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41.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our previous research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SAF) at Parkfield, using the fault-zone trapped wave (FZTW) since the middle 1980s. Parkfield, California has been taken as a scientific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in the USA since the 1970s, and the SAF is the target fault to investigate earthquake physics and forecasting. More than ten types of field experiments (including seismic,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geodetic and so 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this experimental site since then. In the fall of 2003, a pair of scientific wells were drilled at the San Andreas Fault Observatory at Depth (SAFOD) site; the main-hole (MH) passed a ~200-m-wide low-velocity zone (LVZ) with highly fractured rocks of the SAF at a depth of ~3.2 km below the wellhead on the ground level (Hickman et al., 2005; Zoback, 2007; Lockner et al., 2011). Borehole seismographs were installed in the SAFOD MH in 2004, which were located within the LVZ of the fault at ~3-km depth to prob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F. On September 282004, a M6 earthquake occurred ~15 km southeast of the town of Parkfield. The data record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4 M6 earthquake provided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monitor the co-mainshock damage and post-seismic heal of the SAF associated with this strong earthquake. This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results from a sequence of our previous experiments at the Parkfield SAF, California, will be valuable for other researchers who are carrying out seismic experiments at the active faults to develop the community seismic wave velocity models, the fault models and the earthquake forecasting models in global seismogenic regions.  相似文献   
42.
王瑞  闫帅  柏建彪  常治国  宋远霸 《岩土力学》2019,40(8):3167-3180
针对大型露天矿开采后残存的大量端帮滞留煤进行开采时,确定留设支撑煤柱的合理宽度一直是端帮采煤工艺高效应用推广的突出难题。将端帮开采工作面假定为无限大板上相隔一定间距的共线裂纹,基于断裂力学Ⅰ-Ⅱ复合型裂纹模型,运用Hoek-Brown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分析了支撑煤柱边缘的应力分布规律,建立了支撑煤柱边缘破坏区的边界方程,进而得到了不同破坏准则下支撑煤柱破坏宽度的表达式。结合不同破坏准则下支撑煤柱破坏宽度的理论表达式与煤体破坏间所确定的表征其不同状态的3组特征参数,进行了曲线规律显现。依据不同破坏准则下所显现的曲线规律,分析了留设煤柱宽度Wp、采硐宽度We、煤层埋深H及煤层倾角β等独立因素对支撑煤柱破坏宽度rp的影响规律,同时将工程实例数据分别代入不同准则下所得的理论表达式。理论结果和实测数据表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运用更为符合现场煤柱破坏演化规律及适合节理岩体破坏的分析。此外,结合煤柱稳定性研究中的极限破坏理论和渐近破坏理论,描述了煤柱失稳破坏机制及过程。为端帮开采中支撑煤柱的合理宽度设计及煤柱破坏的理论分析中的准则运用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广端帮开采工艺的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相对于常规射线层析速度建模,基于波动理论的层析速度建模考虑了波的带限特性,反演分辨率更高。波动理论层析的核心在于波路径(有限频核函数)的计算。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斯束算子计算有限频核函数的方法,分析了初始束宽度和高斯束出射角度间隔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针对高斯束近源处误差较大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束参数以提高近源精度;详细分析了初始束宽度和角度间隔对改进高斯束方法的影响及改进高斯束的聚焦特性;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缓变介质中计算有限频核函数的可行性,计算效率较高且可处理回折波的核函数。  相似文献   
44.
防风林带结构是影响防风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不同宽度、不同株行距林带防风效能与林带后距离之间的统计模型,可以为防风林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通过风洞实验,在11 m·s-1风速下,对4种宽度、5种株行距林带的背风面0~10H(H为林带高度)的风速进行测定,采用曲线参数估计法、傅立叶模型、SSF模型(Sum of Sin Functions),构建了不同结构林带防风效能与林带后距离间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傅立叶模型拟合不同宽度林带的防风效能与林带后距离的关系效果最优,可决系数(R2)均在98%以上;SSF模型拟合不同株行距林带的防风效能与林带后距离的关系效果最优(R2>0.98)。根据构建的统计模型,风速为11 m·s-1左右时,林带宽度8 m(两行一带)的防风林的防风效能存在明显优势;5种株行距的林带中,株行距为8 m×8 m的防风林带本试验条件下防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
海面电磁回波频谱宽度与海浪波高密切相关,可应用频谱宽度进行海浪有效波高反演。本文应用线性滤波法仿真出了海表散射面元在雷达视向上的投影速度,建立了回波谱宽模型,分析了雷达空间分辨率、回波时间序列长度及海洋环境参数等因素对频谱宽度的影响,同时还针对如何在实际观测过程中选择回波时间序列长度、观测方位角等参数进行了讨论。最后还将理论结果与CSIR-X波段雷达实测数据谱宽估计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剔除雷达噪声以及频率泄露的影响后,基于高斯分布标准偏差的谱宽估计方法所得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很好,这从而证明了理论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所得结果对海浪有效波高反演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秦岭为我国气候分界线和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地,太白山为其最高峰,了解太白山区域的过去干湿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机制研究和未来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秦岭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树木年轮资料及其附近的宝鸡、眉县气象站1959—2016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重建了1852—2016年春季(3~5月)SPEI值,分析了近165 a太白山春季干湿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 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春季气候限制;与春季SPEI值相关性最高,达到–0.72(P<0.01),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为51.8%(调整自由度后为51.0%)。(2) 重建结果表明,近165 a来,有29 a春季为湿润年份,有23 a春季为干旱年份,分别占比为17.58%和13.94%。极端干旱年份为1892年、1929年、1945年和2006年,极端湿润年份为1881年、1921年和1990年,其中1892年(–1.73)和1881年(1.53)分别为最干旱和最湿润的年份。(3) 重建结果得到了周边地区干湿变化重建结果和历史文献灾害记载的验证;太白山地区干湿变化可以准确表征大区域干湿变化且存在2.5 a、3.1 a、3.8 a和8.4 a周期变化。太白山地区SPEI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成负相关以及与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呈正相关,其干湿变化可能与ENSO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7.
