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考虑岩溶区基桩嵌岩段侧阻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组确定岩溶区桩端顶板安全厚度的计算方法。考虑顶板的整体承载效应,结合弹性力学及第一强度理论,得到了顶板抗弯安全厚度计算式;考虑嵌岩段桩侧摩阻力对桩顶荷载的分担作用,结合格里菲斯判据及摩尔判据,获得了顶板抗冲切和剪切的安全厚度计算公式,进而运用ABAQUS建立了岩溶顶板与基桩整体分析计算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良好。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顶板厚跨比对抗弯安全厚度的影响,顶板岩层厚度对抗冲切、剪切安全厚度的影响以及嵌岩段侧摩阻力系数?对顶板安全厚度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选取已有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RCS)框架的低周期反复试验数据,采用地震工程开源模拟软件OpenSees对其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骨架曲线与滞回曲线,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随后考察弯矩放大系数(Mc/Mb=0.86、1.48、2.04)、柱轴压比(n=0.06、0.2、0.3、0.6、0.8)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各参数下框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各特征阶段的荷载与位移值。分析了框架的破化过程、延性与强度退化。结果表明:RCS组合框架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变形及耗能能力;随着弯矩放大系数的减小、柱轴压比的增大,框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屈服状态提前、位移延性降低。分析结果可供有关研究或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3.
针对线路矢量数据实时采集和同步压缩应用需求,本文提出具有高压缩率、低失真度特点的累积偏移实时压缩算法(CORC Algorithm)。算法突出对弯曲极值点和距离偏移的感知,创新性地提出累积变向点和累积变向拐点的弯曲极值点探测方法,提出距离累积偏移临界点的线路偏移快速判断方法,从而有效提高算法对方向连续偏移的敏感度和对摇摆偏移的高压缩率,提高线路矢量数据实时压缩的高保真性。累积偏移实时压缩算法在高限差阈值情况下仍能有效发现各类弯曲极值点和距离累积偏移临界点,在O(N)时间复杂性和O(1)空间复杂性下取得高压缩率、低失真度的理想压缩效果,实现了线路采集的零延时同步压缩。应用定时、定距两种采集策略生成的线路矢量数据集,与垂距法(VD Algorithm)、分段道格拉斯-普克法(Subsection DP Algorithm)进行实时压缩性能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累积偏移法作为实时压缩方法,与上述两种主流实时压缩算法相比,在压缩实时性、压缩率失真度平衡、限差阈值可控性3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同等压缩率情况下,累积偏移压缩算法失真度普遍降低达10%,且压缩率与失真度的平衡性受限差阈值取值和线路轨迹特征影响最小,可实现线路的定位采集、实时压缩、同步网络上传,在交通、旅游、探险搜救等领域的实时定位监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根据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及温度沿杆件截面高度线性分布等因素对钢结构常温和高温响应影响的基本方程,用自行编制的计算程序对单层双跨钢框架进行结构非线性温度响应研究,分析了弯曲应变、屈强比、梁柱刚度比、初始弹性模量等因素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温度步长、保护层厚度对结构耐火时间的影响。由计算结果发现,弯曲应变、初始弹性模量、梁柱线刚度比对梁跨中挠度及边柱柱顶水平位移影响较大,而对柱顶竖向位移影响不明显;当结构有防火保护层时,时间步长对结构耐火时间的影响不大,而保护层厚度对结构耐火时间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5.
Short-leg shear wall structures are a new form of building structure that combine the merits of both frame and shear wall structures. Its architectural features, structure bearing and engineering cost are reasonable. To analyze the elastic-plastic response of a short-leg shear wall structure during an earthquake, this study modified the multiple-vertical-rod element model of the shear wall, considered the shear lag effect and proposed a multiple-vertical-rod element coupling beam model with a new local stiffness domai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potential energy and 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 the stiffness matrixes of a short-leg shear wall and a coupling beam are derived in this study. Furthermore, the bending shear correl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such as the beam height to span ratio, short-leg shear wall height to thickness ratio, and steel ratio are intro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ight to span ratio directly affects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the short-leg shear wall height to thickness ratio should be limited to a range of approximately 6.0 to 7.0. The design of short-leg shear walls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ong wall and weak beam" principle.  相似文献   
36.
针对相邻两联连续梁桥伸缩缝处的碰撞现象,基于其周期不一致而表现出的动力差异性,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采用直接积分法研究了地震作用下相邻联的非同向振动和伸缩缝处的碰撞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周期比的相邻梁体,在地震动作用下产生的碰撞响应不同,加速度峰值小持续时间长的地震波对伸缩缝处的碰撞响应较小;碰撞对严重不同向振动的相邻两联(T2/T10.5)的地震响应影响很大,随着相邻两联周期比的增大,碰撞对结构地震反应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7.
地震作用及其诱发的变形或滑坡常会使抗滑桩受力发生显著变化,为此,研究了地震作用下不同加固位置的抗滑桩的动力响应和边坡变形情况.试验分析表明:中桩位边坡坡顶变形比高桩位边坡坡顶变形大,但中桩位边坡坡脚堆积变形比高桩位边坡坡脚变形较小;在同样条件下中桩位抗滑桩的静力、动力弯矩小于高桩位抗滑桩相应位置的弯矩;地震结束后由于坡体震动残余变形较大,抗滑桩最终承担着震后残余弯矩,但高桩位抗滑桩的承载能力在震后仍然发挥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高桩位加固位置可以有效发挥抗滑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但中桩位可以有效抑制坡底坡脚变形.  相似文献   
38.
对索的准确模拟有时应考虑弯曲刚度的影响.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考虑弯曲刚度对悬索静力构形的影响,分别推导了两端固结和两端铰接边界条件下水平悬索面内自由振动的解析解,并修正了已有文献中的不足之处,该解在理论上较已有解析解更为准确,它可看作是已有文献在均匀索情况下的解析解.本文推导的解析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9.
Two trial piles were installed at the berm section of an embankment in the later stage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one of them was fitted with an oversized casing to isolate its top 3 m from the action of surrounding soil. Lateral bending behaviour these two piles subjected to passive sub soil movements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 casing and is modelled in this paper using a three dimensional analysis. The effect of relative stiffness of the piles on their lateral bending behaviour i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interface joint slip on the pile’s behaviour is also investigated in a later section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0.
土工合成纤维土补强机理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艳美  张旭东  张鸿儒 《岩土力学》2005,26(8):1323-1326
对土工合成纤维土(TEXSOL)的补强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纤维土补强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已有纤维土强度计算经验公式的缺陷,并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经验系数如K,Q,R,P等,得出了各种影响因素与纤维土补强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土粘聚力的增量与纤维的韧度、细度及纤维土的配合比等参数有关;提出了能反映多种影响因素的纤维土补强计算经验公式;最后将直壁高度法推广到纤维土挡墙的设计中,并应用所提公式对纤维土挡墙进行了内部稳定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