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7篇
  免费   1718篇
  国内免费   2504篇
测绘学   562篇
大气科学   2203篇
地球物理   2114篇
地质学   4067篇
海洋学   2697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647篇
自然地理   225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538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680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哈尔滨地区雨滴直径分布函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美国PMS公司生产的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对1999年5-7月哈尔滨地区几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观测。根据雷达资料和宏观观测,把降水云分为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积雨云,分析了3类云降水微物理结构,重点研究了不同类型降水的雨滴谱分析特征,拟合了雨滴直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992.
贺兰山地区沙尘暴若干问题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利用贺兰山地区沙尘暴历史资料和综合观测资料 ,对大气背景、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发生期间的大气气溶胶数浓度谱、质量谱、大气总悬浮颗粒 (TSP)及粒径分布、微气象、分光日射观测以及沙尘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处理 ,分析了该地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形成规律 ,气候变化特征和贺兰山的影响。并综合研究了沙尘气溶胶尺度谱特征、光学厚度和化学组分等变化特征 ,提出了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993.
以黄淮海为例研究农田实际蒸散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菱  倪建华 《气象学报》2001,59(6):784-794
以田间实验资料为基础 ,建立农田蒸散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与潜在蒸散的函数关系。利用这种函数关系 ,计算黄淮海地区 ,在自然条件下农田蒸散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黄淮海农田蒸散量的年变化呈双峰型 ,第一峰值出现在冬小麦抽穗开花期 ,第二高峰出现在夏玉米抽雄开花期。农田蒸散的区域分布趋势与自然降水分布相一致 ,在量值上约等于降水量的 84%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天气系统下我国云雨水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5-1993年我国10个省市飞机观测的云水化学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对我国云、雨水化学特征的影响。平均而言,我国北方地区云水不酸,南方地区云水酸。降水天气系统对云化学组分有一定的影响。北方地区受蒙古低涡影响时,云水中Ca^2 明显增多,表现了沙尘污染的特征;南方地区静止锋降水时,云水酸,离子浓度也高。  相似文献   
995.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for concentrations of a scalar pollutant dispersing in the turbulent atmosphere has a finite domain that is bounded above and below. Three methods, based on extreme value statistics, are used to obtainestimates for the upper bound and to describe the high concentration tailbehaviour of the distribution; all three methods are applied to concentrationdata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atmospheric releases. Quantile quantile (QQ)plots are used to assess the goodness of fit of the resulting estimates of thedistribution, and also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methods. Thepredicted values for the upper bound are orders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esource concentration, illustrating that molecular diffusion has a large effecton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1970年以来发生于祁连—海原地震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序列类型,研究了各种类型地震序列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44%为主震型,56%为孤立型.西海固地区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孤立型;101°~103.5°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东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主震型;99°~101°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段为孤立型和主震型序列并存;99°E以西的祁连山西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将上述结果应用于2000年6月6日景泰MS5.9地震的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判定结果与实际地震活动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997.
IntroductionTethys-Himalya tectonic belt extends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Europe, Asia and Africa, and stops at the longitude of 104(E in China. The famous North-south active tectonic belt located in China is a part of China-Mongolia central-axis strong earthquake belt and the huge crustal thickness undulation belt. The tectonic belt is a strong extrusion, tension and shear region. It is synthesized by topography gradient belt, faults, Cenozoic basin and strong earthquake belt on north-so…  相似文献   
998.
Introductio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methods for the mathematic study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in geo-field: one is analytic method, such as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the other is numerical model-ing method, such as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analytic method can only be applied to the conductor with very simple shape, such as sphere, circular cylinder, etc.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mputing speed and popularity of computer, the numerical modeling methods are use…  相似文献   
999.
萨热阔布—铁米尔铁矿区金铅锌成矿系列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萨热阔布-铁米尔特金铅锌多金属矿床受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含酸性火山碎屑岩的泥质沉积和化学沉积层控制,铁铅锌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与火山气液喷流沉积改造型。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成矿时序上有先铁铜、后铅锌、最后为金矿;在空间分布规律上,铁铜矿床产于喷口附近,金产于火山沉积洼地的边缘的火山斜坡上,铅锌产于沉积洼地之中。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