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1.
本文分析了55例冠状动脉钙化的CT表现和发病部位,讨论了冠状动脉钙化冠心病的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验组)和75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评估双侧颈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斑块类型以及狭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大多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实验组患者各段血管斑块类型以软斑为主,对照组患者硬斑数量明显高于软斑和混合斑;实验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77.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左颈内动脉狭窄最多见,共35例,其次分别为右颈内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分别为31例、19例和14例。结论:64排螺旋CT不但能判定动脉内斑块数量和性质,而且可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CTA探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段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差异、及其对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行颈动脉CTA检查患者100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35人,平均年龄(55±9)岁。根据CT值的不同区分颈动脉分叉处及虹吸段斑块成分(脂质斑块<60 HU;混合斑块60~130 HU;钙化斑块>130 HU),并测量各成分斑块体积。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分析颈内动脉虹吸段与颈总动脉分叉部各组分斑块体积及构成比差异,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的面积,分析斑块总体积、各成分斑块体积对预测出现脑血管症状的准确性。结果:颈动脉分叉段与虹吸段斑块总体积分别为(752.3±3.4) mm3,(56.2±5.541) mm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虹吸段脂质斑块数量构成比为16.8%,钙化斑块数量构成比为49.1%,混合斑块数量构成比为34.1%;颈总动脉脂质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数量构成比分别为33.3%,32.0%,34.6%,两处斑块数量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6.07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分叉斑块总体积、脂质斑块体积及混合斑块体积对脑血管症状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2、0.773及0.653,且颈动脉分叉脂质斑块体积为203.383 mm3时为最佳截割点,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9.0%、82.2%。结论:颈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虹吸部不同类型斑块体积和构成比间有显著差异,颈动脉分叉部脂质斑块体积对脑血管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双能量血管成像配合高浓度碘造影剂在眼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行颅脑CTA患者80例(160眼),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分别行双能CT血管造影及螺旋CT减影成像后判断与分析。前者使用拜耳370mg I/m L造影剂,后者使用GE 350mg I/m L造影剂;结果:所有入选者的眼动脉CTA图像均明确显示,眼动脉主要分支血管充盈良好;经过测定,观察组的颅内段、视神经管段、眶内段等眼动脉直径都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直径分别为1.26 mm±0.16 mm、1.21 mm±0.18 mm、1.12 mm±0.14 mm;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8.8%和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双源螺旋CT行双能CT血管成像在眼动脉疾病判断的应用显示效果佳,能有效判断眼动脉直径状况与斑块情况,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联合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功能在预测急性胸痛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对294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左心室局部运动功能,并对患者2年内MACE的发生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模型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及左心室运动功能异常与MACE的相关性。结果:冠脉狭窄者MACE发生率(22.9%)是无明显狭窄者(1.6%)的14倍。无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与RWMA者其MACE发生率明显不同,在冠脉狭窄〈50%组其MACE发生率分别为0.9%和12.5%,在冠脉狭窄≥50%组其MACE发生率分别为8.1%和39.4%。结论:CTCA有助于提供急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特点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2名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图像后处理(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容积重组),分析其影像改变及特点;并分析左前降支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系。结果:92例病例共检出心肌桥23例,检出率25%。其中左前降支中段18例,占78.2%;临近心肌桥段冠状动脉与无心肌桥相同部位冠状动脉斑块的发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心肌桥的有效且无创的方法之一;心肌桥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64排螺旋CT对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进行术前评估,描述胆管、胆囊动脉解剖变异以及影像所见与外科手术计划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5月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2名(男12例,女10例,26~56岁,平均年龄45岁),进行术前64-MSCT检查,将检查结果经过后处理后与术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MSCT图像。其中20例患者获得满意的胆囊动脉显影图像,另外2例中1例胆囊动脉未显示,1例胆囊动脉细小,在后处理中无法显示,其上肝门区有一海绵状血管瘤,与胆囊动脉联系较紧密;20例显影的胆囊动脉均为主干型,其中19例胆囊动脉走行于胆囊三角内,1例走行于胆囊管后方;22例患者中有19例胆囊管直接汇入肝总管右侧,1例胆囊管开口于肝总管左侧,于肝总管后方穿过进入Calot三角,1例胆囊管迂曲,1例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走行,至十二指肠后段或胰腺后段始与肝总管汇合。22例患者中17例患者影像诊断为胆囊结石,5例患者影像诊断为胆囊炎,以上结论腹腔镜术中均证实。1例患者影像诊断为十二指肠占位压迫胆总管下段,直接转为开腹手术,术中证实。1例患者影像诊断为肝门区海绵状血管瘤,转为开腹,术中证实。结论:术前64排螺旋CT可以描绘胆囊动脉及胆道系统解剖,发现解剖变异,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行性以及难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尘肺患者不同分期中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X线胸片及多层螺旋CT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分期尘肺患者及健康人群的主肺动脉直径、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和单位时间内流量等参数。结果:健康人群的肺动脉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及单位时间内流量明显高于尘肺患者,且尘肺患者的肺动脉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及单位时间内流量与尘肺分期成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的主动脉直径明显低于尘肺患者,且尘肺患者动脉直径尘肺分期成正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有效检测不同分期尘肺患者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可为尘肺分期提供有效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64排CT冠脉成像(CTCA)与PET-C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相关冠状动脉狭窄,及准确定位"罪犯"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3月到2014年12月,在四周内进行CTCA与MPI的临床确诊及可疑的冠心病(CAD)患者59例,由2名有经验影像与核医学医师进行图像及数据分析,按照冠状动脉节段性供血特点,分析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和心肌节段对应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Pearson相关和Kappa检验方法。结果:59例患者按照LAD、LCX、RCA三支冠状动脉支配心肌部位来统计,合计177支血管,冠脉血管0级58支;Ⅰ级24支;Ⅱ级33支;Ⅲ级40支;Ⅳ级22支。灌注0分63支;1分30支;2分45支;3分27支;4分12支。三支冠状动脉CTCA与MPI分别行相关性分析和吻合度分析,两者为正性相关,吻合率较高。LAD r=0.764,P=0.000;LCX r=0.593,P=0.000;RCA r=0.831,P=0.000。LAD k=0.666,P=0.000;LCX k=0.601,P=0.000;RCA k=0.589,P=0.000。结论:CTCA的解剖学信息和MPI生理学功能性信息相互结合,有效互补,两者结合能够准确定位CAD患者的"罪犯"血管,大大提高CAD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单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CT灌注成像(CTP)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选择21例通过TCD检查确诊为单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根据其病情,分成无症状组(11例)与症状组(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头颅CTA (血管成像)与CTP检测。参照组则为16例健康志愿者。将无症状组及症状组患侧间、无症状组及症状组患侧与参照组的TCD和CTP参数展开对比。结果:TCD表明,相对于参照组,症状组患侧大脑中MCA的血流平均速度更低,无症状组MCA Vm比参照组低,但是数据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P>0.05)。无症状组与症状组的PI (MCA搏动指数)比参照组低(P<0.05)。相较于无症状组,症状组患侧MCA Vm更低,其与颅内侧枝循环存在一定的关联。比较三组CTP参数,发现无症状组的CBF (脑血流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症状组患侧CBF减少明显(P<0.05)。在平均通过时间与到达峰值时间方面,无症状组与症状组均延长(P<0.05)。而两组的CBV (脑血容量)相对于参照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CD和CTP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将两种检测手段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对单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的脑灌注状况展开全面且综合评定,进而为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