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3个方面分析海南省的海水鱼养殖产业。发现:海水鱼养殖业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竞争力不足;总体进入壁垒较低,市场进入难度较小;种苗产业链分工和定价随机性强,鱼卵价格出现经常性短期波动;海水养殖业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许多企业面临环保督察、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诸多危机,产业技术进步贡献度不足。因此,提出如下建议:海南海水鱼养殖业需要在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制定长远的渔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行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的生产;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加快推进规模经济,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2.
库布齐沙漠3种沙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2000-2015年沙产业发展迅速,规模较大。库布齐模式在国内外影响力很大,实现了防沙治沙和生态经济的双赢。但库布齐模式在科学界也存在较大争议,主要表现在库布齐模式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沙产业的效益评价方面。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法)评价了库布齐模式中3种沙产业模式2015年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3种沙产业模式中,光伏发电综合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最高,达到1.000,高于生态饲料加工模式的综合效率且3种沙产业模式的纯技术效率均实现DEA有效;3种沙产业模式投入产出规模效率均较高,均值为0.978,最优为光伏发电综合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库布齐模式存在的问题、沙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Transboundary rivers have important geopolitical and geo-economic connotations, but riparian states of transboundary rivers are often driven by their own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be-come involved in regional conflic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herefore, finding a balance between the need for fair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a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is paper begins with consi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water laws related to transboundary rivers and then reviews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n benefit-sharing,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systems. We believe that existing international water laws form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and that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and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use. With respect to how transboundary water conflicts are resolved, there is a trend to move away from single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a zero-sum game) to benefit-sharing in order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riparian state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iculties in transboundary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paid attention to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fering guidance to promote establishment of inter-provinc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ased on existing practice,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s are still in their infancy, small in scale, supported by a weak legal system, lacking market mechanisms to encourage their use and relying on fiscal transfers as the method of payment. In the future, China will need to intensify its research on legal system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benefit-sharing as these impact transboundary water resources. Because government can be seen as a management department with multiple identities (enabler, regulator and buyer), to improve adaptive transboundary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government must develop as soon as possible data sharing platforms, standards of water consumption behaviors and intergovernmental policies (or ordinances).  相似文献   
54.
层状云中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间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兴  戴进 《大气科学》2005,29(3):465-474
利用数值试验方法, 设计了4 km, 8 km和20 km 三种飞机增雨播云间距方案, 研究了不同间距对有效区域的影响.从结果分析发现, 实际形成的播云线受水平风场输送作用, 与设计的航线产生了偏离; 不同播云间距形成的投影有效面积、有效作用时段不同, 其时空分布及投影有效面积所对应的地面位置也不尽相同.另外, 提出了增雨效益的数学表达式.效益分析表明, 在相同作业条件下, 8 km间距的增雨效益比20 km间距提高31%, 比4 km间距提高了23%, 4 km间距比20 km间距提高6%, 其物理原因主要是并合作用.最后, 针对交叉和平行播云方案, 提出了设计最佳播云间距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5.
日光温室加温是改善冬季日光温室作物生长温度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选择典型节能型日光温室,利用暖风机加温试验研究加温方式作用下温室内温度时间、空间变化以及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和不同外界温度条件下的加温效果,并进行经济投入分析。结果表明:电暖风机加温后温室内温度明显提高且温度分布较均匀,平均温度较对照温室高4.23 ℃,其中平均最低温度提升效果最明显;低温天气时,平均温度比对照温室温度高4.24 ℃;寡照天气时,平均温度比对照温室温度高4.48 ℃。暖风机在外界温度-12 ~-4 ℃时对温室进行加温的效果最佳。通过对几种传统的温室加温方式经济投入的分析表明,电暖风机是一种投资小,耗能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加温方式。  相似文献   
56.
概述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现状,界定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概念,论述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7.
"能源岛"技术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能源供应概念和方式,它将高品值的电力与低品值的热、冷3种能量需求有效地统一起来,从而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化物及有害气体的排放,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在充分调查崇明岛自然环境、投资环境、可再生能源储量的基础上,对崇明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绿色能源岛"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能源岛"建设的初步建议,为上海沿海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8.
青海湖流域防沙治沙生态效益现状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秀丽  严平 《中国沙漠》2012,32(6):1773-1778
本研究选择了青海湖周边沙漠化防治区,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和植被指标进行了野外观测,并对周边农牧户基本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了调查,建立了青海湖沙漠化治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模糊评价的方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隶属度,最终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专家系统打分建立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出生态效益各指标权重,明显看出,植被在青海湖沙漠化防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根据模糊评价结果得出研究区内目前防沙治沙生态效益差,说明青海湖防沙治沙工程生态恢复还处于初级阶段,综合治理生态系统建设未达到标准,生态系统仍非常脆弱。③通过农牧户基本情况及生态意识调查,发现研究区的农牧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生态环境了解及认识程度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农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9.
汤青  徐勇  李扬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161-169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黄土高原自实施生态退耕政策以来备受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通过构建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模型, 对农户可持续生计效益进行了分级评价, 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效益差异。结果表明:① 具有较高可持续生计效益指数的农户生计收入构成趋向于多元化, 不同生计策略收入所占比重也趋向平均化, 而生计效益指数较低的农户主要依赖于外出打工、卖粮菜等个别生计策略;② 各类型农户的人均生计效益指数和人均年收入排序呈现出:发展果园型>做小生意型>外出打工型>大棚种植型>舍饲养殖型。基于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并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 提出4 种黄土高原未来生计策略:① 推进人口城镇化, 有序引导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外迁;② 促进农地流转,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③ 拓展生计策略, 增强收入来源多样性;④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农户非农生计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0.
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变化与利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次研究以中国东部地区87 个城市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 分析2000-2008 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规律及变化的原因, 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展利用效益分类与判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 主要应用了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 并利用ArcGIS 9.2, 将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空间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非常大, 增长速度非常快;②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呈降低的趋势, 不同阶段差异明显;③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在省域和区域经济圈内差异明显;④城市建设用地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性最高, 经济投入的增加与人口的增长推动了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⑤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为5 类, 并且第3 类城市的总数为488 个, 占到样本总体的62.32%, 地均建设用地第二产值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最大;⑥对5 类城市建设用地效益进行了判别, 确定了各类别的判别式, 并达到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