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210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602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521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8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We downscaled atmospheric reanalysis data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d Bayesian neural network (BNN) ensembles to obtain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at ten weather stations in southern Quebec and Ontario, Canada. Performance of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downscaling models was evaluated using four different sets of predictors, not only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y to reproduce the magnitude of day-to-day variability (i.e., “weather,” mean absolute error between the daily values of the predictand(s) and the downscaled data) but also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y to reproduce longer time scale variability (i.e., “climate,” indices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and's observed annual climate indic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ownscaled values). The climate indices used were the 90th percentile of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10th percentile of 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number of frost days, heat wave duration, growing season length, and intra-annual temperature rang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linear models usually outperform their linear counterparts in the magnitude of daily variability and, to a greater extent, in annual climate variability. In particular, the best model simulating weather and climate was a BNN ensemble using stepwise selection from 20 reanalysis predictors, followed by a BNN ensemble using the three lead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from the aforementioned predictors. Finally, we showed that, on average, the first three indices presented higher skills than the growing season length, number of frost days, and the heat wave duration.  相似文献   

992.
西沙赵述岛海域珊瑚礁生态修复效果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恢复是一个协助退化、受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近10 a来,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不断退化,至2009年珊瑚覆盖率已下降至不足10%.针对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退化状况,2011年12月于西沙赵述岛海域投放人工礁基并开展珊瑚移植实验,比较了人工修复区和自然恢复区1a后的修复效果.结果显示,投放礁基且进行珊瑚移植的区域,移植珊瑚的存活率不到10%;投放礁基但未进行珊瑚移植的区域,珊瑚补充量高达6~7 ind/m2;自然恢复区其珊瑚覆盖率提高了19.4%.依据珊瑚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方法,人工修复且进行移植珊瑚的区域的生物修复权重值为27.5,人工修复但未移植珊瑚区及自然恢复区的生物修复权重值为39.3,珊瑚修复生物指标为亚健康.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健康、有良好珊瑚幼虫补充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珊瑚礁群落可以自行恢复,其恢复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在缺少珊瑚幼虫附着基底的区域,通过人为增加一些附着基底,可加速其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只有高低潮数据的情况,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起一种预报当前台风时刻后第一个高潮时增水的模型。该模型选取台风在当前时刻、前6 h、前12 h、前18 h的中心经度、纬度、最大风速、中心气压以及当前时刻前第一个高潮时刻的风暴增水为输入单元。台风当前时刻后第一个高潮时刻风暴增水为模型输出单元。利用历史资料形成的规范化后的模式对,对模型进行训练,训练成功后,结合台风因子预报模型,即可用于风暴增水的预报。经过长江口高桥站高低潮实测资料的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取到了风暴增水效应,说明该模型可用于风暴增水的预报。  相似文献   
994.
才多  诸裕良 《海洋工程》2014,32(6):41-48
通过基于考虑波浪非线性频散关系的椭圆型缓坡方程数学模型(RIDE),在原高阶的控制方程中添加植物阻力项,建立了模拟植物区波浪传播的数学模型(RIDE-VEG)。将计算结果与规则波在植物场中变形的水槽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良好,并分析了植物区特征参数对于波浪传播的影响。针对相对淹没度、植物密度和波浪周期等因素对波高衰减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三者对于消浪效果的影响是单调的,但消浪效果对于波浪周期的敏感程度则较其余二者为弱。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忽略流场效应的RIDE-VEG模型较其它的模型计算更为简便,且计算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人工神经网络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了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预测模型。采用3层结构,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网络的输入变量,在确定了模型的各结构参数后,建立了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预测模型,并根据整个对虾养殖周期内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仿真。结果显示,水质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1 8,预测误差率结果显示,最大误差率为4.37%,最小误差率为0.12%,平均误差率为1.20%,总体预测结果较好。BP神经网络能够以较高精度预测养殖水质状况,为水质恶化的早期预报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6.
介绍WUSH-TV2型超声蒸发传感器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安装方法,并对实际工作运行中遇到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保障维护方法和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997.
人工鱼礁单体按不同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组合投放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圆管型礁为目前黄渤海区增殖礁的重要礁体型式,为优化该礁体的投放数量与排列方式,选择了3种不同叠放个数(1个、3个和6个)的圆管礁,设定了5个流速梯度(4.5、9.0、13.5、18.0和22.5cm/s),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圆管型人工鱼礁的流场进行水槽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20%以下,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反映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当礁体叠放个数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高度和上升流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背涡流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当来流速度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面积、上升流高度和背涡流面积均随礁体叠放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8.
山东济宁地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区域雨量对比和历史区域回归试验2种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分析适用于山东济宁地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评估方法。运用区域雨量对比试验计算出2次稳定性降水过程增加的降水量,运用历史区域回归试验法计算了2006~2009年济宁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的平均增雨量,对2月和4月的增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效果检验方法的不同导致人工增雨的降水量增加效果差别较大,利用区域雨量对比方法对济宁地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999.
Constructed wetlands(CWs) were integrated into an indoo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of obscure puffer(Takifugu obscurus) for effluent treatment. The effect of hydraulic loading rate(HLR) on the efficiency of effluent treatment by CWs was examined for over a month. The CWs were operated under brackish conditions(salinity 7.4–7.6) at 3 different HLRs(0.762, 0.633, and 0.458 m d–1) 3 times, 10 days each. Overall, the CWs exhibited high efficiency in removal of total ammonium nitrogen(by 81.03–92.81%) and nitrite nitrogen(by 99.40%–99.68%). The efficiency of CWs in removal of total ammonium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ous,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HLR. The CWs operated at the 3 HLRs in a decreasing trend proves to be effective, providing a useful method for effluent treatment in commercial puffer aquaculture systems.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参考DEM的机载InSAR定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无人工靶标的干涉定标方法对促进机载InSAR技术在山区等复杂地形的测绘、制图等定量应用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参考DEM的干涉定标方法,在InSAR定标中用已知高程精度的参考DEM与待定标的InSAR系统生成的DEM进行比较,利用参考DEM模拟SAR图像,获得大量定标所需的控制点坐标来建立敏感度矩阵,并对敏感度方程的解算进行了改进,同时将干涉处理与定标过程相结合,改进了干涉处理过程,最后得到定标后的干涉参数并生成DEM,利用机载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分析了无人工靶标干涉定标实验结果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