=5.52,电荷零点pHzpc=4.1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铅的两种表面化合态〉SOPb^+和〉SOPbOH的浓度也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66.
CL—5209萃淋树脂吸附钍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L-5209萃淋树脂吸附钍的性能和机理,并用减压微色谱柱考察了相关离子的萃取色谱行为。选择了分离钍的最佳条件,用于矿样中微量钍的分离和测定,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67.
气体吸附法测定坡缕石的比表面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缕石(P)是一种含水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层链状的晶体结构。本文采用气体吸附法测定了安徽嘉山地区坡缕石的比表面积,结果证明,坡缕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数值在130m~2/g左右,为凹凸棒粘土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768.
超压盖层封烃能力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低速渗流理论及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超压盖层的实际资料,证实盖层超压形成的本质因素是盖层毛细管孔隙的吸附阻力。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盖层超压的封闭能力是该盖层超压值的 2倍,超压盖层的总封闭能力是盖层底部岩石排替压力与 2倍盖层趄压值之和;结合超压盖层的成岩演化史及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了超压盖层形成时间及其封烃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并以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嫩江组一段区域盖层为例,研究了该盖层超压对其下部青山口组源岩层生排出的油气封盖的有效性。根据超压盖层的特点,论述了超压盖层在油气保存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9.
针对自平衡抗吸附海床基,结合其在渤海和北黄海近百次的应用,采用Skempton,Terzaghi经验模型和有限元计算模型方法,分析不同底质、不同浸深和不同起吊方式对海床基的吸附力影响。结果表明:(1)海床基的吸附力主要取决于底质粘聚力的大小,相同浸深条件下粘土底质吸附力最大,以下依次为亚粘土、亚砂土、淤泥和砂土。不同底质吸附力相差较大,粘土底质吸附力最大可达172.6 kN,而在砂土底质下吸附力最大仅有20.4 kN。同一底质条件下随着海床基浸深的增大,海床基的破坏位移也随之增大,相应的吸附力也增大明显;(2)相对于Terzaghi模型,Skempton吸附力模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更接近,因此其更适合用来估算海床基吸附力的上限解;(3)海床基侧向单点起吊的吸附力仅为竖向对称起吊的44%~47%。  相似文献   
770.
北方典型内陆盆地高砷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  郭华明  高存荣 《现代地质》2015,29(2):351-360
我国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是受砷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开发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高砷地下水修复治理技术极具必要性。以大同盆地、呼包平原、河套平原和银川平原为代表性研究区域,归纳总结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高砷地下水区水化学特征。通常情况下,高砷地下水的pH值较高,共存阴离子(HCO-3、SO2-4和Cl-)浓度较大,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较高,并且As(Ⅲ)为主要砷形态。开展了针对北方典型高砷地下水特定水化学环境特点(如pH值、共存阴阳离子以及溶解性有机物等)的改性天然菱铁矿除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天然菱铁矿对溶液pH值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其除砷性能基本不受pH值、共存阴离子、Ca/Mg阳离子及以腐殖酸为代表的溶解性有机物等典型高砷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因素的影响,表明吸附剂对砷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另外,改性天然菱铁矿对As(Ⅲ)的去除效果优于对As(V)的去除效果,因此,利用改性天然菱铁矿作为反应介质材料,将其应用于处理主要以As(Ⅲ)形式存在的高砷地下水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