不同带宽的防风固沙林流场结构及防风效能风洞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带宽度是防风固沙林建植时要考虑的基本参数,研究不同带宽林带的防护效果对防风固沙林配置及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风洞模拟实验,在7、10、15 m·s-1风速条件下,对单行一带(Ⅰ型)、三行一带(Ⅱ型)、六行一带(Ⅲ型)和九行一带(Ⅳ型)共4种带宽的林带的迎风面、带中和背风面的风速进行了测定,分析了4种林带的风速流场、风速加速率和防风效果。结果表明:(1)4种林带流场结构和垂直风速变化规律相似,沿来风向均形成了林带上方和迎风面林缘附近的小范围高风速区及其后的风影区相互组合的流场结构;依据风速垂直变化规律划分为上部变化层(高度30~60 cm,受林带的影响最小)、中间变化层(高度5~20 cm,风速受林冠遮蔽作用,影响最大,且为风影区形成层)和近床面变化层(高度1~3 cm)。(2)4种林带在垂直纵剖面上的平均风速加速率随林带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即Ⅰ型(0.90) > Ⅱ型(0.87) > Ⅲ型(0.79) > Ⅳ型(0.78)。(3)4种林带的防风效果为Ⅰ型和Ⅱ型林带相同,Ⅲ型和Ⅳ型林带相同,后2种林带的防风效果优于前2种林带,且4种林带的防风效能均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8.
许炯心 《地理科学》2016,36(6):837-845
冲积河流平滩流量既反映了河道尺度上的水文-地貌耦合关系,又与流域因素密切相关。从这一概念出发,以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为例,研究了平滩流量的变化,并在流域层面与河道层面上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游水库调节改变了出库流量过程,使汛期流量大幅度减小,泄流过程均匀化,因而平滩流量减小。在龙羊峡水库修建后洪水流量减小导致漫滩机遇降低的情形下,泥沙淤在主槽内,也是平滩流量减小的重要原因。泥沙冲淤对于平滩流量的影响存在着某种累积或滞后效应,巴彦高勒平滩流量Qbf,BY不仅与当年的冲淤量有关,还与以前冲淤量有关,前4 a平均淤积量对平滩流量的影响最大。建立了平滩流量与前4 a累计淤积量、年均流量、年最大日流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该方程表明平滩流量既与当年的流量特征相联系,也与一定时间尺度上河道冲淤造成的后果相联系,反映了某种水文地貌耦合关系。研究还表明,存在着以下因果关系链:龙羊峡水库修建→汛期来沙系数增大→河道淤积加强→平滩流量减小。因此,通过改变龙羊峡水库的运用方式,增大汛期下泄流量,可以减小河道淤积、增大平滩流量,从而增大下泄洪水的能力,降低凌汛期间的防洪压力。平滩流量的变化是流域因素变化的结果,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在50 a的时间尺度上,暖干化指标的增大、引水率的增大、水库总库容的增大和天然径流系数的减小,是黄河上游平滩流量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
为了提高中心管振荡水柱波浪能利用技术能量转换效率,基于新的认识和目前常用的2.4米导航灯标,对中心管尾部设计了三种模型并在造波水槽中进行能量转换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管型中心管俘获宽度比最高达到了70.25%,但通频带宽度窄;加长喇叭口型中心管略好于喇叭口型中心管;在喷咀比为0.02条件下,加长喇叭口型中心管浮体有较高双峰俘获宽度比,波峰为40.0%,波谷为31.6%,通频带宽,为随机波下高效转换创造了条件。最高俘获宽度比和双峰通频带特性实验数据结果都优于历史文献值。根据试验数据对一些适合小型海洋仪器供电的样机进行了设计,设计的样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秦岭植被的影响已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牛背梁作为秦岭东部主脊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亚高山林线植被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现状尚未得到广泛关注。依照树木年代学原理,进行响应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牛背梁林线关键树种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年表特征及对气候响应的海拔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逐渐上升,但轮宽年表的同步性和信号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2)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气候响应结果基本一致,对气温的敏感性均较降水强,敏感时段为当年2~8月,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海拔树木受生长季末期8月气温的影响较重,中海拔树木受生长季前期3~4月降水和上年冬季10~11月气温的促进,而低海拔树木受初春1~2月降水的限制作用明显。(3)对比分析低、中、高海拔3个回归模型中显著因子的变化趋势,发现气候变化可以促进巴山冷杉生长季的提前,但不同海拔树木的生长动态各异,说明研究区林线不同海拔巴山冷杉生长对全球变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