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703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852篇
地质学   1575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5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Cyclic triaxia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a skeletal carbonate sand from the west coast of Eire.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undrained cyclic shear tests on samples with 80% of relative density consolidated under both isotropic and anisotropic conditions. Failure was defined as a 5% double amplitude cyclic strain and a 5% peak axial strain for stress-reversal and non-reversal stress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Using this definition the cyclic strength for isotropically consolidated samples was affected by the confining pressure although the angular platey nature of the sand resulted in higher cyclic strengths than for a comparable silica sand. For anisotropically consolidated samples the cyclic strength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static shear stress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yclic strength normalised in the usual way with respect to the initial confining pressure decreased as this pressur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42.
安欧  高国宝 《地震地质》1996,18(1):25-29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龙门山断裂带测区,选取3个小区深钻孔系列的岩心,测量了岩体中宏观残余应力场的水平和铅直三维主分量、水平和铅直最大剪应力,及其应变能密度随深度的分布,分析了它们沿深度的分布规律,估算了该断裂带岩体中储存的宏观残余弹性应变能的量级  相似文献   
143.
Geometricaltexturesoffaults,evolutionofphysicalfieldandinstabilitycharacteristicsJINMA(马瑾),SHENG-LIMA(马胜利),LI-QIANGLIU(刘力强),Z...  相似文献   
144.
赵阿兴 《地震地质》1992,14(1):89-95
通过对不同温度和围压条件下济南辉长岩的蠕变破坏实验结果和声发射特征分析,本文提出以岩石蠕变破坏应变做为岩石蠕变破坏判据。建立了岩石蠕变破坏应变的经验关系式。依据实验结果得到相应的济南辉长岩蠕变破坏应变参数,进一步探讨了预报岩石蠕变破坏和地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简要介绍研究现代地壳应力场的途径,包括测震学、地应力测量、构造地质学、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和平衡剖面等方法。在内容方面强调历史分析。模拟实验的目的在于确定应力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域分布,以达到绘制一系列的应力图件。最后提出检验模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三条判据。  相似文献   
146.
钻孔应变,应力测量区域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平 《地震研究》1992,15(3):283-290
我国钻孔应变、应力测量依不同时段区域变化形态有明显差异;短期(一月内)、中期(一年内)区域变化特征不显著。正常形态显示平稳、应变测量显示固体潮形态、应力测量显示年变形态。震前异常多呈现突升、突降式的应变阶跃、固体潮畸变、年变形态改变。长期(10年内)与其构造部位、地震活动性及区域构造运动,矢量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识别不同区域的曲线变化特征,对判定震兆信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应变、应力测量资料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